|
|
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白墙红瓦的民居……金秋时节,北新镇建西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雅致。村民蔡卫星和3个老伙伴一起平整村道旁的泥土,准备种植绿化,“村庄越来越漂亮,我们越干越得劲。”
这样的乡村美景遍布北新。“良好的生态、洁净的村庄,需要百姓参与和创造。”北新镇党委书记朱静说。近年来,北新镇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开展科学治气专项行动、“散乱污”企业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环境“六位一体”治理等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畜禽养殖治理和无害化收集点建设,有效治理农村养殖污染源;通过沿江绿化造林等行动促进全镇生态环境改善;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在全镇24个村实施垃圾分类,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垃圾资源化。
翻地、松土、平整、拉线、播种……10月6日,北新镇万安村7组村民史宣友看着复耕后的蚕豆地长吁了一口气。“我在埭路边搭了个彩钢棚养羊,废弃后因占地面积小就没拆除,路边像打了块补丁,有点难看。”史宣友说,“9月底镇上组织人手帮拆,我举双手赞成。”
今年,北新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强基年”行动,创新经验做法,采取“三清三拆三美化”措施,大力开展集中整治。坚持把干道沿线违法建设、破落建筑和“三棚”整治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突破点,攻坚“最难处”,集全镇力量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同时,建立环境整治联动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严厉打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据北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威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已整治破旧“三棚”1218户,拆除面积1.05万平方米。
“现在河水明显比以前干净清澈,而且沿岸种植了柳树,环境优美,在这里钓鱼是一种享受。”10月7日,钓鱼发烧友蔡杰“全副武装”在北新镇迈河边钓鱼,他亲眼见证了迈河如何从“脏乱差”变成风景线。近年来,北新镇持续推进美化水系行动,全力打造宜观宜水的生态河道。2022年,全镇计划打造21条生态河道,目前已完成建设19条;推进北新镇区至依柯泵站污水总管改造工程,新建污水管网、实施10个必接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部完成施工;新建民主工业园区雨水管网1.3公里,预计今年底完成施工;围绕新三和港河、灯杆港河2个省考河道断面所涉及的9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2767户农污治理,完成率达75.91%。
人居环境的改善,让追求“美丽”成为北新全镇居民的自觉行为。轶昌村志愿者们每月开展环保巡河“文明一小时”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建西村村民随手清理恶性水生物及河道沿线杂草枯枝、生活垃圾等,红阳村村民人人都是“护绿员”……
这些年里,北新镇建成2个南通市级美丽宜居乡村、2个省级水美乡村和1个南通市级水美乡村,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及省级“水美乡镇”等荣誉称号,既清除了脏乱差“瘤子”、又美化了乡村“面子”、更充实了环境“里子”,全镇环境处处高颜值。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让全镇百姓尽享‘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人居环境。”陈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