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海门:全警大走访 脚步量民情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2-07-21 字体:[ ]

今年以来,海门区公安局深入推进民警大走访、深化小警务理念,掀起了全警大走访活动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区公安机关走访群众10.93万户,发放宣传材料3600余份,走访中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全部予以整改,并向群众反馈办理落实情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听民声,社情民意大调研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官话,多一点行动。”开展大走访前,在全所动员大会上,城南派出所班子掷地有声地强调,要真真正正地走近群众,倾听呼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长率先垂范,带着班子成员和社区民警,从派出所周边一带的村居走起,相继走访了港南、光华、海南、日新等社区,主动上门倾听村居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连日来,区公安局民警在走访调查中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送宣传,与群众亲切交流,化解纠纷,排查隐患,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工作。“在走访中,我们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讲解防诈、防盗、消防安全知识,提醒群众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常乐派出所民警表示,通过入户走访活动,张贴警民联系卡,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按照区局党委“快、全、准”工作要求,指挥中心牵头对今年以来接警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排查,严格落实警情回访制度,督促各派出所对重点警情通过短信访、电话访、当面访的形式开展全面回访,并适时开展上门走访、联合走访、领导重点访等多种形式,建立良性沟通,及时反馈进展,争取最大理解,推动辖区群众安全感及满意度稳步提升。

察民情,群众愁盼大解决

全区公安机关在每家每户安装了“二维码门牌”,包含网格便民服务信息,在“新百千万工程”微信群推送“反诈日历”,印制万余份防疫“葵花宝典”折页,为每位民警统一设计更新制作了“民警公示牌”,建立了警民联系点。广大民警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形式,向辖区群众开展公安工作、法律法规、防范常识的宣传,对群众表达真情实意,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难题”等,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全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理解公安工作、支持公安工作。

访民意,民生小事大办理

围绕打击整治、窗口服务、巡逻防范、警民共建等工作,区公安局民警与群众进行座谈交流,耐心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问题,增进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拉近了警民距离。群众代表纷纷表示,这样的警民恳谈会是警民之间的双方互动与平等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希望这样的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的恳谈会要多多举办。

“自从走访挂钩民警来了以后,我们有什么事,都能马上找到民警,村里就好像设了110一样,心里踏实多了。”村民们现在发现什么治安动态都会主动跟走访挂钩民警说,有什么矛盾纠纷,走访挂钩民警都会跑前跑后帮助化解,就像一家人一样。

走访挂钩民警根据居民群众工作休息时间,利用早、中、晚时段错时走访,尽量不给群众生产造成不便。注意用群众语言谈、从群众关心的问题谈,力求真正听到群众的“心里话”,切实把群众的意见摸清,把自身的问题找准,为有的放矢地改进服务、推动工作打牢基础。

走访挂钩联系民警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自己的联系村居,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排查和处理社会治安隐患,逐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无缝隙的社会治安管控网络,使村居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治安信息的来源渠道明显拓宽。

护民安,社会安全大防范

近日,海门城区两家手机店被盗多部手机,周边店主议论纷纷。针对沿街门店被盗,区公安局认真开展现场走访,通过群众提供的破案线索,快速锁定嫌疑人,并前往宿迁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由于破案及时,被盗手机全部追回。

一村一民警,百警联百村。今年以来,区公安局优化农村治安环境,全局800多名民警一对一联系全区的行政村和社区,开展走访调查、警情通报、治安防范宣传、不稳定因素排查、组织巡逻守护、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

今年6月,悦来镇一村民通过联系卡上的电话向走访挂钩联系民警诉苦,说自己家的电瓶车被盗了。民警将群众的烦心事记在心上,联合刑警大队和辖区派出所迅速行动,一举抓获了盗窃嫌疑人,追回被盗车辆。如今,该村牲畜、家禽被盗案件基本上接近于“零发案”,村民纷纷称赞走访挂钩联系民警是村里的“平安使者”。

村居的平安关键在防范。为此,走访挂钩联系民警通过开辟警务宣传栏、上门走访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治安动态、防范常识等内容,增强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每月通报辖区发案类别、时间段、主要部位和作案手段、作案人行为特征等警情动态,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组织群众巡防,成立不同形式的“护村巡逻队”,建立警民联系点和治安骨干户,实现警民联防互动,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如今,在区公安局全体走访挂钩联系民警的努力下,海门区各行政村和社区见警率明显提高,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纷纷反映治安状况好转了,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了。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海门:全警大走访 脚步量民情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2-07-21 字体:[ ]

今年以来,海门区公安局深入推进民警大走访、深化小警务理念,掀起了全警大走访活动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区公安机关走访群众10.93万户,发放宣传材料3600余份,走访中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全部予以整改,并向群众反馈办理落实情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听民声,社情民意大调研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官话,多一点行动。”开展大走访前,在全所动员大会上,城南派出所班子掷地有声地强调,要真真正正地走近群众,倾听呼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长率先垂范,带着班子成员和社区民警,从派出所周边一带的村居走起,相继走访了港南、光华、海南、日新等社区,主动上门倾听村居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连日来,区公安局民警在走访调查中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送宣传,与群众亲切交流,化解纠纷,排查隐患,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工作。“在走访中,我们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讲解防诈、防盗、消防安全知识,提醒群众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常乐派出所民警表示,通过入户走访活动,张贴警民联系卡,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按照区局党委“快、全、准”工作要求,指挥中心牵头对今年以来接警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排查,严格落实警情回访制度,督促各派出所对重点警情通过短信访、电话访、当面访的形式开展全面回访,并适时开展上门走访、联合走访、领导重点访等多种形式,建立良性沟通,及时反馈进展,争取最大理解,推动辖区群众安全感及满意度稳步提升。

察民情,群众愁盼大解决

全区公安机关在每家每户安装了“二维码门牌”,包含网格便民服务信息,在“新百千万工程”微信群推送“反诈日历”,印制万余份防疫“葵花宝典”折页,为每位民警统一设计更新制作了“民警公示牌”,建立了警民联系点。广大民警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形式,向辖区群众开展公安工作、法律法规、防范常识的宣传,对群众表达真情实意,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难题”等,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全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理解公安工作、支持公安工作。

访民意,民生小事大办理

围绕打击整治、窗口服务、巡逻防范、警民共建等工作,区公安局民警与群众进行座谈交流,耐心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问题,增进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拉近了警民距离。群众代表纷纷表示,这样的警民恳谈会是警民之间的双方互动与平等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希望这样的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的恳谈会要多多举办。

“自从走访挂钩民警来了以后,我们有什么事,都能马上找到民警,村里就好像设了110一样,心里踏实多了。”村民们现在发现什么治安动态都会主动跟走访挂钩民警说,有什么矛盾纠纷,走访挂钩民警都会跑前跑后帮助化解,就像一家人一样。

走访挂钩民警根据居民群众工作休息时间,利用早、中、晚时段错时走访,尽量不给群众生产造成不便。注意用群众语言谈、从群众关心的问题谈,力求真正听到群众的“心里话”,切实把群众的意见摸清,把自身的问题找准,为有的放矢地改进服务、推动工作打牢基础。

走访挂钩联系民警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自己的联系村居,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排查和处理社会治安隐患,逐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无缝隙的社会治安管控网络,使村居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治安信息的来源渠道明显拓宽。

护民安,社会安全大防范

近日,海门城区两家手机店被盗多部手机,周边店主议论纷纷。针对沿街门店被盗,区公安局认真开展现场走访,通过群众提供的破案线索,快速锁定嫌疑人,并前往宿迁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由于破案及时,被盗手机全部追回。

一村一民警,百警联百村。今年以来,区公安局优化农村治安环境,全局800多名民警一对一联系全区的行政村和社区,开展走访调查、警情通报、治安防范宣传、不稳定因素排查、组织巡逻守护、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

今年6月,悦来镇一村民通过联系卡上的电话向走访挂钩联系民警诉苦,说自己家的电瓶车被盗了。民警将群众的烦心事记在心上,联合刑警大队和辖区派出所迅速行动,一举抓获了盗窃嫌疑人,追回被盗车辆。如今,该村牲畜、家禽被盗案件基本上接近于“零发案”,村民纷纷称赞走访挂钩联系民警是村里的“平安使者”。

村居的平安关键在防范。为此,走访挂钩联系民警通过开辟警务宣传栏、上门走访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治安动态、防范常识等内容,增强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每月通报辖区发案类别、时间段、主要部位和作案手段、作案人行为特征等警情动态,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组织群众巡防,成立不同形式的“护村巡逻队”,建立警民联系点和治安骨干户,实现警民联防互动,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如今,在区公安局全体走访挂钩联系民警的努力下,海门区各行政村和社区见警率明显提高,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纷纷反映治安状况好转了,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