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如果有电动自行车想上楼,电梯就自动‘罢工停运’,这让我们放心多了。”提起小区电梯里安装“电梯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家住臻园的陶阿姨连声道好。为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停放、入户充电,今年,海门区启动“梯阻”加装工程,9月初开始施工,目前全区5000部住宅电梯已完成安装。
“过去,在监控后台看到有人推电动自行车上楼,我们就叫保安跑过去劝阻,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效果。现在有了‘梯阻’,效率高多了。”华润物业介绍。所谓电梯阻车系统,是通过AI算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分析识别,当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监测范围,即对其自动识别,并现场联动语音告警,同时输出信号,控制电梯停止运行。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时,电梯轿厢内当即响起“电动自行车禁止入内”的提醒,整部电梯随即“罢工”,无论是按楼层键还是关门键,均处于停止状态,直至电动自行车退出电梯厢,电梯才恢复运行。
业内人士介绍,电动自行车起火后3分钟内,火温即可达千摄氏度,30秒内有毒气体即可覆盖整个房间,烟气温度超过1000℃。4分钟左右,浓烟和有毒有害气体就可以充满整个建筑楼梯间。据统计,海门区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已超67万辆,现今仍以每月500辆的速度递增。每年发生的火灾中,因充电不当、电瓶自燃等原因引起的火灾不在少数,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海门区依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及“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要求住宅电梯推广加装“电梯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
“要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关键要解决我们业主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家住星海苑的施女士认为,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光“阻”不够,还得“疏”。
钢结构主体、白色顶棚、智能充电桩……在锦尚名苑,只见一处可停放30辆电动自行车的车棚内,不少电动自行车正在充电,车辆停放有序。充电棚里还安装了灭火装置,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又加了一把“安全锁”。“一元钱充电五个小时,价格不贵,也安全。”业主吴先生说。
锦尚名苑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内约有电动自行车600多辆,小区建设之初就已安装250个充电口。现小区内54部住宅电梯都已安装了“梯阻”系统,为了满足广大业主的充电需求,物业正积极申请再安装2至3个停车棚以及更多充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