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企业生产怎么样?物流还通畅吗?”“非常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各个诉求都得到了回应,目前企业整个生产运行平稳,产量也非常好。”
端午节前夕,企业迎来了市工信局工作人员又一次细致入微的到访调研。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耿冬雷屡屡感谢工信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企业生产保障供应链稳定付出的种种努力。
落实“市级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部署要求,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把讲作风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把活动内容化为行动自觉,将活动成效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保链稳链”,成为工信人展现铁担当硬作风的重要体现。
纾困解难,全力以“复”。近两个月来,市工信局局长曹海锋的工作紧紧围绕这八个字展开:“4月份疫情防控‘动态升级’期间,我们直接联系市区连续生产的规上工业企业434家,企业数量约占四个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5%,产值占比达48%,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工信部门聚焦急难愁盼、缓解疫情冲击,倾力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仅花半天时间,南通政企通APP和“南通工信微报”公众号上,即为企业辟出一条“绿色通道”:点开“有求必应”和“助企战疫”专栏,企业可直接反映生产物资物流方面的具体诉求,发布产品信息、需求信息,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此同时,会同市发改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等部门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向社会公布11名联系人、联系方式,为企业提供实时咨询指导,全力协调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问题。
3月29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开始调试产线,2号机点火炉滞留河北、干熄焦耐火砖等材料未运达、工人进不来等问题却接踵而至。市工信局第一时间抽调专人保障项目建设,会同市卫健委帮助企业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方案,顺利接驳近千人到南通支持产线投产;带领专家连夜赶往项目现场,顺利完成对第二条产线设备的产能验收;发函向省专班申请协调外省13家企业、省内3家企业尽快解决物资运输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不掉链”、企业运行“不断档”。
“一天接了100多个电话,备了几个充电宝全部用空。”长时间的通话,让市工信局副局长缪晗那段时间耳朵、喉咙感到不适,但他深知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店小二”必须一直在线。“好的,收到”“已安排对接协调”“请留下联系方式,我们来核实解决”……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志勇对政企通服务微信群里200多家市级重点企业提出的问题,有呼即回、有求必应。“对我们的支持太大了!”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文锋由衷地为这群工信人点赞,“当时我们几个大型设备堵在路上,他们主动对接外市、外省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和各个卡口协调,最终顺利地解决了物料运输难题,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
3月份以来,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累计协调跨市跨省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事项177件,共涉及市外企业191家、市内企业188家;会同各县(市、区)专班协调大市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事项226件;第一时间发放4000张全国统一式样的跨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我们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把职能工作作为转作风强能力的‘第一课堂’和优环境树形象的‘第一战场’,护航工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曹海锋表示,会继续开展“项目一线党旗扬”活动,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活动,加强对土地、能耗、产能指标等要素的协调保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年确保新开工超10亿元工业项目不少于120个,在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中擦亮“工信E通”作风品牌。
日报记者 朱蓓宁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