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要闻

江苏启东:澎湃创新动能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3-06-14 字体:[ ]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4月,江苏省启东市成功入选省第二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近年来,启东市科技局围绕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域创新能力总要求,在科创项目引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集中发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往“高”攀升 夯实科技创新优势

鼓足创新勇气,让科技创新强势“吸睛”。启东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加大创新资源导入力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建设南通沿江科创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启东光电遥感中心,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建启东研究院创新平台,与上海电机学院共建智能制造与大数据服务平台,与复旦大学共建启东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通过合作共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加强科技交流合作。

启东还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了12个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动员企业对接、科技小分队帮助、举办活动等方式,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奖励力度,注重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启东科技创新工作的“绝招”。启东通过举行重点科技型企业“三十强”评选和“争先进位”竞赛活动,对获奖企业家和企业进行奖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科技型企业分别按认定研发费用增长额的10%、8%、6%给予奖励。

以“融”提效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目前,启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半导体产业、海工船舶产业、新能源产业等。

在生物医药方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和启东校地合作的产业研究平台。自成立以来,该产研院在人才引进、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服务以及竞争性项目获得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实体平台。

在海工船舶方面,泰胜蓝岛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的《海上风电超大基础装备高效可控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评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新能源方面,启东支持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开展“电动汽车用高能比长寿命强续航锂电池及管理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研究”项目,目前海四达锂电池广泛用于全国各领域电动车型。

目前,启东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8家,已摸排拟申报企业290家。

向“新”进军 构建科技招商大格局

启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发展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域创新样板城市建设。

启东分别在上海、杭州、武汉设立科技招商分局。今年以来,已在上海、杭州、重庆、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7场,全市新落户科创项目46个,在手在谈有效项目信息105个。同时,市科技局强化对全市科创载体资源的统计监测,实时掌握现有载体运营情况、梳理储备科创载体资源,打通载体与招商之间的对接机制,盘活现有资源,为承载更多科创项目落地奠定基础。一方面,深化与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第二轮合作,加快2.7万平方米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6600平方米孵化器建设;另一方面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园高水平开发建设,全年新开工适配生命健康科技产业的科创载体不少于10万平方米。

启东市科技局还出台了《关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涉及产业技术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开放合作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和社会民生科技六个方面20条政策,奋力打造科技产城融合新高地。下一步,启东将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强统筹+硬落实”全市域“大科创”推进效能,力求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中展现科技担当、贡献科技力量。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江苏启东:澎湃创新动能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3-06-14 字体:[ ]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4月,江苏省启东市成功入选省第二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近年来,启东市科技局围绕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域创新能力总要求,在科创项目引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集中发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往“高”攀升 夯实科技创新优势

鼓足创新勇气,让科技创新强势“吸睛”。启东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加大创新资源导入力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建设南通沿江科创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启东光电遥感中心,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建启东研究院创新平台,与上海电机学院共建智能制造与大数据服务平台,与复旦大学共建启东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通过合作共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加强科技交流合作。

启东还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了12个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动员企业对接、科技小分队帮助、举办活动等方式,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奖励力度,注重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启东科技创新工作的“绝招”。启东通过举行重点科技型企业“三十强”评选和“争先进位”竞赛活动,对获奖企业家和企业进行奖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科技型企业分别按认定研发费用增长额的10%、8%、6%给予奖励。

以“融”提效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目前,启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半导体产业、海工船舶产业、新能源产业等。

在生物医药方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和启东校地合作的产业研究平台。自成立以来,该产研院在人才引进、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服务以及竞争性项目获得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实体平台。

在海工船舶方面,泰胜蓝岛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的《海上风电超大基础装备高效可控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评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新能源方面,启东支持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开展“电动汽车用高能比长寿命强续航锂电池及管理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研究”项目,目前海四达锂电池广泛用于全国各领域电动车型。

目前,启东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8家,已摸排拟申报企业290家。

向“新”进军 构建科技招商大格局

启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发展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域创新样板城市建设。

启东分别在上海、杭州、武汉设立科技招商分局。今年以来,已在上海、杭州、重庆、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7场,全市新落户科创项目46个,在手在谈有效项目信息105个。同时,市科技局强化对全市科创载体资源的统计监测,实时掌握现有载体运营情况、梳理储备科创载体资源,打通载体与招商之间的对接机制,盘活现有资源,为承载更多科创项目落地奠定基础。一方面,深化与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第二轮合作,加快2.7万平方米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6600平方米孵化器建设;另一方面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园高水平开发建设,全年新开工适配生命健康科技产业的科创载体不少于10万平方米。

启东市科技局还出台了《关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涉及产业技术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开放合作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和社会民生科技六个方面20条政策,奋力打造科技产城融合新高地。下一步,启东将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强统筹+硬落实”全市域“大科创”推进效能,力求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中展现科技担当、贡献科技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