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豫镇九龙村是全县有名的养殖大村,由于土质呈盐碱性,不宜种植,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水产养殖,共有养殖面积1.2万亩,年均收益在2.5亿元左右。养殖产业收益高,但尾水直排对土地污染极大。近年来,响应国家号召,全村养殖尾水污染整治持续开展,却一直无法达标,即将面临复垦,二次“开荒”的处境。去年,九龙村全省首创,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实施尾水整治工作,与南京大学合作,进行生物生态直接净化处理。目前,已经达到池塘养殖尾水排放的二级标准,各项指标基本持续稳定。
“你们要保证取水监测频次,有什么数据异样及时和我们沟通……”在九龙村的一处养殖尾水排口,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海林和村监委会主任季林荣,二人正在和养殖尾水处理项目的工作人员谈论着整治的扫尾工作。去年,九龙村68家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户自发成立如东林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与5家公司接洽,最终选择了南京大学安高检测研究分公司,由该公司对尾水进行处理达标,第三方检测水质。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资金由养殖户自行筹集,小棚养殖为主,露天养殖为辅,共同投资建设。“知道养殖尾水有污染,但凭一己之力没办法,听说村里成立合作社牵头污水整治,就主动参加了。虽然投了钱,但也是为了长久利益。”养殖户陈海华说。
资金有限,没有外部支援,亦没有经验可循。为了节省开支,经过共同商讨,加上多年的经验,季林荣自己设计了一套方案,利用319条丰产沟将尾水集中排放到村级12条河道,通过建立箱闸隔断,把尾水进行生态处理。方案成功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验证,顺利省下了三百余万元设计费。
根据方案规划,在排放河道的两侧建立24个箱闸,隔开尾水和自然河水,同时不影响抗洪排涝。处理过的尾水达标后,通过设置的8个排口排出。整治利用微生物原位矿化技术,结合水体COD、总氮等指标过高的情况,针对性投加降解微生物,辅助以设备和模架。针对养殖户排水不规律的现象,技术人员增加取水监测频次,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针对性投加生物菌剂,改善水质和底泥状态。目前,整个系统运行较为稳定。并在每个排放口安装监控探头,与镇村联网,杜绝偷排和不达标排放的现象发生。
9月,待尾水整治计划全部完成,水质达标,通过上级验收后,将有专人监督、运维,不间断监测。下一步,九龙村计划建立集检测、药品、育苗等一条龙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