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每一个了不起的你|黑面独臂守护侠
来源: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3-06-12 字体:[ ]

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的三余镇上,淳朴的村民喜欢提曾勇这个名字。她们是喜欢曾勇的,但大多时候提到曾勇,是因为她们那些不听话的孙辈们。

“曾勇来了,你再不听话曾勇叔叔来管管你!”

“哭哭哭,黑脸警察曾勇来了,快不哭。”

小孩们大抵是不知道谁是曾勇的。但毕竟大人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或者语气都让他们感觉曾勇叔叔很厉害。

曾勇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说过很多遍了。不论是他在村里走访、办证、宣传反诈知识,还是在窗口接待,他总是笑眯眯对熟识的那些群众唠叨,“王大妈,可不兴用我吓孩子。”“李姐,我们警察都是帮助大家的,别用警察吓孩子啊。”

曾勇的声音是洪亮的。他也努力给乡亲们一丝笑容,黝黑的脸、左边下垂的眼角、耷拉的脸部肌肉,统统听到了曾勇的信号。但显然它们有些力不从心,只是稍微抽搐了下。这一下,让曾勇的脸变得扭曲,变形,却更加吓人了。

这时候如果有孩子在,那孩子必定是会哭的。热情的曾勇会站起来或者凑过来,安慰着不哭不哭。不自然的左手像一根干瘪的树杈,隐藏在裤兜里,脸上、下巴上的伤疤像一张张恶狠狠的嘴,孩子便哭得更加用力了。

曾勇尴尬地笑,笑起来一点不好看。黑面独臂,熟识的群众把曾勇挂在嘴上,也都知道曾勇的热情、善良,掏心掏肺为群众办事,吓吓孩子这事,群众觉得只是玩笑,当不得真。

而曾勇,对自己这有点让人害怕的外貌,也是无奈。

一场惊心大围捕

曾勇本来是个大帅哥。高高大大的个子,方方正正的国字脸,走起路来虎虎有生气。在警校的时候,老家就有不少人跟曾勇的父母说媒。曾勇的母亲嘴上拒绝来人,告诉人家她家曾勇有女朋友,心里乐得开了花。儿子一表人才,未来也是惩恶扬善的人民警察,一片美好的景象已经缓缓展开。

1994年的冬天,寒风肃杀。年轻的曾勇即将毕业,在苏州市公安局实习。一天晚上,实习的师父对曾勇说,今天你就不值班了,休息休息。

曾勇很纳闷,自己本来就是来学习的,怎么突然值班都不让他参加了?其中肯定有事。曾勇在师父那边软磨硬泡磨耳朵。整整一个下午,师父终于嫌他烦,告诉他晚上有一场围捕,可能有危险,你们这些小孩就不参加了。

这怎么行呢。曾勇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小孩,再说他本来就是来学习历练的,这样的抓捕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警察必须经历的。他必须参加。跟前跟后,缠着师父半天,师父终于拗不过他,同意了他的请求。

94年的道路不像如今的街道灯火通明,黑漆漆的路面散发着危险的气息。嫌疑人在附近,在这样的夜晚,实施了多起抢夺案件,今天有线索显示有机会抓获能收网。

尖利的刹车声,高喊的危险声,沉闷的碰撞声,是曾勇最后听见的声音。嫌疑车辆冲过来的时候,在警用摩托车上的曾勇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撞倒。后面一辆从黑暗中疾驰而来的大型车辆恰巧碾压了曾勇。他瞬间失去了意识。

在苏州第一人民医院,曾勇醒来的时候听见的是哭声。这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他的母亲在哭,仅仅三天时间就让她形销骨立。

曾勇艰难地睁开眼睛,他的眼睛暂时还什么都看不见,仿佛依旧天黑。他想抬起左手,可感觉手已经脱离了躯体,他用尽了力气也没办法抬起来。看到曾勇动了,他的母亲一边哭一边喊了起来:“医生医生。”

“哭什么,又没有死。”曾勇的声音微弱却坚强。经诊断,他的下颚处、左脸处深度创伤,左手上臂粉碎性骨折、神经断裂,将终身残疾。

一段深情的故事

“我受伤了,残废了,我们分手吧。”这是曾勇躺在病床上写给女朋友陆华的信。封上信封的时候,曾勇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陆华是曾勇大一暑假在地毯厂打工认识的,两个年轻男女在劳动中产生了爱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书信的交流。“分手”这两个字很扎眼,在一堆充满温馨和甜言的书信中仿佛一把匕首。曾勇决定了,要分手,不能耽误了人家。

没有等来陆华回信,却等来了陆华本人。曾勇看见提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医院的陆华时,湿润了双眼。陆华收到信的第一时间,拿上衣物,带点食品直奔苏州。这一刻,两个年轻人的心涌动起海誓山盟情谊,比以往更加热烈。陆华说:“不就是脸上有疤,左手没用了嘛,我照顾你。”

“我照顾你”是承诺,更是爱。

为了更好地治疗,曾勇转院去了上海华山医院,在治疗的近一年时间里,陆华毫无怨言,两个人的感情经历了时间的历练更加坚不可摧。

就是曾勇回到南通市通州区三余派出所当了民警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三余镇上的群众总能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送一个警察去上班。警察的一个手永远放在裤兜里,女孩的脸上永远都有微笑。这一度成为三余镇上每个早晨最美的风景——这一坚持就是七八年的光景。

那时候他们已经结婚,已经有了孩子,孩子会甜甜地喊爸爸了。一段时间,陆华的胃溃疡经常疼,她每天依旧要送曾勇,曾勇坚决不让她再送了。

上班不送了,但是每年去医院,陆华雷打不动地要送。刚开始是坐船,在驶向上海的轮船上,曾勇会牵着陆华的手,站在船头,望着黄蒙蒙的江水,悠悠地说:“你说我的手的神经有没有机会接上呢。”

“我们每年去,每年都有希望,这医疗的技术越来越厉害的。”陆华总是这么回答,不论是那时候的渡轮,还是在后来自己开车去的路上,她最清楚曾勇虽然已经习惯单手,但是心中总怀着希冀。

一路相伴,一路成长。如今曾勇和陆华的孩子曾璐阳也已经穿上了警服,他们依旧每年去上海华山医院看看,了解了解交感神经恢复术的最新进展,也重温这些多年相伴的路。曾勇常说“一个手,不能给你和孩子一个扎扎实实的拥抱是一种遗憾。”

一番抓捕的努力

从94年到如今,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曾勇沉浸在家庭的温暖中,也用独臂撑起了警察的荣耀。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曾勇年轻,不愿因为一个手的缺陷而受到照顾,他主动要求从基础做起,从一线干起。所里教导员悄悄把曾勇拉到一边,告诉他内勤的岗位正好缺人,也是一线,也大有可为。

年轻的曾勇可不是这么想的。内勤是什么,内勤管着一大帮子人的吃喝拉撒,写着大把大把的材料,做着一堆堆的台账,这和警察怎么能搭上边。初出茅庐的曾勇觉得干警察就是惩恶扬善,不谈挥剑斩邪魔起码也应该铁肩担道义。他告诉教导员,虽然他的手稍有不便,但其他民警能做的事,他曾勇也一样能做好,一来就去做内勤,他不甘心。他向教导员拍着胸脯保证:“先让我试试,如果我不能胜任,我立马就安安心心守在后方。”

试试就是要使出十二分的气力。1996年,曾勇在值班中接到群众报案,家中的一只羊被偷了。

小偷胆大妄为,直接就在盗窃的地点进行了宰杀。殷红的羊血已经把小河边的草丛染红。“我天天早起割草,喂了一年,打了个水漂。”报案的大妈一肚子心酸。曾勇知道大妈心里难过,他一边安慰,一边询问。“我今天早上5点多起来上厕所,那时候听见羊圈里三只羊叫得特别凶,我一开灯,羊也不叫了。当时我也没往心里去。”大妈拉着曾勇,请他一定把这个贼给抓到。

在监控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蹲守是每一个侦查民警的基本功。曾勇觉得在清晨作案,这么大胆的贼很有可能会再回这个村子再次作案,甚至还可能觊觎大妈另外两只羊,那就蹲守。

蹲守是艰苦的。但曾勇不怕,因为年轻,也因为他要证明自己。在被蚊子咬了数不尽的大包之后,一天凌晨,一辆自行车出现了。自行车的两边是两个硕大的箩筐,一张收羊的纸牌子挂在箩筐边,这牌子立马和羊建立了关联。曾勇警觉起来,也提醒身旁的保安注意。跟着曾勇蹲了这么久,保安也是浑身疲惫,早希望把案子破了。

他的确是偷羊贼。放下箩筐,他就开始干活。曾勇打开手电,一下子就冲出去,大喊:“别动,警察。”别动在嫌疑人那里可能是提醒,提醒他赶紧动起来。嫌疑人蹬上自行车,箩筐也不要了,立马开溜。蹲了这么久,曾勇他们就等着这一刻,追。

追是昏天黑地的,也是义无反顾的。曾勇也是自行车,单手骑自行车显然难度要高了,速度上去了,危险也更大。在黑漆漆的夜里,虽然月光皎洁,白亮亮地照着路,但路上的大石块却是照不出来的。曾勇的车偏偏遇上了大石块。车轮一偏,曾勇就飞了出去,重重摔在地上。可曾勇没事人一样,爬起来又上了车,继续追。

抓住嫌疑人的时候,曾勇发现自己身上好多地方都坏了。和保安两个人三只手摁住嫌疑人的时候,曾勇觉得浑身都疼了起来。曾勇想,如果我两个手都很强壮,会不会就不会摔,就能很快抓获,这个思考后来一直盘旋在曾勇的脑海中。

试试就要拼尽所有的力量。1995年的秋天,田野里的稻子金灿灿连成了片,一家农户的三元牌电视机被盗。去抓捕的时候,曾勇也在,抓获的时候曾勇也把全身的力量通过一个手传递出来。但嫌疑人气大无穷,几次挣脱了曾勇的控制,曾勇拼尽全力,才在同事帮助下,顺利控制了嫌疑人。

经历了不少需要双手努力的事,曾勇知道,他毕竟是比人家少了一个抓手。

他有些害怕,害怕因为自己万一在紧要关头的掉链子让战友陷入陷阱,害怕自己的不足让群众遭受损失。曾勇第一次有点打起了退堂鼓。

一次自我的蜕变

动摇其实是需要更大勇气的下定决心,经历了几次虽成功,但力有不逮的抓捕,曾勇便开始了几十年和户籍这个岗位的死磕。

熟悉曾勇的都知道,他去做户籍根本不是退缩,而是一次新的自我认识。

电脑打字是他建立新认识的第一道坎儿。

1996年8月,正恰逢人口信息质量攻坚工作开始,曾勇在户籍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人口信息维护。信息维护就是要把五万八千多的人工信息从纸质过渡到信息化,全部输入电脑中,看着茫茫的数据,陌生的电脑,曾勇不畏惧。

用电脑学打字,不会拼音就背词根,一周时间,他把词根背得滚瓜烂熟。难的是用两个手打字,培训的时候老师教的就是两只手打字,曾勇只有一只手可用怎么办。曾勇一边犯难,一边也琢磨,他觉得户籍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他就练习手嘴并用,从开始找不准键位到慢慢熟练,曾勇在硕大的老式键盘上,很快能熟悉运用组合键等操作,一分钟也能打20多个字了。

一分钟20个字的速度还是不够,这速度把五万多的数据输完得是猴年马月。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他就是回家也在练习,家里没有电脑,就找人用硬纸板做成纸键盘来练,慢慢的,他的速度竟然追上了同事,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人口信息维护。

完成这个专项攻坚,曾勇觉得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这次蜕变是工作性质上的改变,也是自己心理上的变化。平时看着简简单单的户籍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也都需要认真对待,也是极具挑战的,和警察外勤比起来,同样具有挑战性,同样有价值。

噼里啪啦敲键盘的时候,曾勇轻快又快乐,时间飞逝,时代进步,键盘逐渐变小,曾勇服务群众的能力逐渐变大。他开始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狂飙……

一串为民的印记

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的四万多人,曾勇几乎都服务过,他以一臂之力倾尽他的全力。

曾勇常说老百姓一辈子也就遇上几次需要我帮助的事情,我一定要帮他办好!曾勇服务的窗口常年备着饮水机、医药箱、一次性雨衣,他觉得窗口想得周到一点,往外再延伸一点,群众的满意便会再多一点。只要有预约,不管是休息还是节假日,曾勇总会出现在窗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办好了事情他们的感激朴素而简单。

季某的妻子每次看见曾勇,总要激动半天,拉着曾勇的手说曾勇是好人。她的丈夫是一名高位瘫痪、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因为需要用二代身份证办理民政补贴,她找到了曾勇。问清来意,正在窗口帮群众办理业务的曾勇答应等下了班就去季某家。

上门办证是曾勇经常做的。三余镇上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年老的生病的,只要有需要,曾勇就上门,他觉得自己的手不好,但是腿利索得很,自己多走走,让群众少跑跑是一件幸福的事。

傍晚,看到民警来为自己拍照,不能说话的季某嘴巴微微颤抖了一下,流下了眼泪。为了拍出既符合要求又让卧床10多年从未拍过照的季某满意,曾勇遇上了难事。季某根本无法坐起来,甚至自己动一下都很难。曾勇突发奇想,把白色的背景布铺在了季某的身体下面。曾勇和季某妻子一个拉曾某,一个把白色的背景布铺垫身下,弄得满身大汗。季某的妻子一个劲打招呼说不好意思。曾勇倒是真不好意思起来,说这都是小事。铺完,曾勇站在季某的床上,单手拿着相机,准备拍摄时又发现灯光不够,完全不符合制证要求。他又开始调试灯光。整整一个多小时,曾勇才完成了拍摄。为了让季某能尽快领上补贴,曾勇还自费帮他办理了一张临时身份证,第二天一下班就送到了季某爱人的手中。季某的爱人给曾勇削了一个大苹果,曾勇没有拒绝,他觉得这苹果很香。

季某的妻子逢人便夸曾勇。曾勇笑着,群众的满意是他最大的快乐。一笑,他下巴颏上的那道疤痕就更明显了。

这伤疤是有来历的。曾勇说这是为群众服务的勋章。那是一个下雨天他骑电动车下乡去送户口本,道路湿滑,一头栽进了水渠里,磕坏了下巴,并留了伤疤。大伙儿都劝曾勇别送了,他还是执拗地走遍三余镇的大街小巷,只要有年老的或者身体不便的,曾勇总是第一时间送去。摔跤不是一次,还有一次曾勇的电动车坏了,他跟同事借了一辆变速自行车给群众送户口本,途中一不小心碰到拨档器,又重重地摔了一跤。满身泥泞,他单手掸掸身上的灰,努力奔赴。

“虽然苦点累点,但都撑过去了。”说起工作的忙碌、单手的不便,曾勇非常从容,“只要有群众有需要,我曾勇马上到。”

一直对廉洁的坚守

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曾勇满意的,他也经常遭投诉。

辖区一名居民曾写信投诉曾勇工作态度问题。他准备在外地贷款买房,但由于已有多处房产,贷款迟迟批不下来。他拿着户口本找曾勇想把婚姻状况“结婚”改成“未婚”,并塞给曾勇红包。曾勇这时候的黑脸是真的黑了。他严词拒绝,并狠狠地教育了。他仍不死心,又让其堂兄找上门来,同样吃了曾勇的“闭门羹”。为此,这位居民心怀不满,以态度为由投诉曾勇。

曾勇敬畏手中的权力,拒绝了无数次的“请托”,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绝不例外。

一位熟识的村支书曾拿了一份出生证明来到户籍窗口找曾勇帮忙,为其侄孙报户口。但村支书递上来的出生证明让曾勇心存怀疑,他便让支书先回去,他要去核查下。听到要去核查,这位村支书大发雷霆,说:“这么多年的交情,你曾勇居然怀疑我。”

曾勇笑着解释说,不是怀疑,就是把事情弄妥帖一点。

后经了解,这个小孩是村支书侄子路边抱的弃婴,但夫妻双方又不符合抱养规定,曾勇耐心向这位老熟人解释,他说:“咱们都是党的干部,更要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老做事,如果我们都乱来,那不就乱套了。”

曾勇说,我是人民警察,而且是个伤残的人民警察,我的一切都是组织给我的,我不能忘记组织对我培养和照顾,我更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更应该用我的一臂之力,倾尽全力守护群众。

2013年曾勇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入选获评第五届“通州湾好人”。当他的事迹被新华社以短片《温度·他用“一臂之力”“倾尽全力”》报道的时候,曾勇单手搂着自己穿着警服的女儿曾璐阳说,现在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

自尊、自立、自强是曾勇28年来自我的要求,热情服务、坚守原则是曾勇28年来对公安工作的坚持。曾勇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民警,默默扎根在三余这片土地上,不那么惊天动地,也不是如此感人肺腑,但一臂之力,他倾尽全力,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成为了三余人民心中“黑面独臂”却温暖、热心的守护侠。

最后一个故事

一天在曾勇办证窗口,一个年轻男子瞧了曾勇半天,办完事他说:“你就是曾勇啊。”

“你认识我?”

“何止认识,我小时候不听话,我妈就说曾勇来了。”

“哈哈,长相吓人。”曾勇自嘲。

“我猜,你脸上的伤疤和残疾的手臂里应该都是故事。”临走时,男子握了握曾勇的手说。

暖流涌动,曾勇笑了,暖阳照进户籍室,一片金灿灿的景象……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每一个了不起的你|黑面独臂守护侠
来源: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3-06-12 字体:[ ]

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的三余镇上,淳朴的村民喜欢提曾勇这个名字。她们是喜欢曾勇的,但大多时候提到曾勇,是因为她们那些不听话的孙辈们。

“曾勇来了,你再不听话曾勇叔叔来管管你!”

“哭哭哭,黑脸警察曾勇来了,快不哭。”

小孩们大抵是不知道谁是曾勇的。但毕竟大人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或者语气都让他们感觉曾勇叔叔很厉害。

曾勇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说过很多遍了。不论是他在村里走访、办证、宣传反诈知识,还是在窗口接待,他总是笑眯眯对熟识的那些群众唠叨,“王大妈,可不兴用我吓孩子。”“李姐,我们警察都是帮助大家的,别用警察吓孩子啊。”

曾勇的声音是洪亮的。他也努力给乡亲们一丝笑容,黝黑的脸、左边下垂的眼角、耷拉的脸部肌肉,统统听到了曾勇的信号。但显然它们有些力不从心,只是稍微抽搐了下。这一下,让曾勇的脸变得扭曲,变形,却更加吓人了。

这时候如果有孩子在,那孩子必定是会哭的。热情的曾勇会站起来或者凑过来,安慰着不哭不哭。不自然的左手像一根干瘪的树杈,隐藏在裤兜里,脸上、下巴上的伤疤像一张张恶狠狠的嘴,孩子便哭得更加用力了。

曾勇尴尬地笑,笑起来一点不好看。黑面独臂,熟识的群众把曾勇挂在嘴上,也都知道曾勇的热情、善良,掏心掏肺为群众办事,吓吓孩子这事,群众觉得只是玩笑,当不得真。

而曾勇,对自己这有点让人害怕的外貌,也是无奈。

一场惊心大围捕

曾勇本来是个大帅哥。高高大大的个子,方方正正的国字脸,走起路来虎虎有生气。在警校的时候,老家就有不少人跟曾勇的父母说媒。曾勇的母亲嘴上拒绝来人,告诉人家她家曾勇有女朋友,心里乐得开了花。儿子一表人才,未来也是惩恶扬善的人民警察,一片美好的景象已经缓缓展开。

1994年的冬天,寒风肃杀。年轻的曾勇即将毕业,在苏州市公安局实习。一天晚上,实习的师父对曾勇说,今天你就不值班了,休息休息。

曾勇很纳闷,自己本来就是来学习的,怎么突然值班都不让他参加了?其中肯定有事。曾勇在师父那边软磨硬泡磨耳朵。整整一个下午,师父终于嫌他烦,告诉他晚上有一场围捕,可能有危险,你们这些小孩就不参加了。

这怎么行呢。曾勇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小孩,再说他本来就是来学习历练的,这样的抓捕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警察必须经历的。他必须参加。跟前跟后,缠着师父半天,师父终于拗不过他,同意了他的请求。

94年的道路不像如今的街道灯火通明,黑漆漆的路面散发着危险的气息。嫌疑人在附近,在这样的夜晚,实施了多起抢夺案件,今天有线索显示有机会抓获能收网。

尖利的刹车声,高喊的危险声,沉闷的碰撞声,是曾勇最后听见的声音。嫌疑车辆冲过来的时候,在警用摩托车上的曾勇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撞倒。后面一辆从黑暗中疾驰而来的大型车辆恰巧碾压了曾勇。他瞬间失去了意识。

在苏州第一人民医院,曾勇醒来的时候听见的是哭声。这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他的母亲在哭,仅仅三天时间就让她形销骨立。

曾勇艰难地睁开眼睛,他的眼睛暂时还什么都看不见,仿佛依旧天黑。他想抬起左手,可感觉手已经脱离了躯体,他用尽了力气也没办法抬起来。看到曾勇动了,他的母亲一边哭一边喊了起来:“医生医生。”

“哭什么,又没有死。”曾勇的声音微弱却坚强。经诊断,他的下颚处、左脸处深度创伤,左手上臂粉碎性骨折、神经断裂,将终身残疾。

一段深情的故事

“我受伤了,残废了,我们分手吧。”这是曾勇躺在病床上写给女朋友陆华的信。封上信封的时候,曾勇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陆华是曾勇大一暑假在地毯厂打工认识的,两个年轻男女在劳动中产生了爱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书信的交流。“分手”这两个字很扎眼,在一堆充满温馨和甜言的书信中仿佛一把匕首。曾勇决定了,要分手,不能耽误了人家。

没有等来陆华回信,却等来了陆华本人。曾勇看见提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医院的陆华时,湿润了双眼。陆华收到信的第一时间,拿上衣物,带点食品直奔苏州。这一刻,两个年轻人的心涌动起海誓山盟情谊,比以往更加热烈。陆华说:“不就是脸上有疤,左手没用了嘛,我照顾你。”

“我照顾你”是承诺,更是爱。

为了更好地治疗,曾勇转院去了上海华山医院,在治疗的近一年时间里,陆华毫无怨言,两个人的感情经历了时间的历练更加坚不可摧。

就是曾勇回到南通市通州区三余派出所当了民警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三余镇上的群众总能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送一个警察去上班。警察的一个手永远放在裤兜里,女孩的脸上永远都有微笑。这一度成为三余镇上每个早晨最美的风景——这一坚持就是七八年的光景。

那时候他们已经结婚,已经有了孩子,孩子会甜甜地喊爸爸了。一段时间,陆华的胃溃疡经常疼,她每天依旧要送曾勇,曾勇坚决不让她再送了。

上班不送了,但是每年去医院,陆华雷打不动地要送。刚开始是坐船,在驶向上海的轮船上,曾勇会牵着陆华的手,站在船头,望着黄蒙蒙的江水,悠悠地说:“你说我的手的神经有没有机会接上呢。”

“我们每年去,每年都有希望,这医疗的技术越来越厉害的。”陆华总是这么回答,不论是那时候的渡轮,还是在后来自己开车去的路上,她最清楚曾勇虽然已经习惯单手,但是心中总怀着希冀。

一路相伴,一路成长。如今曾勇和陆华的孩子曾璐阳也已经穿上了警服,他们依旧每年去上海华山医院看看,了解了解交感神经恢复术的最新进展,也重温这些多年相伴的路。曾勇常说“一个手,不能给你和孩子一个扎扎实实的拥抱是一种遗憾。”

一番抓捕的努力

从94年到如今,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曾勇沉浸在家庭的温暖中,也用独臂撑起了警察的荣耀。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曾勇年轻,不愿因为一个手的缺陷而受到照顾,他主动要求从基础做起,从一线干起。所里教导员悄悄把曾勇拉到一边,告诉他内勤的岗位正好缺人,也是一线,也大有可为。

年轻的曾勇可不是这么想的。内勤是什么,内勤管着一大帮子人的吃喝拉撒,写着大把大把的材料,做着一堆堆的台账,这和警察怎么能搭上边。初出茅庐的曾勇觉得干警察就是惩恶扬善,不谈挥剑斩邪魔起码也应该铁肩担道义。他告诉教导员,虽然他的手稍有不便,但其他民警能做的事,他曾勇也一样能做好,一来就去做内勤,他不甘心。他向教导员拍着胸脯保证:“先让我试试,如果我不能胜任,我立马就安安心心守在后方。”

试试就是要使出十二分的气力。1996年,曾勇在值班中接到群众报案,家中的一只羊被偷了。

小偷胆大妄为,直接就在盗窃的地点进行了宰杀。殷红的羊血已经把小河边的草丛染红。“我天天早起割草,喂了一年,打了个水漂。”报案的大妈一肚子心酸。曾勇知道大妈心里难过,他一边安慰,一边询问。“我今天早上5点多起来上厕所,那时候听见羊圈里三只羊叫得特别凶,我一开灯,羊也不叫了。当时我也没往心里去。”大妈拉着曾勇,请他一定把这个贼给抓到。

在监控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蹲守是每一个侦查民警的基本功。曾勇觉得在清晨作案,这么大胆的贼很有可能会再回这个村子再次作案,甚至还可能觊觎大妈另外两只羊,那就蹲守。

蹲守是艰苦的。但曾勇不怕,因为年轻,也因为他要证明自己。在被蚊子咬了数不尽的大包之后,一天凌晨,一辆自行车出现了。自行车的两边是两个硕大的箩筐,一张收羊的纸牌子挂在箩筐边,这牌子立马和羊建立了关联。曾勇警觉起来,也提醒身旁的保安注意。跟着曾勇蹲了这么久,保安也是浑身疲惫,早希望把案子破了。

他的确是偷羊贼。放下箩筐,他就开始干活。曾勇打开手电,一下子就冲出去,大喊:“别动,警察。”别动在嫌疑人那里可能是提醒,提醒他赶紧动起来。嫌疑人蹬上自行车,箩筐也不要了,立马开溜。蹲了这么久,曾勇他们就等着这一刻,追。

追是昏天黑地的,也是义无反顾的。曾勇也是自行车,单手骑自行车显然难度要高了,速度上去了,危险也更大。在黑漆漆的夜里,虽然月光皎洁,白亮亮地照着路,但路上的大石块却是照不出来的。曾勇的车偏偏遇上了大石块。车轮一偏,曾勇就飞了出去,重重摔在地上。可曾勇没事人一样,爬起来又上了车,继续追。

抓住嫌疑人的时候,曾勇发现自己身上好多地方都坏了。和保安两个人三只手摁住嫌疑人的时候,曾勇觉得浑身都疼了起来。曾勇想,如果我两个手都很强壮,会不会就不会摔,就能很快抓获,这个思考后来一直盘旋在曾勇的脑海中。

试试就要拼尽所有的力量。1995年的秋天,田野里的稻子金灿灿连成了片,一家农户的三元牌电视机被盗。去抓捕的时候,曾勇也在,抓获的时候曾勇也把全身的力量通过一个手传递出来。但嫌疑人气大无穷,几次挣脱了曾勇的控制,曾勇拼尽全力,才在同事帮助下,顺利控制了嫌疑人。

经历了不少需要双手努力的事,曾勇知道,他毕竟是比人家少了一个抓手。

他有些害怕,害怕因为自己万一在紧要关头的掉链子让战友陷入陷阱,害怕自己的不足让群众遭受损失。曾勇第一次有点打起了退堂鼓。

一次自我的蜕变

动摇其实是需要更大勇气的下定决心,经历了几次虽成功,但力有不逮的抓捕,曾勇便开始了几十年和户籍这个岗位的死磕。

熟悉曾勇的都知道,他去做户籍根本不是退缩,而是一次新的自我认识。

电脑打字是他建立新认识的第一道坎儿。

1996年8月,正恰逢人口信息质量攻坚工作开始,曾勇在户籍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人口信息维护。信息维护就是要把五万八千多的人工信息从纸质过渡到信息化,全部输入电脑中,看着茫茫的数据,陌生的电脑,曾勇不畏惧。

用电脑学打字,不会拼音就背词根,一周时间,他把词根背得滚瓜烂熟。难的是用两个手打字,培训的时候老师教的就是两只手打字,曾勇只有一只手可用怎么办。曾勇一边犯难,一边也琢磨,他觉得户籍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他就练习手嘴并用,从开始找不准键位到慢慢熟练,曾勇在硕大的老式键盘上,很快能熟悉运用组合键等操作,一分钟也能打20多个字了。

一分钟20个字的速度还是不够,这速度把五万多的数据输完得是猴年马月。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他就是回家也在练习,家里没有电脑,就找人用硬纸板做成纸键盘来练,慢慢的,他的速度竟然追上了同事,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人口信息维护。

完成这个专项攻坚,曾勇觉得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这次蜕变是工作性质上的改变,也是自己心理上的变化。平时看着简简单单的户籍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也都需要认真对待,也是极具挑战的,和警察外勤比起来,同样具有挑战性,同样有价值。

噼里啪啦敲键盘的时候,曾勇轻快又快乐,时间飞逝,时代进步,键盘逐渐变小,曾勇服务群众的能力逐渐变大。他开始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狂飙……

一串为民的印记

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的四万多人,曾勇几乎都服务过,他以一臂之力倾尽他的全力。

曾勇常说老百姓一辈子也就遇上几次需要我帮助的事情,我一定要帮他办好!曾勇服务的窗口常年备着饮水机、医药箱、一次性雨衣,他觉得窗口想得周到一点,往外再延伸一点,群众的满意便会再多一点。只要有预约,不管是休息还是节假日,曾勇总会出现在窗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办好了事情他们的感激朴素而简单。

季某的妻子每次看见曾勇,总要激动半天,拉着曾勇的手说曾勇是好人。她的丈夫是一名高位瘫痪、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因为需要用二代身份证办理民政补贴,她找到了曾勇。问清来意,正在窗口帮群众办理业务的曾勇答应等下了班就去季某家。

上门办证是曾勇经常做的。三余镇上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年老的生病的,只要有需要,曾勇就上门,他觉得自己的手不好,但是腿利索得很,自己多走走,让群众少跑跑是一件幸福的事。

傍晚,看到民警来为自己拍照,不能说话的季某嘴巴微微颤抖了一下,流下了眼泪。为了拍出既符合要求又让卧床10多年从未拍过照的季某满意,曾勇遇上了难事。季某根本无法坐起来,甚至自己动一下都很难。曾勇突发奇想,把白色的背景布铺在了季某的身体下面。曾勇和季某妻子一个拉曾某,一个把白色的背景布铺垫身下,弄得满身大汗。季某的妻子一个劲打招呼说不好意思。曾勇倒是真不好意思起来,说这都是小事。铺完,曾勇站在季某的床上,单手拿着相机,准备拍摄时又发现灯光不够,完全不符合制证要求。他又开始调试灯光。整整一个多小时,曾勇才完成了拍摄。为了让季某能尽快领上补贴,曾勇还自费帮他办理了一张临时身份证,第二天一下班就送到了季某爱人的手中。季某的爱人给曾勇削了一个大苹果,曾勇没有拒绝,他觉得这苹果很香。

季某的妻子逢人便夸曾勇。曾勇笑着,群众的满意是他最大的快乐。一笑,他下巴颏上的那道疤痕就更明显了。

这伤疤是有来历的。曾勇说这是为群众服务的勋章。那是一个下雨天他骑电动车下乡去送户口本,道路湿滑,一头栽进了水渠里,磕坏了下巴,并留了伤疤。大伙儿都劝曾勇别送了,他还是执拗地走遍三余镇的大街小巷,只要有年老的或者身体不便的,曾勇总是第一时间送去。摔跤不是一次,还有一次曾勇的电动车坏了,他跟同事借了一辆变速自行车给群众送户口本,途中一不小心碰到拨档器,又重重地摔了一跤。满身泥泞,他单手掸掸身上的灰,努力奔赴。

“虽然苦点累点,但都撑过去了。”说起工作的忙碌、单手的不便,曾勇非常从容,“只要有群众有需要,我曾勇马上到。”

一直对廉洁的坚守

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曾勇满意的,他也经常遭投诉。

辖区一名居民曾写信投诉曾勇工作态度问题。他准备在外地贷款买房,但由于已有多处房产,贷款迟迟批不下来。他拿着户口本找曾勇想把婚姻状况“结婚”改成“未婚”,并塞给曾勇红包。曾勇这时候的黑脸是真的黑了。他严词拒绝,并狠狠地教育了。他仍不死心,又让其堂兄找上门来,同样吃了曾勇的“闭门羹”。为此,这位居民心怀不满,以态度为由投诉曾勇。

曾勇敬畏手中的权力,拒绝了无数次的“请托”,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绝不例外。

一位熟识的村支书曾拿了一份出生证明来到户籍窗口找曾勇帮忙,为其侄孙报户口。但村支书递上来的出生证明让曾勇心存怀疑,他便让支书先回去,他要去核查下。听到要去核查,这位村支书大发雷霆,说:“这么多年的交情,你曾勇居然怀疑我。”

曾勇笑着解释说,不是怀疑,就是把事情弄妥帖一点。

后经了解,这个小孩是村支书侄子路边抱的弃婴,但夫妻双方又不符合抱养规定,曾勇耐心向这位老熟人解释,他说:“咱们都是党的干部,更要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老做事,如果我们都乱来,那不就乱套了。”

曾勇说,我是人民警察,而且是个伤残的人民警察,我的一切都是组织给我的,我不能忘记组织对我培养和照顾,我更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更应该用我的一臂之力,倾尽全力守护群众。

2013年曾勇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入选获评第五届“通州湾好人”。当他的事迹被新华社以短片《温度·他用“一臂之力”“倾尽全力”》报道的时候,曾勇单手搂着自己穿着警服的女儿曾璐阳说,现在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

自尊、自立、自强是曾勇28年来自我的要求,热情服务、坚守原则是曾勇28年来对公安工作的坚持。曾勇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民警,默默扎根在三余这片土地上,不那么惊天动地,也不是如此感人肺腑,但一臂之力,他倾尽全力,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成为了三余人民心中“黑面独臂”却温暖、热心的守护侠。

最后一个故事

一天在曾勇办证窗口,一个年轻男子瞧了曾勇半天,办完事他说:“你就是曾勇啊。”

“你认识我?”

“何止认识,我小时候不听话,我妈就说曾勇来了。”

“哈哈,长相吓人。”曾勇自嘲。

“我猜,你脸上的伤疤和残疾的手臂里应该都是故事。”临走时,男子握了握曾勇的手说。

暖流涌动,曾勇笑了,暖阳照进户籍室,一片金灿灿的景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