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水’之脉络,绘时代画卷”“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党建+网格’让基层治理更有力……”3月10日下午,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内热闹非凡,由海安市委宣传部、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海安响理·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海安市第七届“草根上讲台乡音传理论”理论宣讲志愿者风采展示活动决赛在此举行,经过层层选拔的12名“草根”理论宣讲员同台竞技,从不同主题,用不同形式,一同展示基层理论宣讲员的青春风采。
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来自高新区的3号选手沈悦手持色彩鲜艳的“彩带龙”出场。“彩带龙”在空中时而上下翻飞,时而辗转盘旋,在舞台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2023年春节,咱们海安因为‘龙腾狮舞闹新春’的民俗表演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一时间,海安的传统文化在全国‘出圈儿’。”音乐一停,沈悦走上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如何树立好这份自信?我想用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沈悦从文化自信要“传”下去、文化自信要“讲”起来、文化自信要“走出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声情并茂的宣讲,紧扣时事,以文化传承、文化宣扬、文化国际影响的小例子,展现文化自信大道理,并在最后升华了主题:要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以开放自信的姿态凝视着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展望着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来自墩头镇的5号选手闵静雅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团结”入手,围绕“看过往,团结奋斗创造辉煌历史”“观当下,团结奋斗铸就一域兴旺”“向未来,团结奋斗必将成就梦想”三部分进行演绎,并指出凝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也需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需要不断发扬斗争精神。
比赛过程中,理论宣讲志愿者们用“小故事”讲述着“大道理”,以“小切口”反映着“大主题”,或幽默风趣,或深刻犀利,或春风化雨,他们立足自身岗位,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阐释,全方位展现了这些热爱党的理论宣讲事业,长期扎根基层、坚守奉献、充满热情的草根理论宣讲员们的理论功底和综合素质。
在2分钟即兴宣讲环节,选手们围绕各自抽到的热词,结合给定的宣讲场景,用逻辑清晰的滔滔雄辩、声情并茂的生动描述,分享他们的观点。三个务必、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选手们对社会热点的辩证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密切关注令评委们频频点头,对文化、哲学等知识的涉猎之广,更是让在场的观众赞不绝口。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2022年,我市不断丰富理论武装工作内涵,挖掘特色、屡创佳绩,获评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市,入选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基地,南通唯一;《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我市理论武装特色做法170多次,“海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社区”入选《人民日报》“2022国内十大新闻”首图。
“基层理论宣讲既是上接党的创新理论的‘天线’,也是下接党的创新理论以各种主题在不同领域润物无声的‘地气’,要处处留心群众身边的小故事、小镜头,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传’开来。”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说,海安将认真总结“海安响理”理论传播燎原工程经验做法,争取打造又一个全省有影响的基层宣讲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