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海门打造“人水和谐”生态长廊
生态建设与疏浚整治两手抓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4-01-08 字体:[ ]

波光粼粼的河面、平整干净的坡道、整齐划一的常青树……这些都是余东镇启勇村大大小小的河道边展现的景象。2023年该村按照上级要求,共疏浚整治了16条河道,累计总长2.6千米,清理淤泥2.15万立方米,全村面貌整洁一新。

海门地处长江下游,河网密布。河道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灌溉和防洪排涝的功能,还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海门区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系统化思维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长廊。

去年,海门区继续抢抓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结合国家水保项目、常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财政资金项目、水环境治理项目等,在全区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全年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14条(段),长度63.37千米,县乡生态河道覆盖率可提升约8%,达到58.87%。包场河贯通南北,连接通吕和通启两大水系。近年来,因岸坡凌乱、河道淤塞、生活污水入河等原因,河水逐渐黑臭。为了还原河道的本来面貌,去年,海门区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对该河进行了生态建设,施工总长3.98千米,南至长十里河,北至通吕运河,涉及3个村。主要进行河坡违建及简陋踏步拆除、打桩护岸、河道疏浚、绿化种植,布设安全的下水踏步等工作。“我们在区水利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组织项目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召开了建设动员会。开工后定期到现场了解进度,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难题,为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全面保障。”海门港新区水利站站长缪久兵说。建设完成后,沿河两岸村民十分高兴,包场村22组村民陆丽昌表示:“以前每次路过,都不由地加快脚步。现在河水清澈、岸坡整洁,在河边散步心情都变得舒畅了,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2023年,全区累计完成三、四级河道疏浚整治61条(段),长度84.5千米,疏浚土方约61万立方米;安排各区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重点工程建设等深入开展非等级沟河治理,疏浚土方约300万立方米,并完成配套建筑物升级改造136座。海门街道有一片闲置土地约1200平方米,为提高村营收入,文俊村和双桥村共同出资租赁了该片土地开展农业生产。为方便田间灌溉和引排,海门街道对该区域原有的68条(段)民沟进行疏浚整治,实施土方疏浚约20万立方米。“原本这些民沟有的干涸见底,有的浑浊不堪,我们通过清淤、打捞、挖取、填埋、修整等方式,让所有民沟焕然一新。”海门街道水利站站长施瑞介绍。去年,两村的粮食种植喜获丰收。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海门打造“人水和谐”生态长廊
生态建设与疏浚整治两手抓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4-01-08 字体:[ ]

波光粼粼的河面、平整干净的坡道、整齐划一的常青树……这些都是余东镇启勇村大大小小的河道边展现的景象。2023年该村按照上级要求,共疏浚整治了16条河道,累计总长2.6千米,清理淤泥2.15万立方米,全村面貌整洁一新。

海门地处长江下游,河网密布。河道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灌溉和防洪排涝的功能,还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海门区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系统化思维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长廊。

去年,海门区继续抢抓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结合国家水保项目、常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财政资金项目、水环境治理项目等,在全区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全年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14条(段),长度63.37千米,县乡生态河道覆盖率可提升约8%,达到58.87%。包场河贯通南北,连接通吕和通启两大水系。近年来,因岸坡凌乱、河道淤塞、生活污水入河等原因,河水逐渐黑臭。为了还原河道的本来面貌,去年,海门区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对该河进行了生态建设,施工总长3.98千米,南至长十里河,北至通吕运河,涉及3个村。主要进行河坡违建及简陋踏步拆除、打桩护岸、河道疏浚、绿化种植,布设安全的下水踏步等工作。“我们在区水利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组织项目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召开了建设动员会。开工后定期到现场了解进度,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难题,为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全面保障。”海门港新区水利站站长缪久兵说。建设完成后,沿河两岸村民十分高兴,包场村22组村民陆丽昌表示:“以前每次路过,都不由地加快脚步。现在河水清澈、岸坡整洁,在河边散步心情都变得舒畅了,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2023年,全区累计完成三、四级河道疏浚整治61条(段),长度84.5千米,疏浚土方约61万立方米;安排各区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重点工程建设等深入开展非等级沟河治理,疏浚土方约300万立方米,并完成配套建筑物升级改造136座。海门街道有一片闲置土地约1200平方米,为提高村营收入,文俊村和双桥村共同出资租赁了该片土地开展农业生产。为方便田间灌溉和引排,海门街道对该区域原有的68条(段)民沟进行疏浚整治,实施土方疏浚约20万立方米。“原本这些民沟有的干涸见底,有的浑浊不堪,我们通过清淤、打捞、挖取、填埋、修整等方式,让所有民沟焕然一新。”海门街道水利站站长施瑞介绍。去年,两村的粮食种植喜获丰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