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一个纯农业村,12年累计1550万元集体收入从何而来,用在何处?
启东垦北村钱进钱出“一本账”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03 字体:[ ]

8月26日上午,启东市吕四港镇垦北村立刚蔬菜基地内,30多个“小老人”忙碌栽种甘蓝秧苗。

“工钱怎么算?”“每小时10元,天天结清。”“流转金呢?”“亩年800元。”“村里有进账吗?”“嗯,每年5万多。”记者踏田,三问三答,显现这1000余亩菜地于乡亲增收和集体经济的贡献。

在垦北村,立刚蔬菜基地每年上交村集体5万元配套服务费仅为“冰山一角”。提及村里大手笔实施的“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人称“精明书记”的村党总支书记汤振东笑答,“村里‘轻笃笃’能投入300万元。”

“一个纯农业村,能轻松拿出300万元?”记者深究,原来,垦北村账面上,除了多年来已花在村庄建设上的700多万元开支,竟还藏有822万元巨额“家底”。

持续10来年一本账,记录下垦北村一点一滴开源积蓄下的大笔集体财富,同时一分一厘花在“刀刃上”,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谋好处。

2009年,42岁的汤振东就任村支书,捧上的第一只“烫手山芋”,就是村里多年拖欠群众的30万元杂工工资。面对困境,汤振东“拆东墙补西墙”,举债偿还。

有人为汤振东捏一把汗,他却紧盯村北一处靠国道的集体废弃场地,“何不早开发快受益?”很快,镇上一老板抢先前来创办“鹤城农庄”。借此,村里每年喜获15万元租金,还美化了环境,增加了30个就业岗位。

放眼全村,能够实现集体增收的资源并不仅仅于此。党总支一盘算,村庄四周“角角落落”还有不少零散的集体土地,一流转,每年又有15万元的租金收入。

30万元旧债,一朝清偿。但为民办事,几笔租金实乃杯水车薪。就在村干部们绞尽脑汁时,一个好消息从镇上传来:上级财政出台农业项目奖补政策,成果越大、奖励越多。

“那咱们就为富民强村拼一把。”主意拿定,汤振东带领乡亲奋力投身高标田、小农水、土地复垦、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以一流业绩,先后获得780多万元奖补。2019年底,垦北村积存家底余额突破500万元,成为启东少有的纯农“大款村”。

集体积累,越多越好。2019年起,党总支请镇政府作“媒”,将这笔500万元积累融资于国有企业,每年获30万元利息。之后,又于2020年发力于“土地占补平衡”,再获上级250万元奖励。同时,通过扶持3个总计2300亩稻麦、蔬菜、水产基地,每年新增16万元固定配套服务收入。如此累积,12年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550多万元。

集体的钱,怎么花?10多年来,“一班人”顺应乡亲意愿、接受各方监督,一件件惠民实事应声落地。铺就30公里农村公路、建成3000亩高标田、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安装400盏路灯、改造1500户厕所,还修建了卫生室、农民公园、老年服务中心……现今,又启动治污设施入户、路灯更新换代、农路“白改黑”改造工程。

集体多增收,百姓得实惠。莫说农户们总流转2300亩土地,年坐享180万元租金,光每天劳作于4个农业基地的七八十个就业人员,每年获取工资就达200多万元。

钱进钱出,干部清廉,“不谋一分私利、不支一顿招待、不揩一滴油水”,村干部为民谋利造福,经手数百万开支,堪为笔笔清爽、人人清风。昔日穷村为此一跃而成“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头羊汤振东则获评“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

日报通讯员 周黎晖 姜斌

日报记者 唐佳美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一个纯农业村,12年累计1550万元集体收入从何而来,用在何处?
启东垦北村钱进钱出“一本账”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03 字体:[ ]

8月26日上午,启东市吕四港镇垦北村立刚蔬菜基地内,30多个“小老人”忙碌栽种甘蓝秧苗。

“工钱怎么算?”“每小时10元,天天结清。”“流转金呢?”“亩年800元。”“村里有进账吗?”“嗯,每年5万多。”记者踏田,三问三答,显现这1000余亩菜地于乡亲增收和集体经济的贡献。

在垦北村,立刚蔬菜基地每年上交村集体5万元配套服务费仅为“冰山一角”。提及村里大手笔实施的“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人称“精明书记”的村党总支书记汤振东笑答,“村里‘轻笃笃’能投入300万元。”

“一个纯农业村,能轻松拿出300万元?”记者深究,原来,垦北村账面上,除了多年来已花在村庄建设上的700多万元开支,竟还藏有822万元巨额“家底”。

持续10来年一本账,记录下垦北村一点一滴开源积蓄下的大笔集体财富,同时一分一厘花在“刀刃上”,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谋好处。

2009年,42岁的汤振东就任村支书,捧上的第一只“烫手山芋”,就是村里多年拖欠群众的30万元杂工工资。面对困境,汤振东“拆东墙补西墙”,举债偿还。

有人为汤振东捏一把汗,他却紧盯村北一处靠国道的集体废弃场地,“何不早开发快受益?”很快,镇上一老板抢先前来创办“鹤城农庄”。借此,村里每年喜获15万元租金,还美化了环境,增加了30个就业岗位。

放眼全村,能够实现集体增收的资源并不仅仅于此。党总支一盘算,村庄四周“角角落落”还有不少零散的集体土地,一流转,每年又有15万元的租金收入。

30万元旧债,一朝清偿。但为民办事,几笔租金实乃杯水车薪。就在村干部们绞尽脑汁时,一个好消息从镇上传来:上级财政出台农业项目奖补政策,成果越大、奖励越多。

“那咱们就为富民强村拼一把。”主意拿定,汤振东带领乡亲奋力投身高标田、小农水、土地复垦、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以一流业绩,先后获得780多万元奖补。2019年底,垦北村积存家底余额突破500万元,成为启东少有的纯农“大款村”。

集体积累,越多越好。2019年起,党总支请镇政府作“媒”,将这笔500万元积累融资于国有企业,每年获30万元利息。之后,又于2020年发力于“土地占补平衡”,再获上级250万元奖励。同时,通过扶持3个总计2300亩稻麦、蔬菜、水产基地,每年新增16万元固定配套服务收入。如此累积,12年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550多万元。

集体的钱,怎么花?10多年来,“一班人”顺应乡亲意愿、接受各方监督,一件件惠民实事应声落地。铺就30公里农村公路、建成3000亩高标田、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安装400盏路灯、改造1500户厕所,还修建了卫生室、农民公园、老年服务中心……现今,又启动治污设施入户、路灯更新换代、农路“白改黑”改造工程。

集体多增收,百姓得实惠。莫说农户们总流转2300亩土地,年坐享180万元租金,光每天劳作于4个农业基地的七八十个就业人员,每年获取工资就达200多万元。

钱进钱出,干部清廉,“不谋一分私利、不支一顿招待、不揩一滴油水”,村干部为民谋利造福,经手数百万开支,堪为笔笔清爽、人人清风。昔日穷村为此一跃而成“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头羊汤振东则获评“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

日报通讯员 周黎晖 姜斌

日报记者 唐佳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