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通新闻

接地气 暖人心 提精神
南通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06 字体:[ ]

昨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来自南通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后畅谈了聆听报告的感受。代表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振奋人心,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亮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细算了一本温暖人心的民生账,描绘了一幅担当实干的工作路线图。

凌屹:毕力同心苦干实干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秘书长凌屹突出的感受有三点:一是感到“踏实”。报告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中国经济一定能够顶住压力,行稳致远。二是感到“暖心”。报告心系基层、心系群众,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比去年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新增财力将直达基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三是感到“振奋”。报告指出要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勉励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全国上下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携手创造新的辉煌。

刘璠: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我个人的感觉这是一份口号少,措施满,客观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刘璠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感慨颇多。

“2021年党和国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经济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都较好得以完成,这些都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璠充分肯定2021年政府工作。谈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刘璠表示通篇则贯穿了一个“稳”字,比如说GDP的增长设定在5.5%。那么要保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增长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仍然要做好对疫情管控的常态化。

作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大代表,刘璠敏锐指出,今年国家对居民人均医保又增加了30元,公共卫生防疫人均资金再增加5元,这对于全国14亿多人口来说,国家的财政将会是一项很大的支出,这也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使他的感受尤为深刻。

孙桂泉:缓解压力增强活力

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桂泉感触颇深:“这是一份凝聚人心、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好报告;一份提振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好报告;一份温暖人心、充分回应社会关切的好报告!”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报告提出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助力企业焕发生机。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预计全年退减税2.5万亿元,能让广大市场主体切实收益,进一步缓解经营压力,增强活力。”孙桂泉感言,报告对大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都提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充分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他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依托政府为企业纾困、强化创新等各项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企业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以减税降费的“减法”换来企业发展的“加法”,实现市场活力的“乘法”,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陆亚萍:雪中送炭增添动力

“实在是振奋人心!”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连线记者时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贴心话,既温暖民心,更催人奋进。”

作为来自基层的民营企业家,陆亚萍关注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新举措、新动向。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报告中明确,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陆亚萍说,这些让百姓对生活有了更多新期待,也让企业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新动力。

报告中指出,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党和政府真切的关爱,将会激励我们为国家分忧、为百姓做实事。”陆亚萍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研读消化政府工作报告的精髓,回到工作岗位后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昝圣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听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非常强烈的两个感受。

一是惊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去年的发展成绩单令人惊喜。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1%。这么好的成绩单,即使最发达国家也难做到。另一方面,是今年的政策红利令人惊喜。减税数额巨大,还要在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1000亿元支持稳岗和培训;在发展环境方面,采取多种举措切实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服务业,更要在政策上倾斜帮扶等等。

二是实在。主要体现在今年工作的目标、措施、要求等方面,比如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等等。

昝圣达代表表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更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楠楠:真情服务“银发一族”

“第五年。”来自我市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在她的朋友圈写下这三个字。五年进京履职,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内容都让她倍感亲切,特别振奋。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简洁有力,报告中用了很多贴近人民的语句,温暖人心,很接地气。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激发市场活力,回应社会关切,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我倍感振奋。”李楠楠告诉记者。

今年参会,李楠楠带来“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和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的建议。她说,将认真学习消化、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工作,为百姓发声,为基层护理员代言,继续带领一线医护团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让“银发一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日报综合消息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接地气 暖人心 提精神
南通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06 字体:[ ]

昨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来自南通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后畅谈了聆听报告的感受。代表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振奋人心,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亮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细算了一本温暖人心的民生账,描绘了一幅担当实干的工作路线图。

凌屹:毕力同心苦干实干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秘书长凌屹突出的感受有三点:一是感到“踏实”。报告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中国经济一定能够顶住压力,行稳致远。二是感到“暖心”。报告心系基层、心系群众,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比去年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新增财力将直达基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三是感到“振奋”。报告指出要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勉励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全国上下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携手创造新的辉煌。

刘璠: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我个人的感觉这是一份口号少,措施满,客观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刘璠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感慨颇多。

“2021年党和国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经济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都较好得以完成,这些都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璠充分肯定2021年政府工作。谈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刘璠表示通篇则贯穿了一个“稳”字,比如说GDP的增长设定在5.5%。那么要保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增长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仍然要做好对疫情管控的常态化。

作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大代表,刘璠敏锐指出,今年国家对居民人均医保又增加了30元,公共卫生防疫人均资金再增加5元,这对于全国14亿多人口来说,国家的财政将会是一项很大的支出,这也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使他的感受尤为深刻。

孙桂泉:缓解压力增强活力

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桂泉感触颇深:“这是一份凝聚人心、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好报告;一份提振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好报告;一份温暖人心、充分回应社会关切的好报告!”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报告提出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助力企业焕发生机。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预计全年退减税2.5万亿元,能让广大市场主体切实收益,进一步缓解经营压力,增强活力。”孙桂泉感言,报告对大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都提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充分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他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依托政府为企业纾困、强化创新等各项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企业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以减税降费的“减法”换来企业发展的“加法”,实现市场活力的“乘法”,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陆亚萍:雪中送炭增添动力

“实在是振奋人心!”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连线记者时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贴心话,既温暖民心,更催人奋进。”

作为来自基层的民营企业家,陆亚萍关注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新举措、新动向。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报告中明确,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陆亚萍说,这些让百姓对生活有了更多新期待,也让企业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新动力。

报告中指出,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党和政府真切的关爱,将会激励我们为国家分忧、为百姓做实事。”陆亚萍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研读消化政府工作报告的精髓,回到工作岗位后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昝圣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听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非常强烈的两个感受。

一是惊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去年的发展成绩单令人惊喜。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1%。这么好的成绩单,即使最发达国家也难做到。另一方面,是今年的政策红利令人惊喜。减税数额巨大,还要在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1000亿元支持稳岗和培训;在发展环境方面,采取多种举措切实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服务业,更要在政策上倾斜帮扶等等。

二是实在。主要体现在今年工作的目标、措施、要求等方面,比如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等等。

昝圣达代表表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更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楠楠:真情服务“银发一族”

“第五年。”来自我市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在她的朋友圈写下这三个字。五年进京履职,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内容都让她倍感亲切,特别振奋。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简洁有力,报告中用了很多贴近人民的语句,温暖人心,很接地气。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激发市场活力,回应社会关切,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我倍感振奋。”李楠楠告诉记者。

今年参会,李楠楠带来“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和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的建议。她说,将认真学习消化、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工作,为百姓发声,为基层护理员代言,继续带领一线医护团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让“银发一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日报综合消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