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明远
在儒家文化中“强毅”是士人应具有的意志品质,“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个儒者要有远大的抱负,同时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坚忍的毅力。“力行”同样是士人的一种优良品质,是传统文化中重视实践、勇于探索精神的表达。“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任何理想、目标的实现,不能靠空口大言,以顽强之毅力不懈奋斗才是走向成功法宝。
“强毅力行”是南通江海文化的传统基质。南通的地理形成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古先民一次次会集于长江口新陆沙洲,他们面对江潮海飓、蛮荒僻壤屡覆屡兴、百折不回,恶劣和危险的环境塑造起他们意志坚韧、自强不息的品性,他们奋力开拓,辟斥卤而为膏壤,变沧海而为桑田,逐渐使南通一带成为“望县”“福地”。
在中华民族最为灾难深重的近代,以张謇为代表的南通先贤开展了实业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不同于腐儒空谈、清流议政,张謇将他的理想和主张付诸行动。他们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化,实施“地方自治”,以大生纺织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的土布业、植棉业紧密结合产生了巨大的“联进效应”,地方经济崛起,南通由此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
张謇具有与一般工商业者不同身份特质,他是从士人身份转化为民族企业家的,他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具有传统士大夫中优秀分子的高尚品质,那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个状元,张謇的“下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那就是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从张謇开始已经改变原来的那种“述而不作”“坐而论道”弱点,崇尚“实干兴邦”新理念。
在此进程中,“一代儒商”张謇对江海文化的传统基因进行了凝练提升,注入儒家优秀品格和现代工商理念,形成南通企业家精神,并加以发扬光大。“强毅力行”是其中的最主要的内涵,此语出自张謇1911年在北京商业学校的演讲中:“人患无志,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耳,成就之大小,虽亦视乎材能境遇及其他种种关系,然果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无论成就大小,断不至毫无所成。”对于这些未来的工商人才,张謇最希望他们拥有的是立定志向、强毅力行的精神。
近代以来,南通工商精英胸怀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愫,抱定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现实志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奋勇开拓的精神,勠力践行自己的理想。“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是南通企业家走向成功的法门,这种精神不仅创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伟业,也凝聚成一种企业家精神,并走出了南通,影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作者系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