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要闻

海门警方做强支撑保障做实明责减负
来源: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3-08-14 字体:[ ]

打击电诈“百日行动”以来,海门警方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全区实现了专职调解员队伍配备数、非警务警情分流数、矛盾纠纷重复警情化解数上升,治安警情、矛盾纠纷警情、初信初访总量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

做强支撑保障 厚植主防基础

出台《“派出所主防”工作实施意见》《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和运行规范的实施意见》等工作规范,大力开展“主防示范派出所”创建活动,在城区和重点地区派出所增设巡逻防控队,刚性落实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警力配置“两个40%以上”要求,今年以来,调优基层派出所领导班子3家,全区80后所长占比达68.8%,派出所警力和社区民警警力占比分别达到40.4%、42.4%。

理清刑事案件类别管辖范畴,最大限度剥离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担。今年以来,专业警种办理刑事案件移送起诉占比达51.33%。建立队伍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和安全隐患排查机制,落实年休假、疗休养和安保勤务补休等制度,实行所队长强制休假、挂钩联系局领导顶岗带班制度,深化“美丽警营”创建,今年以来,实施办公区域改造修建工程7家,优化营房警营文化布展31家,新增“心理舒缓室”7家。

做实明责减负 提升主防效能

厘清派出所工作职责,细化派出所权责清单、基础信息采集清单,畅通矛盾纠纷双循环渠道,健全“双非”警情分流交办、闭环处置机制。今年以来,通过110接处警系统源头分流警情2225起,通过“派出所综合指挥实战平台”及时推送非警务矛盾纠纷警情6079起。

7×24小时实体化运行集群侦查中心,大派出所按照1名所领导+1名民警+4名辅警“114”、小派出所按照1名所领导+1名民警+2名辅警“112”模式,配齐小型研判作战单元力量,破案周期和成本平均减少70%。今年以来,累计研判线索1229条,破获刑事案件764起、抓获刑事作案人员708人,同比分别上升30%和9.6%。

坚持以考导防,动态调整对派出所的考核体系,压缩一批打处性项目,实行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双向考核、捆绑运作,完善“日提醒、周通报、月考核”评估机制,常态化对派出所主防工作“会诊把脉”,让派出所在“职能回归”中迸发活力。

做优综合治理 汇聚主防合力

持续推进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充分发挥网格员、微网格员作用,在走街串巷、巡逻巡防中,及时了解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和社情民意,今年以来,警网联合走访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区级层面出台制度规范9项,组建14个行业领域专业调处工作站,建成林西村等村居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128个,构建“1+14+N”矛盾调处架构。按照镇级56名、村居297名专职调解员的标准配齐配强基层调解力量,每个派出所均配备2名公调对接专职人民调解员,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201起,其中重复报警3次以上的矛盾纠纷95起。

持续深化新时代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建立专兼职平安巡防队伍人员1400余名。组建反诈宣防等专业队,今年以来,发放反诈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5200余张,解答群众咨询1900余次,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海门警方做强支撑保障做实明责减负
来源: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3-08-14 字体:[ ]

打击电诈“百日行动”以来,海门警方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全区实现了专职调解员队伍配备数、非警务警情分流数、矛盾纠纷重复警情化解数上升,治安警情、矛盾纠纷警情、初信初访总量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

做强支撑保障 厚植主防基础

出台《“派出所主防”工作实施意见》《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和运行规范的实施意见》等工作规范,大力开展“主防示范派出所”创建活动,在城区和重点地区派出所增设巡逻防控队,刚性落实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警力配置“两个40%以上”要求,今年以来,调优基层派出所领导班子3家,全区80后所长占比达68.8%,派出所警力和社区民警警力占比分别达到40.4%、42.4%。

理清刑事案件类别管辖范畴,最大限度剥离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担。今年以来,专业警种办理刑事案件移送起诉占比达51.33%。建立队伍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和安全隐患排查机制,落实年休假、疗休养和安保勤务补休等制度,实行所队长强制休假、挂钩联系局领导顶岗带班制度,深化“美丽警营”创建,今年以来,实施办公区域改造修建工程7家,优化营房警营文化布展31家,新增“心理舒缓室”7家。

做实明责减负 提升主防效能

厘清派出所工作职责,细化派出所权责清单、基础信息采集清单,畅通矛盾纠纷双循环渠道,健全“双非”警情分流交办、闭环处置机制。今年以来,通过110接处警系统源头分流警情2225起,通过“派出所综合指挥实战平台”及时推送非警务矛盾纠纷警情6079起。

7×24小时实体化运行集群侦查中心,大派出所按照1名所领导+1名民警+4名辅警“114”、小派出所按照1名所领导+1名民警+2名辅警“112”模式,配齐小型研判作战单元力量,破案周期和成本平均减少70%。今年以来,累计研判线索1229条,破获刑事案件764起、抓获刑事作案人员708人,同比分别上升30%和9.6%。

坚持以考导防,动态调整对派出所的考核体系,压缩一批打处性项目,实行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双向考核、捆绑运作,完善“日提醒、周通报、月考核”评估机制,常态化对派出所主防工作“会诊把脉”,让派出所在“职能回归”中迸发活力。

做优综合治理 汇聚主防合力

持续推进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充分发挥网格员、微网格员作用,在走街串巷、巡逻巡防中,及时了解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和社情民意,今年以来,警网联合走访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区级层面出台制度规范9项,组建14个行业领域专业调处工作站,建成林西村等村居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128个,构建“1+14+N”矛盾调处架构。按照镇级56名、村居297名专职调解员的标准配齐配强基层调解力量,每个派出所均配备2名公调对接专职人民调解员,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201起,其中重复报警3次以上的矛盾纠纷95起。

持续深化新时代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建立专兼职平安巡防队伍人员1400余名。组建反诈宣防等专业队,今年以来,发放反诈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5200余张,解答群众咨询1900余次,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