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年,海安市水环境质量面临极大挑战,全年达标压力犹如千斤重担压在海安人的心头。海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断面水质达标负责人、相关部门、区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断面水质提升翻身仗。2022年10月-12月份,海安市地表水优Ⅲ比例连续三个月达100%。
运筹帷幄,规划先行辅以管理机制保障
海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断面水质达标负责人、市政府分管领导深入一线部署指挥,按照“项目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要求,第一时间研究水质提升实施方案,建立周例会、半月督查制度、问题交办督办制度等,推动问题及时高效整改。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按照年度《2022年海安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重点断面溯源整治工作方案,着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重视降水过程地表水环境保障工作,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交运局、气象局、城管局7个部门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协同落实降水保障措施;完成海安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有序推进边排查边整治工作。
截污控源,完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覆盖全域的尾水生态安全缓冲区,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完成城区以及各区镇共约4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充分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完成8448户分散式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开展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天,新增中水回用1.5万吨/天,提高工业废水治理能力;率先探索农田退水治理“四模式”,并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治理经验,2022年完成8100亩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工程,同时完成5000亩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消减农业面源污染。
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落实措施
为推进北凌河水质达标,海安市全力溯源,精准分析水质提升空间,梳理北凌河流域重点问题共计55项,逐一确定责任部门、责任人,制定详细整改措施。积极应对北凌河区域治水工程导致的北凌河水体滞留问题,一方面积极与上级对接,多次实地调研,精准选取临时替代断面,另一方面着力加大引排水力度,积极与如东、如皋地区会商协调,联合涵闸调度,加大丁堡河引水力度,力促北凌河活水畅流;对重点河流沿线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提标限产,投资1470万元完成3套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管污治污能力;科学排兵布阵,实行 24 小时远程视频监控和专人巡查相结合制度,至少每周一次支流加密监测,精准定污。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秉承“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要求,新的一年,有新的任务,新的压力,蓝图已绘,战鼓已响,海安市将竭力不负使命,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