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悦来镇倾力打造海门“东部粮仓” 多途径筑牢稳产增收基础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2-11-07 字体:[ ]

眼下,海门各地水稻已经成熟,位于悦来镇保民村的乐鑫新型合作农场内,多台联合收割机正按照规划路径穿梭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今年,悦来镇的水稻种植面积达2.06万亩,种植规模位居全区第一。作为农业大镇,悦来镇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械化生产推广等途径,全面筑牢稳产增收基础,倾力打造海门“东部粮仓”。

打造“粮仓”,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根本。悦来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从2012年起步的。刚开始,只是基本的土地流转、土地平整和开沟并窕,到了“十三五”期间,率先提出了“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做法,即在完成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改善土地“脏乱差”现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建设经验日渐丰富,悦来镇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规划调整、占补平衡与增减挂钩工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有机结合,并合理配置生态护坡、生态尾水治理和田间农情监测等新元素,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拥有了规模大、标准高、基础好、集聚度强的先发优势。截至2022年,全镇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6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2%。

悦来镇还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近年来,悦来镇提出将“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优先提供给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新型合作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粮食生产与经营,尤其鼓励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的新型合作农场开展稻麦轮作。为了帮助各新型合作农场解决缺技术、难管理、怕风险等问题,悦来镇主动与江心沙农场进行对接、合作,借助其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优势,邀请经营管理人员驻点开展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服务。同时,广泛推行“保底分红、利益分成”的经营模式,降低新型合作农场的经营风险,提高新型合作农场的收益。悦来镇介绍,新型合作农场已经成为悦来镇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目前,悦来镇共有新型合作农场26家,水稻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

机械化生产是悦来农业大发展的又一特色。近年来,悦来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速推进“机器换人”工作,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按照购机补贴政策要求,加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还田机具、高性能收割机等高效环保机具的推广力度,报废一批淘汰老旧高耗能机具,引进更多智能化机械,并同步开展农机手培训,提升农机手操作新式农机具的能力。培育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采取菜单式和保姆式全托管模式,为种植主体提供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等各环节机械化“代工服务”。鼓励规模较大的新型合作农场进行烘干、仓储、加工等一体化建设,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服务好周边村居的粮食生产工作。截至目前,悦来镇共拥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家,配备一体化设备的新型合作农场3家,大中型农机保有量200余台,水稻和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99%,优质稻谷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得以实现。

下阶段,悦来镇将按照“做大产量、做优品质、做响品牌”的思路,加快产业布局,不断提升粮食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精深加工产业链开发力度,力争打造粮食产品加工和交易链接城乡的平台。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悦来镇倾力打造海门“东部粮仓” 多途径筑牢稳产增收基础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2-11-07 字体:[ ]

眼下,海门各地水稻已经成熟,位于悦来镇保民村的乐鑫新型合作农场内,多台联合收割机正按照规划路径穿梭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今年,悦来镇的水稻种植面积达2.06万亩,种植规模位居全区第一。作为农业大镇,悦来镇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械化生产推广等途径,全面筑牢稳产增收基础,倾力打造海门“东部粮仓”。

打造“粮仓”,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根本。悦来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从2012年起步的。刚开始,只是基本的土地流转、土地平整和开沟并窕,到了“十三五”期间,率先提出了“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做法,即在完成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改善土地“脏乱差”现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建设经验日渐丰富,悦来镇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规划调整、占补平衡与增减挂钩工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有机结合,并合理配置生态护坡、生态尾水治理和田间农情监测等新元素,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拥有了规模大、标准高、基础好、集聚度强的先发优势。截至2022年,全镇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6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2%。

悦来镇还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近年来,悦来镇提出将“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优先提供给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新型合作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粮食生产与经营,尤其鼓励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的新型合作农场开展稻麦轮作。为了帮助各新型合作农场解决缺技术、难管理、怕风险等问题,悦来镇主动与江心沙农场进行对接、合作,借助其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优势,邀请经营管理人员驻点开展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服务。同时,广泛推行“保底分红、利益分成”的经营模式,降低新型合作农场的经营风险,提高新型合作农场的收益。悦来镇介绍,新型合作农场已经成为悦来镇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目前,悦来镇共有新型合作农场26家,水稻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

机械化生产是悦来农业大发展的又一特色。近年来,悦来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速推进“机器换人”工作,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按照购机补贴政策要求,加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还田机具、高性能收割机等高效环保机具的推广力度,报废一批淘汰老旧高耗能机具,引进更多智能化机械,并同步开展农机手培训,提升农机手操作新式农机具的能力。培育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采取菜单式和保姆式全托管模式,为种植主体提供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等各环节机械化“代工服务”。鼓励规模较大的新型合作农场进行烘干、仓储、加工等一体化建设,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服务好周边村居的粮食生产工作。截至目前,悦来镇共拥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家,配备一体化设备的新型合作农场3家,大中型农机保有量200余台,水稻和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99%,优质稻谷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得以实现。

下阶段,悦来镇将按照“做大产量、做优品质、做响品牌”的思路,加快产业布局,不断提升粮食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精深加工产业链开发力度,力争打造粮食产品加工和交易链接城乡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