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亩均收益超1.5万元 黑冬瓜成“致富瓜”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3-07-21 字体:[ ]

时下,正值黑皮冬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连日来,一辆辆货车在李堡镇光明村的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来自苏南、上海等地的收购商忙着运送黑皮冬瓜。

近日,记者走进光明村的田间地头,看到一个个绿油油的黑皮冬瓜硕大饱满,一排排地挂在郁郁葱葱的瓜架下,瓜农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摘瓜、搬瓜。瓜地边,客商和瓜农们将冬瓜过秤、装车。多年来,光明村当地农户一直有种植冬瓜的习惯,每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加上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所产的冬瓜品质上乘,早已名声在外。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光明村推广了“立体种植”模式,巧用作物“高低差”搭配种植,以种植空间“互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在光明村有五分之一的冬瓜采用的是“吊瓜”的特色种植模式。“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冬瓜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的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光明村党总支副书记冯静宇告诉记者。

来自光明村六组的黑皮冬瓜种植户吴爱珍显得格外高兴,她种植的3.5亩黑皮冬瓜今年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6万多斤,“这个冬瓜很好卖,不愁销路,今年的市场价格比往年高,所以收入很可观。”吴爱珍说。

据悉,光明村今年黑皮冬瓜种植面积约2500亩,亩产1.3万至1.4万斤,亩均收益达到1.5万元至1.7万元。全村本季冬瓜销售额预计在3500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光明村立足于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激发乡村发展潜力,促进群众多元化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领办了蔬菜经销合作社,采取‘订单农业+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对接、统一销售,主动找市场、积极走出去,着力畅通蔬菜供销渠道。”冯静宇信心满怀,“我们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领头羊’作用,并探索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增收,为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亩均收益超1.5万元 黑冬瓜成“致富瓜”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3-07-21 字体:[ ]

时下,正值黑皮冬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连日来,一辆辆货车在李堡镇光明村的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来自苏南、上海等地的收购商忙着运送黑皮冬瓜。

近日,记者走进光明村的田间地头,看到一个个绿油油的黑皮冬瓜硕大饱满,一排排地挂在郁郁葱葱的瓜架下,瓜农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摘瓜、搬瓜。瓜地边,客商和瓜农们将冬瓜过秤、装车。多年来,光明村当地农户一直有种植冬瓜的习惯,每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加上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所产的冬瓜品质上乘,早已名声在外。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光明村推广了“立体种植”模式,巧用作物“高低差”搭配种植,以种植空间“互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在光明村有五分之一的冬瓜采用的是“吊瓜”的特色种植模式。“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冬瓜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的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光明村党总支副书记冯静宇告诉记者。

来自光明村六组的黑皮冬瓜种植户吴爱珍显得格外高兴,她种植的3.5亩黑皮冬瓜今年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6万多斤,“这个冬瓜很好卖,不愁销路,今年的市场价格比往年高,所以收入很可观。”吴爱珍说。

据悉,光明村今年黑皮冬瓜种植面积约2500亩,亩产1.3万至1.4万斤,亩均收益达到1.5万元至1.7万元。全村本季冬瓜销售额预计在3500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光明村立足于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激发乡村发展潜力,促进群众多元化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领办了蔬菜经销合作社,采取‘订单农业+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对接、统一销售,主动找市场、积极走出去,着力畅通蔬菜供销渠道。”冯静宇信心满怀,“我们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领头羊’作用,并探索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增收,为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