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如皋市九华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动能十足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3-10-10 字体:[ ]

采摘水果、炖煮菱角、挑选螃蟹……金秋时节,秋风送爽,空气中的热气渐散,但在如皋市九华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着抢收的身影,让这片土地上的氛围依旧火热。

近年来,九华镇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硕果满枝拓宽致富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走进位于九华镇马桥村的海明葡萄园,整齐排列的葡萄藤架郁郁葱葱,饱满晶莹的葡萄缀满枝头,果香四溢。不少工人正穿梭在藤架下采摘葡萄。采摘下来的葡萄被统一运送到不远处的空调房内,紫色、绿色铺满一地,煞是好看。

工人们忙着采摘、搬运,农场负责人薛桂芳也没闲着,只见她拿出手机对着地上的葡萄开始拍摄视频,并配上了简短的介绍:“新鲜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大、甜度高,喜欢的顾客欢迎上门选购!”

海明葡萄园内种植了40亩葡萄,绝大多数葡萄都是薛桂芳在线上“朋友圈”卖掉的。“我们在这里开了30年了,顾客都是通过老客带新客积攒下来的,每天在朋友圈发一发广告,葡萄就销售一空。”说起自家葡萄的受欢迎程度,薛桂芳充满自豪。

“我小时候就爱吃她家的葡萄,现在在外面上班,每次回来都要来买一些。”顾客丁倩说,海明的葡萄水分多,吃起来甜而不腻,而且都是采用有机肥种植的,大家吃得开心也吃得放心。

除了最出名的葡萄,海明葡萄园还种了火龙果、猕猴桃、无花果等水果共60亩,不仅确保一年四季该园都有水果可供应市场,还吸纳了几十名周边的剩余劳动力在园子里打工。“总共100亩的地,既卖水果,也对外售卖自家培育的果苗,每亩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薛桂芳说,她还在探索尝试更多的水果种植和果树培育的方法,希望通过把海明做大做强,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缤纷果经济,拓宽致富路。葡萄、油桃、冬枣、猕猴桃、枇杷……当前,九华镇已有水果种植的特色项目十多个。近年来,九华镇积极招引培育不同的水果项目,以优质项目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零散种植催生新动能

眼下正是菱角上市的季节,在九华镇营防社区,不少居民也忙碌了起来。

在营防社区内的一条小河边,放眼望去,挤挤挨挨的菱叶铺满水面,几位采菱人正在河面上抓紧时间采摘菱角。只见他们手法娴熟地拨菱叶、拉菱茎、摘菱角,不一会儿,新鲜水灵的菱角便堆满了篮子。“新鲜采摘的菱角,生吃起来爽脆甘甜,一株通常能长4到5个菱角。”采菱人王世凡一边忙着采摘菱角一边说,“采摘后的植株放回水里后,它还能继续生长,接下来每周都能收上一茬,持续一个月。”

王世凡的家,就在这条小河旁,他说,营防社区的菱角种植是由社区统一组织的,有意向的居民都可以在家门口的小河中种上一些,来增加收入。“我家只种了一亩多,每年这个时候采些菱角去卖,能给家里增加1500元的收入。”

“居民们只需每年在菱角成熟时记得采摘售卖,其余时间都无需下河查看长势。”九华镇营防社区工作人员沈龙龙介绍,社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河道进行管护,每年菱角种植结束,还会对植株统一进行清理,保障河道环境。

当前,营防社区已经带动了近20户居民一起种植菱角,下一步,该社区将探索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来帮助居民提高亩产,让菱角种植真正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河塘里的菱角、莲藕,家前屋后的枇杷树、梨树、枣树……近年来,九华镇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广泛动员居民利用闲置资源发展零散种植,以聚少成多赋能乡村振兴。

膏黄蟹肥绘就好“丰”景

秋风起,蟹脚痒。9月27日凌晨3点,在九华镇耿扇村的乐心家庭农场内,负责人邢钧早早便起床开始捕捞、分拣螃蟹。中秋、国庆假期,是农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3两的母蟹非常畅销,每天起码要卖50盒。”邢钧说,这是他养殖螃蟹的第4年,几年的经验积累下来,在螃蟹喂养上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经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的螃蟹是提前育苗的,长足600天才卖,个大黄肥,肉质紧实。”

凌晨捕捞、分拣螃蟹,早上7、8点开始捆扎螃蟹,紧接着便有快递员和客户上门来取螃蟹,一直要忙到中午,邢钧才能稍微歇一歇。“我们的销售以线下为主,有不少企业、团体的批量化订单,还有一些线上零售。”邢钧介绍,今年从9月15日开始售卖,已经卖出去了十多万元的螃蟹。

邢钧和爱人姚凯丽都是90后,螃蟹养殖是他们工作之余的副业,起初选择在家乡投资养殖项目,是为了让家中老人能有个“活计”。“我爸爸是个老蟹农,养过螃蟹,也懂饲料的制作,他说耿扇村靠近闸口,水资源丰富,适合进行螃蟹养殖。”

经过4年的摸索,如今,邢钧也有了固定的客户群,每天虽然累了些,但他干劲满满。“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农场做得越来越大。”邢钧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创业示范,吸引更多的人回来建设家乡。

金秋时节的雉水大地,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蓬勃发展,一个个乡村振兴新景不断涌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用好用活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水果、农作物、水产等特色优势项目,九华镇将持续激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活力,将特色产业发展成富民产业。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如皋市九华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动能十足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3-10-10 字体:[ ]

采摘水果、炖煮菱角、挑选螃蟹……金秋时节,秋风送爽,空气中的热气渐散,但在如皋市九华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着抢收的身影,让这片土地上的氛围依旧火热。

近年来,九华镇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硕果满枝拓宽致富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走进位于九华镇马桥村的海明葡萄园,整齐排列的葡萄藤架郁郁葱葱,饱满晶莹的葡萄缀满枝头,果香四溢。不少工人正穿梭在藤架下采摘葡萄。采摘下来的葡萄被统一运送到不远处的空调房内,紫色、绿色铺满一地,煞是好看。

工人们忙着采摘、搬运,农场负责人薛桂芳也没闲着,只见她拿出手机对着地上的葡萄开始拍摄视频,并配上了简短的介绍:“新鲜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大、甜度高,喜欢的顾客欢迎上门选购!”

海明葡萄园内种植了40亩葡萄,绝大多数葡萄都是薛桂芳在线上“朋友圈”卖掉的。“我们在这里开了30年了,顾客都是通过老客带新客积攒下来的,每天在朋友圈发一发广告,葡萄就销售一空。”说起自家葡萄的受欢迎程度,薛桂芳充满自豪。

“我小时候就爱吃她家的葡萄,现在在外面上班,每次回来都要来买一些。”顾客丁倩说,海明的葡萄水分多,吃起来甜而不腻,而且都是采用有机肥种植的,大家吃得开心也吃得放心。

除了最出名的葡萄,海明葡萄园还种了火龙果、猕猴桃、无花果等水果共60亩,不仅确保一年四季该园都有水果可供应市场,还吸纳了几十名周边的剩余劳动力在园子里打工。“总共100亩的地,既卖水果,也对外售卖自家培育的果苗,每亩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薛桂芳说,她还在探索尝试更多的水果种植和果树培育的方法,希望通过把海明做大做强,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缤纷果经济,拓宽致富路。葡萄、油桃、冬枣、猕猴桃、枇杷……当前,九华镇已有水果种植的特色项目十多个。近年来,九华镇积极招引培育不同的水果项目,以优质项目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零散种植催生新动能

眼下正是菱角上市的季节,在九华镇营防社区,不少居民也忙碌了起来。

在营防社区内的一条小河边,放眼望去,挤挤挨挨的菱叶铺满水面,几位采菱人正在河面上抓紧时间采摘菱角。只见他们手法娴熟地拨菱叶、拉菱茎、摘菱角,不一会儿,新鲜水灵的菱角便堆满了篮子。“新鲜采摘的菱角,生吃起来爽脆甘甜,一株通常能长4到5个菱角。”采菱人王世凡一边忙着采摘菱角一边说,“采摘后的植株放回水里后,它还能继续生长,接下来每周都能收上一茬,持续一个月。”

王世凡的家,就在这条小河旁,他说,营防社区的菱角种植是由社区统一组织的,有意向的居民都可以在家门口的小河中种上一些,来增加收入。“我家只种了一亩多,每年这个时候采些菱角去卖,能给家里增加1500元的收入。”

“居民们只需每年在菱角成熟时记得采摘售卖,其余时间都无需下河查看长势。”九华镇营防社区工作人员沈龙龙介绍,社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河道进行管护,每年菱角种植结束,还会对植株统一进行清理,保障河道环境。

当前,营防社区已经带动了近20户居民一起种植菱角,下一步,该社区将探索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来帮助居民提高亩产,让菱角种植真正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河塘里的菱角、莲藕,家前屋后的枇杷树、梨树、枣树……近年来,九华镇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广泛动员居民利用闲置资源发展零散种植,以聚少成多赋能乡村振兴。

膏黄蟹肥绘就好“丰”景

秋风起,蟹脚痒。9月27日凌晨3点,在九华镇耿扇村的乐心家庭农场内,负责人邢钧早早便起床开始捕捞、分拣螃蟹。中秋、国庆假期,是农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3两的母蟹非常畅销,每天起码要卖50盒。”邢钧说,这是他养殖螃蟹的第4年,几年的经验积累下来,在螃蟹喂养上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经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的螃蟹是提前育苗的,长足600天才卖,个大黄肥,肉质紧实。”

凌晨捕捞、分拣螃蟹,早上7、8点开始捆扎螃蟹,紧接着便有快递员和客户上门来取螃蟹,一直要忙到中午,邢钧才能稍微歇一歇。“我们的销售以线下为主,有不少企业、团体的批量化订单,还有一些线上零售。”邢钧介绍,今年从9月15日开始售卖,已经卖出去了十多万元的螃蟹。

邢钧和爱人姚凯丽都是90后,螃蟹养殖是他们工作之余的副业,起初选择在家乡投资养殖项目,是为了让家中老人能有个“活计”。“我爸爸是个老蟹农,养过螃蟹,也懂饲料的制作,他说耿扇村靠近闸口,水资源丰富,适合进行螃蟹养殖。”

经过4年的摸索,如今,邢钧也有了固定的客户群,每天虽然累了些,但他干劲满满。“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农场做得越来越大。”邢钧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创业示范,吸引更多的人回来建设家乡。

金秋时节的雉水大地,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蓬勃发展,一个个乡村振兴新景不断涌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用好用活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水果、农作物、水产等特色优势项目,九华镇将持续激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活力,将特色产业发展成富民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