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近农历立冬,启东80多万亩在田作物终于迎来丰收。先收获35万亩大豆,后采收5万亩玉米、花生,再收割8万亩水稻,并陆续采收40来万亩各式露地蔬菜。相较于国内及周边地区,启东的秋收看似姗姗来迟,但呈现出迷人“丰”景,彰显了该市发挥区域、气候、土壤等优势,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取得的产业兴旺、乡亲共富等不俗成果。
“借以晚秋水稻优质高产、大豆青收增值、蔬菜热销市场,农业特色产业实现较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启东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介绍,“粮油作物增收近一成,特色蔬菜增值逾两成,广大乡亲丰粮袋、鼓口袋。”
喜看“稻菽千重浪”
当大江南北许多稻田完成收割时,启东8万余亩晚粳水稻才充分成熟。秋风吹,稻花香,千重稻浪,成为当地深秋时节一道美丽风景。
昨天,位于寅阳镇寅北村的禾润家庭农场1000多亩连片“南粳”水稻正式机收。“预测亩产能达1200斤。”手捧粒粒饱满的金黄稻谷,农场主陈征宇开心地说,“晚稻产量高、质量好、市场吃香,又基本不影响下茬小麦生产,划算又增收,何乐而不为。”
作为国内少有的“新稻区”,启东10年前开始引种水稻,经多年探索,最终选择适宜本土生长的优质“晚粳”系列稻种为主推水稻良种。“‘晚粳’虽成熟期晚于其他稻种10天以上,但质量上乘。”启东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施永军说,“本地特有的暖湿气候,促使水稻在田时间长、成熟期晚,加之新稻区病害少、土壤肥力足,使得启东地产稻米品质高于同类品种,成为周边城乡最受欢迎优质大米。”
“干”“青”两吃大豆香
刚刚采收完毕的“干”“青”大豆,是启东又一个具有晚秋特色的大宗作物。“25万亩‘国绿标’大豆基地,倡导一早一晚,力求青收为主,小豆子变身富民金豆子。”在南阳镇元祥村“京海申”农业公司,村干部介绍,“‘京海申’今秋加工外销青毛豆超5000吨,辐射带动周边3万余农户增收致富。”
国庆前后,在田间地头,乡亲们摘毛豆、换钞票,奇特景致延续了1个多月。“启东大约15万亩毛豆,成熟越晚,价钱越高。”施永军说,各镇总计50多家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敞开收购并加工农户交售的青毛豆荚,种植户每亩获利达1500多元。“由于引进了拥有高产特性的‘通豆’等品种,今年干收大豆亩产普遍超过350斤。”
与大豆、水稻晚熟高产优质同理,启东今年规模种植的5万余亩玉米、花生及红薯等同样喜获丰收,播种面积近年来呈不断上升之势,成为不少种植大户拓展市场、规避风险、多种经营、提升效益的重要举措。
特色蔬菜“满眼春”
秋高气爽,启东这方水土却满眼“春色”。10月底,40多万亩形形色色露地蔬菜争奇斗妍,或收获、或成长、或开花、或破土,展现别样生机。
“气候温湿、土壤肥沃、无霜期长,三大特定条件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陆健说,“露地蔬菜面向全国市场大放异彩,为乡村振兴、产业繁荣、乡亲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南阳、近海、寅阳、海复、合作、吕四港等重点镇,10多万亩甘蓝、花菜、青菜、莴笋等大宗露地蔬菜品质优异,畅销上海等周边大中城市;在合丰、永和、耕南、元祥、近农、四楼、四堤等重点村,超9万亩的晚秋豌豆、菠菜、毛豆、刀豆、荠菜、芹菜、小毛菜等特色蔬菜供不应求;在南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秋后日均外销蔬菜超10万斤……
秋末冬初,启东已成为这一时段市场竞争力最强的蔬菜产区之一。因此,启东将其作为农业繁荣新引擎重点培育。创建“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规模引种2万亩“甜豌豆”良种、开辟满足冬季火锅消费的1万亩冬菠菜基地、引进更具灵活上市特性的优质花菜、甘蓝、小白菜、“苏州青”青菜等品种,当地农村的秋冬因而绿满田野,更显朝气、更有活力。
日报通讯员 姜斌 吴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