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2日,南通中心枫叶小镇奥特莱斯项目在苏锡通园区开工,将打造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特色新地标和南通城市新名片;9月11日,全球最大的畜禽设备供应商——德国大荷兰人公司与苏锡通园区成功签约;8月25日,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与园区签署《平台经济产城融合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苏锡通园区组织走访目标客户和企业,对接项目信息;谋划、牵头举办各类专题招商等活动,一门心思找项目、谈合作。园区以“全员招商”新模式,助推发展动能大提升。近日,园区举行“月度招商之星”表彰活动,部分专职、兼职招商人员接受表彰。
投促局黄愿
“一定要跟紧,服务一天都没落下”
9月8日,乐能光伏高效电池组件项目顺利落户苏锡通园区,招商总监黄愿终于松了口气。黄愿跟进这个项目已有两年,从企业租赁园区厂房生产,到项目最终落户,她的团队始终和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帮助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乐能光伏高效电池组件项目总投资5.16亿元,主要从事TOPCon双面多主栅高效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不低于50亿元。项目前景广阔,意味着招商工作面临很大的竞争。“虽然企业之前已有生产基地落户园区,我们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但如果不经常联络,会容易让企业对园区营商环境缺乏了解,从而失去投资信心。”黄愿认为,项目沟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遇到大项目,一定要跟得紧,“虽然他们一直没有确定落户,但我们坚持联络企业、关心企业,项目准备工作和配套服务一天都没有落下。”
除了跟踪服务,专业性也是招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尤其在后期项目即将落地的谈判过程中,我们搜寻整理了相当多的资料,和企业分析论证园区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 黄愿说,越到临门一脚的时候,这种沟通的密集程度就会越高,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对于企业的疑问和诉求第一时间反馈,“正是这样高效、专业的沟通,让他们最终决定落户苏锡通园区。”
作为一名专职招商人员,国庆假期一结束,黄愿又投入第四季度的招商工作中去,“新项目的开拓要保证常态化,在谈项目要抓紧落地,确保‘颗粒归仓’”。
经发局季念佳
“种下一颗种子,项目自己找上门”
被评为9月份的“招商之星”,经发局工作人员季念佳感到荣幸之余有些“意外”,因为他的项目不是招进来的,而是自己“找上门”的。
江苏智展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原本设立在南京,因业务需要,公司老板决定回南通发展。“他咨询了一些南通的朋友,其中一个朋友的公司就在我们园区,而我们曾经为他朋友的公司服务过,因此,他朋友就将我推荐给了公司老板。”季念佳说,园区企业主动推介,说明企业对苏锡通园区口碑、政策及服务的认可,“我们种下了一颗种子,智展商务咨询就是我们收获的果实。”
季念佳的本职工作是服务企业,因此智展商务咨询公司一联系他,他就立即把相应的落户政策与公司对接,同步了解公司的发展定位是否符合园区要求。“总部类企业在我们这里落户是比较简单方便的,我们通过前期对接、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半个月完成全部注册。”
虽然相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智展商务咨询公司的规模并不大,但季念佳认为,招商工作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各类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增加了园区的企业储备量,也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可以为后续“招大引强”提供坚实基础。第四季度,他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做好企业“娘家人”,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园区、落户园区。
安委办胡兆东
“只要我不懈宣传,总会有收获”
20日,当记者联系苏锡通园区应急管理局安委办副主任胡兆东时,他正在忙着洽谈一个服务业项目。虽然应急管理局是非专业招商单元,但该局仍然积极响应园区全员招商号召,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多次部署学习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全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获取项目信息。
胡兆东是一名转业军人,除工作外平时和外界接触不多,最大的朋友圈就是战友,因此“朋友圈招商”成为了他招商工作的重要手段。平时,他积极利用战友微信群及周末小聚等时机,大力宣传园区的招商政策、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及营商环境。“我的这些战友,转业退役之后有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有从商做企业的,也有在企业上班的,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亲朋好友也很多,只要我不懈宣传,总会有收获。”胡兆东说,在战友们充分了解园区的政策后,陆陆续续给他提供了许多项目信息,大的有上市企业,小的有厂房项目,还有税源经济项目,“虽然因为产业定位和亩均税收等各方面原因成功落地的不多,但项目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形势越来越好。”
被评选为“招商之星”,胡兆东认为这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所有工作人员讲好“园区故事”带来的蝴蝶效应。“在全员招商的环境下,‘朋友圈招商’的效果将持续放大,更多优质项目将落户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
日报记者 顾璐璐
紫琅快评:始于诚意 成于优势
好项目、大项目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更是加速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各地各部门也将项目招引作为头等大事,各出实招寻求新突破。苏锡通园区则是通过评选招商之星,激励大家奋勇争先,聆听他们的故事,不难发现:招商路上,实力是最大的底气,真诚是最好的法宝。
良好的区位优势、有效的配套政策以及科学的营商生态是硬实力,是吸引项目落地的根本所在。把资源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聚集,把政策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倾斜,锻长板、补短板,想方设法筑好金窝窝,不愁引不来金凤凰。
一支好的招商队伍是决胜的关键。可以不博学,但要够专业,洽谈项目时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科学预判对方的各种需求;可以不聪慧,但要够真诚,事无巨细都上心,即使暂时没有达成合作,也要有细水长流的心态,用长久的努力铸造长期的信任、赢得长远的合作。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各地各部门应当定期总结项目招引工作得与失,及时查漏补缺,注重政策供给以增强吸引力,注重感情链接以增强感召力,一寸一寸开拓,以赢得高质量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