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虾米怎么卖的?”“帮阿拉拿一箱芋艿。”……17日,2023 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上,南通展馆内的农特优农产品吸引不少上海市民驻足购买。
本次交易会以“苏沪共融共建共享 携手助力农业强国”为主题,为期3天,采取展示展销与产销洽谈相结合、产品展示与品牌宣传相结合、政府推介与招商洽谈相结合、线上直播推介与线下展示促销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农业发展成就。
走进南通展馆,蓝绿色为主调的展厅灵动而接地气,点缀其间的蓝印花布元素烘托出秀美南通的特色。参展商身穿统一的蓝印花布围裙,热情地向上海市民介绍自家的特色。据悉,本次展会南通展区共有标准摊位26个,在各县(市、区)报名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精心筛选出33家参展主体、100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能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传承农村文化的公共区域品牌及特色的农产品,让上海市民尽享南通美味。
南通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是上海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鱼池子”。目前,我市拥有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基地15家,日均供应上海蔬菜5000吨;南通50%的农业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关系,40%的农副产品供应上海,2022年在沪农产品实现销售超200亿元。
展会现场,本港海鲜、狼山鸡、有机蔬菜、长寿食品等一大批“通”字号名优农产品深受上海市民青睐。家住程桥二村的王阿姨一大早就赶过来买买买,手中的小推车里已经塞了不少农副产品。“以前这里开农展会我就来买过,南通的海鲜很好吃的。我刚刚买了一些虾米、芋艿、草鸡蛋,回去就试试口味,好吃我明天再来。”
在如东新闸港水产经营部摊位前,购买海鲜干货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不一会儿一箱虾米就见底了。“今天一天就卖了7000元,大虾米、中虾米、干贝都卖得很好,上海人都喜欢我们本港海鲜,口味好!”新闸港水产经营部负责人王亚萍笑着说,“明天周末,生意肯定更好。”
日报记者 唐佳美 卢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