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合发文提示:银行空白合同暗藏风险,立即整改!
发布时间:2020-06-29
为促进金融借贷业务健康发展,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及金融机构的良好信誉,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近日,市中级法院与人行南通中支、南通银保监分局和市金融局联合发文,对本市金融机构经营中存在空白合同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并要求金融机构将文件精神迅速传达风险合规部门及人员,对存量业务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按规整改。
签订空白合同,是指当事人签字盖章时,借款合同中的金额、借款期限,担保合同中的主债务人、担保期限,最高额保证合同中主债权金额、期限、最高债权额、担保期限等关键信息未填写等情形。
自2017年始至今年5月15日,市中级法院共审结金融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纠纷案件151件,其中借款人或担保人以签订空白合同为由提出抗辩的有31件,占比达20.5%。在上述案件中,不少当事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强烈不满情绪,多人多次向监管部门,甚至信访、公安、检察机关举报、反映情况,因此引发的涉诉信访风险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誉。
整改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强教育与检查力度,加强对各类空白合同“陷阱”的认识和重视,并将其提升为合规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纳入常规检查项目中;全面规范合同签署流程,严格贷前双人面签制度,强化贷款面签录音录像系统的使用,他人代签须依法办理完备的委托手续;切实履行提醒与告知义务,经办人员要如实告知客户所签合同的名称和用途,提请客户注意相关重要合同条款,并将相应的已填写好的合同文本交由客户确认及签名盖章。
自本提示下发之日起,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所签订的借款、担保等合同,应当实施送达回执签收制度。此后产生诉讼的,辖区各人民法院将视情形,要求金融机构提交送达回执作为认定相关事实的依据,不能提供的,将可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同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在签订相关金融合同时,要真实完整地填写相关信息,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