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主线,持续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容,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公积金力量。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1-10月,全市新增开户单位3627个,新建缴存职工14.3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21%、95.8%;实现归集191.45亿元,同比增长4.35%;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143.29亿元,同比增长22.53%,其中租房提取2.53万人、2.72亿元,同比增长186.96%、226.69%;为16178户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87.78亿元,同比增长80.68%、48.85%,个贷比率89.78%,贷款逾期率0.077‰,无违规发放贷款情况发生。
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13.58亿元,业务支出3.32亿元,实现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10.26亿元,向市财政上缴资金3.04亿元,支持市政府住房保障建设2.61亿元,比上年增长9.73%。
二、2023年工作举措
(一)挖潜增效,开拓缴存扩面“新格局”
一是扩大制度覆盖开拓新局面。面对经济下行的新形势、新情况,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综合运用“多证合一”“就业一件事”“社保信息比对”等信息化方式,摸清扩面底数,推动非公单位、规模企业“应建尽建、应缴尽缴”;制定《2023年度南通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工作意见》,量化目标任务,压实网点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开户单位、新建缴存职工同比分别增长29.95%、1.55%。
二是出台灵活缴存政策激发新潜力。积极稳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3月31日,出台《南通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行办法》,截至10月底,灵活就业人员累计开户210人,10月实缴人数86人,实缴金额12.54万元,实缴率达40.95%,通过支持灵活就业人员住房消费,减轻购房支出负担,政策实施以来,发放住房贷款2笔、0.0164亿元,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三是开展走访调研广开新路径。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宣传”活动,中心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一线,重点对新落户企业、未建制企业、大型企业等地宣传公积金政策,倾听群众诉求,主动服务缴存职工,现场解决群众难题,实现由“被动建”到“主动建”的转变。
(二)因需定策,促进宜居保障“新提升”
一是加快促进“租购并举”,精准保障新市民青年人。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议精神,加大对新市民、青年人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南通作为全国41个重点跟踪监测城市之一,中心全面取消提取频次限制,提高租房提取额度,简化提取手续,上浮多子女家庭提取额度,大大减轻新市民、青年人租房压力。截至10月底,实现租房提取公积金25359笔、2.72亿元,提取人数和提取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86.96%、226.69%,增长幅度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发挥政策调控作用,不断满足职工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3月21日,推出全覆盖公积金新政《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的通知》,通过提高可贷额度、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向人才和多子女家庭倾斜等方式,支持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出“带押过户”存量房交易公积金贷款新模式,降低存量房交易成本;推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商业+公积金”组合性个人住房贷款,减轻还款压力,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政实施以来,办理公积金贷款10161笔、59.72亿元,同比增长35.14%、59.55%,支持职工购房面积119.12万平方米,购房总价167.47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户均申请额由49.78万元提升至58.78万元,同比增长18.08%;办理人才购房贷款1027笔、11.94亿元;办理多子女家庭购房贷款621笔、4.48亿元;办理“商转公”组合贷1117笔、4.39亿元。
(三)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发展“新动能”
一是以“新计划”引领转型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我市公积金数字化转型探索和实践,从数字根基、数字化引领、智能监管、信创及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制定了《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智慧公积金”服务平台,构建公积金数字化服务新局面。
二是以“新系统”助推服务升级。持续推动公积金系统提升改造项目,相继开发了共享数据留痕、网厅智能识别、电子合同签署应用、行政执法应用等系统,推动业务“无纸化”“电子化”服务再上新台阶;以“总对总”方式与人行二代征信系统实现共享接入,8月份实现查询功能,大大提高了公积金贷款审批效率;开发了江苏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应用,畅通评价渠道,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
三是以“新经验”深化区域协同。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4月,省住建厅将南通列为长三角“一网通办”租房提取公积金的2家试点城市之一,我中心派出业务和技术骨干赴上海参与制定技术标准、编写办事指南等工作,10月9日正式上线,形成可向全省推广的工作经验,截至目前,办理2笔、2.88万元。
四是以“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拓展线上业务办理渠道,不断优化自动审批功能,还商贷提取、封存满半年提取等多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自助办”,综合业务离柜率达95.29%;作为市审批局指定的“长三角跨区域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试点单位,推动苏服码“电子证照”全面应用于公积金提取业务,不断拓展应用范围,积累试点经验;贯彻落实2023年“万事好通”南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新66条要求,积极配合市行政审批局完成CA数字证书的整合工作,公积金、社保、医保等领域CA数字证书“一证通行”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江苏唯一,目前已有1278个单位享受该政策带来的便利,占新增单位网厅注册量的53.43%。
(四)党建引领,锻造敢为善为“新作风”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先后与南通人才集团、中航航空高科技、南通农行等单位开展党建共建,主动为企业职工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架起“政银企”合作桥梁;在全系统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开展了“践行‘四敢’精神 争当领跑先锋”学习活动,涵养“四敢”浓郁氛围,以“周报制”形式持续收集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解决问题70余条,锤炼“实干担当”的“四敢”品质。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锚定主题教育总要求,持之以恒强化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开展为期7天的读书班,以“中心组学习+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深刻学习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同算家庭账 共树好家风”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广泛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我为中心发展建言献策”活动,累计开展11次交流研讨,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扎实推进调查研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关于期房转现房抵押工作难点问题研究”“打造群众满意的公积金服务窗口的研究思考”等5个调查研究课题,深入基层窗口、受托银行、业务主管部门、企业等地开展10余批次调研工作,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三是夯实队伍建设。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树立“四敢”鲜明导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完成7名中层以上干部的轮岗交流;招录了2名年轻新职员,促进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以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组织干部职工赴南通市委党校、海安市委党校开展综合素质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公积金工作切入点,主动回应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助力经济发展、保障住有宜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作用,在推动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业绩、新辉煌。
一是在党建融合上“激发活力”。深化主题教育学习,巩固调查研究成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优做实党建共建与融合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强“党建品牌”建设,夯实联合行动支部工作举措,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赋能中心发展;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成效,切实转作风、优环境、提效能;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综合考量岗位适配度,选优配强高素质中坚力量。
二是在归集扩面上“持续用力”。以“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为目标,加强对新市民、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企业的扩面力度,结合年底缴存基数调整,强化宣传手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综合利用信息化和行政执法手段,全面摸清底数,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发挥银行优势,提高扩面精准度;加大对归集扩面指标考核力度,以考核传导压力,催生动力。
三是在宜居保障上“精准发力”。坚持租购并举,加大租房提取政策宣传力度;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认真分析研判,强化公积金政策储备,助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贷款业务,制定实施细则,实现存量房“带押过户”申请公积金贷款全覆盖;推出公积金贷款“法拍房”业务,进一步降低法拍房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购房人资金压力;优化提升贷款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公积金贷款结清后抵押权注销“一站式”办理,对接“苏小登·南通e政通”,推出线上办理“预登记”业务。
四是在数字建设上“全面发力”。落实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拓展数据互联互通,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鲜明导向,推动与更多部门的大数据共享,提高业务系统能力和水平,为推出更多公积金便民措施创造条件;丰富线上服务功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现有公积金系统进行优化提升和改造,丰富网厅、手机APP等服务功能,提高自动审批效率,力促线上办事操作“智能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探索住房公积金领域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整合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推动“亮码可办”,建设公积金智能移动服务柜台等,推动南通“智慧公积金”建设再上新台阶。
五是在优化环境上“凝心聚力”。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以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好企业“大走访”活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进一步优化网上业务服务功能,推动更多业务实现“掌上办”“自助办”,加大对网办办理渠道的宣传力度,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丰富长三角“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服务事项,推进长三角公民身后“一件事”等“一件事”改革,不断提升公积金服务能级;推动江苏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落地见效,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