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公积金管委会的决策监督下,在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探索“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金钥匙”,用心谱写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的新篇章。2024年以来,中心在省内率先完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先后荣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发展加速,主要业务指标“稳中有增”
2024年,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239.15亿元,同比增长3.71%;新增开户单位3914个,新建缴存职工15.2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30.47 %、101.4 %;提取住房公积金181.11亿元,同比增长5.28 %;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1149笔,68.04亿元。2024年,全市缴存余额616.65亿元,贷款余额499.44亿元,个贷比率80.99 %。全年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18.09亿元,业务支出9.39亿元,实现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8.71亿元。上缴市财政3.25亿元,支持市政府住房保障建设资金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8%、7.77%。
(二)扩面加强,制度覆盖范围“持续拓宽”
当前,归集扩面依然是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心始终把归集扩面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精准推进扩面。坚持源头引领、宣传助推、服务促进、执法保障“四位一体”的公积金扩面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出台《2024年度南通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工作意见》,量化考核指标,用好激励“指挥棒”。强化与社保、银行等部门信息共享,科学制定年度归集扩面计划,开展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归集劳动竞赛,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二是主动上门服务,靠前推进扩面。服务方式向积极主动转变,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银行、进楼盘”活动,增强应建未建、应缴未缴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走访重点企业320家。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紧抓“一件事一次办”中企业开办和新就业人员就业即可缴存住房公积金契机,实现“应缴尽缴、愿缴能缴”。推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做法,切实保障劳动者缴存公积金合法权益。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全方位常态化宣传公积金惠民政策和服务举措。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累计住房公积金实缴109.6万人。三是推进依法缴存,有效推进扩面。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出台《2024年度公积金行政执法工作意见》《南通市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规范》《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健全完善“案件受理、调查取证、缴存核对、责缴决定”等全过程规范化的工作制度;成立行政执法信息化专班,建设公积金行政执法软件平台,以数字赋能提升执法质效。
(三)政策叠加,支持住房消费“成效明显”
积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释放公积金政策红利,更好满足老百姓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我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是提振住房消费信心。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2024年6月25日,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中心出台《关于调整南通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从贷款额度、人才覆盖范围、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振职工购房信心。自2024年6月25日新政实施以来,共发放贷款5741笔,37.12亿元,支持住房消费83.53亿元。二是减轻职工购房压力。1月,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开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法拍房业务的通知》,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法拍房业务规范性、便捷性。2月,全面开展存量房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贷款业务,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覆盖面,对于存量房交易原抵押贷款为商业性住房贷款或组合性住房贷款的,实施“同行办理”;对于存量房交易原抵押贷款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以实施“跨行办理”。全年共办理公积金贷款购买法拍房业务17笔,856.36万元;办理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贷款业务594笔,3.72亿元。三是提升贷款服务水平。1月,实现公积金贷款结清后抵押权注销“一站式”办结。住房公积金贷款结清后,借款人不用先到公积金窗口注销再到不动产窗口注销,可以直接至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手续,亦可通过“线上苏小登·南通e证通”系统直接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真正实现公积金贷款抵押权注销登记“零跑腿”。8月,全面实现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取消职工缴存证明、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贷款结清证明3个证明事项,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以统一“电子码”代替了3项纸质证明,实现了“实时在线开具、后台自动查验”,更好地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需求。全年共办理公积金贷款抵押权注销登记业务8020笔,共有667名职工通过“亮码可办”办理相关业务。
(四)数字提档,便民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充分释放“数字化”改革动能,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为缴存企业和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强化数字支撑,启动服务“加速度”。将“智慧公积金”深度融合到便民服务升级之中,推进“智能审批”改革,打造“零材料受理、一点即办结、资金秒到账”的智能审批模式,持续拓展共享数据范围,与不动产、人社、民政、公安、商业银行等多部门打通数据共享通道,实现网签备案合同、不动产登记、婚姻、退休、户籍等多项数据的高效共享互用,实现了退休提取、封存满半年提取、偿还公积金贷款提取等8项业务一键智能审批,离柜率达97.73%,真正实现高频服务事项更加“好办、易办”。二是加快数字发展,拓宽服务“新广度”。落实住建部“高效办成一件事”公积金各项任务,与人社局、市监局等部门高效协同联动,推出就业、退休、公民身后、企业登记开户等“一件事”办理,4月,作为全省4家试点城市之一,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申请人在提交营业执照变更申请的同时,同步提交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信息变更等申请事项,实现线上“一表采集、全程网办”,线下“一窗受理、一次办结”。7月,完成江苏省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公积金事项对接和上线工作,协助提供企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解决申请流程复杂、材料重复提交、受理窗口分散等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9月,依托江苏省政务服务平台,完成江苏省高效办成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公积金事项对接及程序改造上线工作,服务对象在申请办理“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时,可以一次性申请、一次性获取所需的企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核查信息。10月,完成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打造便捷高效企业退出渠道。11月,完成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支持社保卡作为银行卡用于提取住房公积金。三是拓展数字应用,提高服务“体验度”。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电子证照等新技术在住房公积金领域的场景应用。4月,完成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适配性工作,实现永居证与居民身份证应用场景趋同、成效趋近,切实提升外国人办理公积金事务的便利度,8月底,通过“南通公积金”APP完成了港澳台同胞首笔线上租房提取业务。将数字技术与服务创新结合,构建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知识库,加大力度推进“智慧化服务”转型进程,7月,公积金智能客服正式上线,以“南通公积金”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可24小时为缴存职工在线解答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等相关问题。大力推行电子证照在公积金业务办理中的应用,正式应用的电子证照包括居民身份证、不动产权证书、户口本、结婚证等,单位开户、信息变更、缴存、提取、还款等公积金高频业务已实现“免证办”全覆盖应用,满足了企业、职工的日常业务办理需求。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心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立足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结合市场需求新形势新变化,自觉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实现全年住房消费稳步增长,缴存覆盖逐步扩大,民生福祉逐年增加,全力推动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