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总工会
【概况】 至2017年底,南通市总工会辖县(市)级工会5个,区级工会(含通州湾示范区和苏通园区)6个,产业(系统)工会14个、集团公司工会9个,直属基层工会95个,有市工人业余大学、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江苏省工人南通疗养院等6家直属事业单位。全市有基层工会2万家,比上年增长4.17%,涵盖法人单位5.18万个,比上年增长3.39% ;有工会会员235.84万人,比上年增长3.85%,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工会会员157万人,比上年增长4.67%。全市各类法人单位工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均保持在90%以上。全年获市级以上荣誉23项,9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范围交流推广,上海市、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工会到南通学习考察。市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获评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为全省设区市唯一;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点及分析研判工作综合考评列全国地级市第三位;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考评列全省第一,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获省规范化建设考核特等奖。
【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 2017年,南通市依法推进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工会组建,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圈楼宇重点区域和建筑项目、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工会组建。全市新建基层工会802家,涵盖单位1637家,新增工会会员86709人。集中开展市区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换届,商圈工会、楼宇工会和建设项目工会建设经验在全省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现场会上推介。实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特色品牌培育计划,评选特色创新工作范例7个。发挥党工共建优势,推进非公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等重点领域党工共建。推进工会改革,出台《南通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各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工会干部培训56期6956人次。
【职工思想教育】 职工宣传教育 2017年,南通市召开市总工会系统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交流会,全市工会系统宣讲报告会,劳模、工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等活动。市总工会与市委宣传部、市记者协会联合开展第20届“五一新闻奖”评审活动,48件作品分获新闻记者组及工会干部组一、二、三等奖。在省总工会“寻找最美劳动者”网络照片故事评选活动中,4幅作品获奖,获奖数占全省五分之一。先进典型选树 2017年,南通市评选全市年度文明职工标兵17人,1人入选第14届“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1人入选“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候选人。评选命名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300人,推荐申报全国及省“五一劳动奖章”68个。联合市级媒体跟踪报道劳模事迹33人,其中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1人、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6人。
【职工活动】 劳动竞赛活动 2017年,南通市开展聚力创业建功“十三五”系列劳动竞赛,开展重点工程竞赛146项、劳动和技能竞赛260余场次。围绕产业转型,集中开展“三创”(创高技术、创高效益、创高速度)企业创新升级竞赛,参赛企业2118家,创新创效参赛班组18.29万个。围绕城市转型,开展“五比五赛”(比服务环境、赛整洁优美,比服务设施、赛安全便捷,比服务品质、赛仪态仪表,比服务水平、赛技术技能,比服务管理、赛常态长效)劳动竞赛。围绕城市交通转型,集中开展“六比一创”(比服务意识、比工程质量、比安全文明、比实施进度、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创和谐团队)城建交通大会战立功竞赛,其中沪通铁路建设工程、宁启铁路二期建设工程2个项目入选省十大重点工程竞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参与职工62.8万人次,5.62万名职工实现职业资格晋级,131名职工被命名为市级以上创新能手。技能比武活动 2017年,南通市开展教育、气象、通信、食品检验等十大行业25个工种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帮助职工晋升职业资格1.2万人,授予优秀选手市“五一劳动奖章”26人。城镇排水行业废水处理、药学技能大赛获全省第一,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获全省“十大职工技能创新成果”。组织育婴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茶艺师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82人次,其中获相关职业资格2090人。启动劳模“三领三创”(领跑创新、领路创业、领先创优)工程,选树“十佳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市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275个,获省级示范性称号8家。推动落实职工技术培训、练兵比武、技能晋级、工匠选树、待遇保障5项机制,入选“江苏大工匠”1人、“江苏工匠”9人。职工文体活动 2017年,南通市举办“职工推荐优秀图书”“网络读书征文”“职工经典诵读大赛”等读书活动,其中“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读书征文活动获全国“书香三八”优秀组织奖和省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开展全市首届“职工书屋”评选,选树市级“职工书屋”41家。承办市第11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职工部比赛,27家单位596名运动员参赛。参加全省职工排舞比赛,获特等奖2项。连续第37年举办“濠滨夏夜”广场演出,组织活动64场,服务观众6.5万人次。组织书画、摄影、盆景、劳模事迹免费公益展览25期,公益演出12场,开设女职工美丽课堂100场,惠及观众近10万人次。组织下基层送电影108场、文艺演出113场、公益展览15场,辅导基层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
【职工维权服务】 职工普法宣传 2017年,南通市开展“五一劳动法律宣传服务月”活动,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点)123处,举办劳动法律知识讲座56场,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17万份、法律维权读本2.22万册。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专项法治宣传等阳光法律服务活动120场次,面对面服务职工1.26万人次。举办职工劳动法律知识微信竞答活动,参与职工近1.2万名。举办“安康杯”竞赛,26个行业4526家企业3.8万个班组87.8万名职工参赛。劳动法律监督 2017年,南通市制订《南通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评价实施方案》,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清风”行动,深入企业483家,纠正违法用工59人次,补发工资、补缴社保费43.35万元。开展防暑降温保障、女职工劳动保护、农民工欠薪等专项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300余处,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整改建议书20份,提出指导意见70条。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全市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约率分别为91%、89.4%。“全省率先启动工资集体协商星级企业创建活动”获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年度创新实践成果,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全省集体协商春季集中要约行动启动仪式上作经验交流。劳动争议调处 2017年,南通市实行专家会诊、联动联调、“三庭合一”(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庭、人社部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法庭)劳资纠纷调处机制,调处各类劳动争议200余起。接待职工信访182案次,涉及职工2300余人次。获省第二届劳动争议调解员岗位技能大赛第二名。推广海安县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经验,入选全省工会基层法律维权工作十佳项目2个。
【职工保障服务】 2017年,南通市开展“精准帮扶·情暖江海”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劳模5971户,发放货值近1000万元。向1182名困难职工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315万元,其中市区206名特困家庭职工103万元。开展金秋助学和劳模结对助学帮扶,向1634名困难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发放助学金331.5万元。常态化开展夏季安康“三送”(送清凉、送法规、送政策)活动,全市工会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价值近1500万元,惠及职工18万人次。配合开展“温暖多一度·情系农民工”送健康环省行活动,3万余名一线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免费体检。2000余名一线职工参加市、县两级免费疗休养,符合申购经济适用房条件优秀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在南通安居76户,730名优秀进城务工人员获学历提升,建成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133家、劳动保护片区服务站94家、爱心母婴室50家。职工普惠服务经验在全国工会“互联网+会员普惠制”培训班上交流发言。
(邱 滕)
共青团南通市委
【概况】 2017年,南通市新发展团员16333人。至年底,全市常住户籍人员中有团员34.1万人,团员总数占28周岁以下青年63.7%。全市建有基层团(工)委413个,团支部(总支)10624个,团干部9911人。其中,专职团干部98人,兼职团干部9813人。通过公益项目大赛、公益拍卖等活动筹集公益资金280余万元。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资助大中小学生2000人次200余万元。
【团组织建设】 2017年,南通市出台《共青团南通市委改革实施方案》,完成市、县、镇三级团组织换届,召开共青团南通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团的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中基层和一线代表比例分别为77.42%、63.64%、46.15%,高于75%、50%、25%改革目标。调整优化队伍结构,推动团干部多岗位锻炼,选派专职团干部赴基层、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挂职锻炼8人,选拔机关工作志愿者,形成多元化队伍结构。成立共青团改革、基层组织建设、青年创新创业、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青年婚恋交友等专项工作组,形成“固定部门+专项工作组+临时项目组”工作结构。建立“开放式”监督体系,广泛调查普通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等社会群体对当地共青团组织满意度。推进“1+3融合式”团建,建立“区域化团建联盟+青年组织孵化站、团代表工作室、青年之家”“一联盟、三平台”团建格局。加强南通籍学子在上海联系和服务,成立首个南通驻上海学子团工委。建立以“青年之声”为核心“网上共青团”工作体系,组建1.2万人服务团队,建立与青年“不掉线”联系。成立南通新媒体中心,打造“青春南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中心2支队伍成为省青少年新媒体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组建4万余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舆论斗争和舆情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推动“青年之家”建设,打造“青少年之家”90余家,创建全国级示范性综合服务平台2家、省级示范综合服务平台13家。
【“青马学院”建设】 2017年,南通市成立“南通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简称“青马学院”)。“青马学院”主要做法获《光明日报》《中国共青团》《中华儿女》《雷锋》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马克思主义‘视听’教室”获2017年江苏省青年创益项目大赛金奖。线下活动 2017年,南通市在南通大学、开放大学、南通航院等高校举办“青马”专题讲座,举办基层团干部轮训班3期150人次,在浙江大学举办团干部理论研究班,参训300余名,近2万名高校团学干部参加。举办《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各界学习座谈会。首个“青马”教育实践基地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挂牌,在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如皋市建立“青马”分校3所。招募并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青年宣讲团,赴基层单位宣讲107场。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在“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中设置“青马”栏目。线上栏目建设 2017年,南通市推出“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专题栏目,鼓励青年理论工作者、团干部和学生干部带头传播“好声音”,累计发布200余期。推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说”栏目,邀请领导干部、老党员、理论工作者等寄语青年成长。开发“马克思主义·读原著”栏目,组织专业播音员领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开通“团市委书记室带你读十九大报告”专题栏目。开发“青马学院”专题网站,推动“青马学院”入驻新媒体“快手”平台。
【文化交流与服务】 2017年,南通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南通·伊宁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新疆伊宁县优秀共青团干部、少先队员15人到南通参加。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交流行动,举办南通—瑞典“2017国际青年公益音乐会”,150余名音乐爱好者参加,启动“爱笑的眼睛”青少年文化教育公益项目;举办“跨越时间的桥梁”中西文化交流音乐会,爱沙尼亚FA古乐团与南通民乐团同台演奏;举办“让世界重回东方—爱乐乐团青年音乐会”献礼党的十九大、南通市青年读书分享会、南通市青年美术作品展、“炫·青春”艺术巡回展演、南通市青少年公益书画大赛等文化交流活动90余场、6000余人次参加。2017年,南通市举办公益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公益下午茶”社会组织分享会、青年社会组织沙龙等培训交流活动36场2000余人次。通过《南通日报》等媒体发布南通共青团服务青年“十件实事”。承办全省阳光助残志愿服务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承接省级“青春自护·益起来”青少年自护教育项目试点。组织南通市青年商会会员到陕西省汉中市调研,资助贫困家庭学子5万余元,与汉中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签订义卖捐赠框架协议,在留坝县成立孝德基金。7月6日,南通市承办江苏共青团社会联络年中工作会议,建立“1+9+N”青年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联系服务青年社会组织856个。
【青年创新创业服务】 人才招引服务 2017年,南通市举办“万名学子看南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重点高校社会实践团队到南通就10个重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新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0个,征集见习岗位240余个,通过市、县联动覆盖大学生近1万人。承接省第15届“挑战杯”竞赛,主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全省90余所高校近50个项目参展。举办南通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分享会,邀请创业精英、投资大咖、创业导师到南通与创新创业青年开展互动分享。开展沪通交流活动,与上海市静安区展开对接,在南通市北科技城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与香港开展交流活动,促进香港、南通两地优质项目对接与合作。创业者成长服务 2017年,南通市与中南谷合作,成立“中南谷青创基金”。探索投贷联动项目,与“凯璞庭资本”启动投贷联动扶持项目。启动“新生代企业家新动力”培养计划,通过能力提升、导师帮带等形式,培养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新生代企业家。服务体系完善 2017年,南通市搭建项目成长载体,举办“创青春”南通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南通市青年跨境电商创业大赛、南通市青年创业沙拉等活动10余场,参加省级大赛获奖项目10余个。常态化联系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推动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崇川科创园、创新公园、晶城科创园等10家青创基地项目转化,2家团属青创基地获评中国青年创业社区,1家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开展创业启蒙教育,筹建南通市青年创业导师团,举办“青创大讲堂”4场。强化青年就业服务,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圆梦青春职面人生”专场招聘会等青年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000余个。
(鲍 炜)
南通市妇联
【概 况】 至2017年 底,南通市有县(市、区)妇 联9家,镇(街 道)妇 联102家,村(社区)妇联1899家,妇联干部8634人。建有市、县两级妇联团体会员26个,妇女儿童之家1890个。2017年,南通市妇女联合会(简 称“市妇联”)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先后15次宣传推介南通妇女工作。
【妇女组织建设】 2017年,南通市制订《南通市妇联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南通市各县(市)区、镇(街道)妇联兼职副主席、执委履职指导意见(试行)》。完成村(社区)妇代会改建,配备妇联主席1847人、专兼职副主席6541人、执委18623人。在行业大系统、园区、市属企业等重点领域建立9家市直属妇联组织,在楼宇、商圈、“两新”组织等新兴领域建立妇联组织340家,市级13家机关妇委会完成改建妇联工作。首届妇女儿童家庭公益创投项目结项,17个创投项目累计服务1.33万人次。开展第二届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项目创投,实施项目10个。16个项目申报2017年度江苏省妇女儿童公益社工服务项目,获省扶持资金75万元。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在中华女子学院举办南通市首届女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班,39名妇女干部参加培训。
【女性思想引领】 2017年,市妇联开展“巾帼心向党·喜迎十九大”等主题系列活动。各级妇联邀请党的十九大女代表、专家开展宣讲,启动“十百千巾帼大宣讲”,组建巾帼宣讲小分队,进入机关、校园、农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开展宣教活动237场。11月21日,全国妇联党的十九大宣讲在南通市举行。开展“我爱我家”“全心全益为爱点赞”“为巾帼建功先进助彩”等网络互动活动,为妇女提供培训发布、讲座直播、家庭纠纷调解等线上服务;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南通妇联”官方微信关注人数超4万人,年阅读量超300万人次,入围全国地市级妇联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30强,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妇女创业创新】 2017年,市妇联开展“巾帼创新业·建功新南通”主题活动,激发妇女创业创新热情。评选表彰第六届南通市“十大女杰”,召开全市农村妇女创业创新行动现场推进会,举办“通创荟”巾帼创业创新大赛,完成市女企业家协会换届。市、县妇联举办“三八架金桥·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招聘会10场,4211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家政服务“送教下乡”培训班10期,参训人数1570人次。建成省级巾帼示范基地37家,获扶持资金34万元。组织实施“致富金手指”巾帼家纺创业创新计划,获评“十佳”省级巾帼创业创新实践项目,获省扶持资金10万元。推进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金额5519万元,534名城乡妇女获益。启动新一轮南通市“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在全省社会化评选巾帼文明岗活动中,南通市获评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
【妇女儿童民生实事】 2017年,南通市举办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主题夏令营,推进“母爱10平方”母乳喂养室建设,举办“健康女人·幸福人生”公益讲座10期、“爱家讲堂”知识讲座4期。发动社会力量认领5418个爱心储蓄罐,募集资金198万元。向全国妇联争取“两癌”救助资金43万元,及时发放到位。全市新建春蕾班26个,各级妇联募集爱心资金241.94万元,救助困境儿童3805人、单亲贫困母亲812人。推进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试点项目,试点探索刑事案件未成年人“一站式”权益保护,启动“女童保护”公益行动。6月14日,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召开,发布2017~2018年妇女儿童10件实事。
【妇女儿童维权】 2017年,市妇联开展“莲蓬细雨”普法行动,推动法律进家庭。创新开展“每季一法”微信推送活动。举办第三届家庭学法达人赛,3万余家庭参与。开展普法进基层活动20期,培训城乡妇女群众2200余人。推进第二批100名律师志愿者与妇女儿童之家结对共建,为基层妇女儿童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完善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推广海门“她言堂”妇女议事“3456”(在议题确定上,做到妇女所盼、党政所急、群众所需3结合;在议事主体上,整合社区两委、妇联干部、社团领袖、妇女群众4方力量;在议事形式上,采取集中议事、现场议事、上门议事、接待议事、微信议事5种常态方式;在议事成果转化上,规范形成议事结果、提交两委讨论、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表决、决议社区公示、决议交办执行、听取意见反馈6步骤)运作模式和工作经验。举办“平安家庭”创建法治文艺进社区巡演20场次,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探索创建“1545”(突出家庭普法1个重点,抓住情窦初开期、婚姻登记时、婚姻存续期、离婚办理时、失婚独居期5个阶段,联合政法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4方力量,运用法治教育、婚恋引导、调解处理、缓冲劝导、文化浸润5种治理手段)和谐婚姻幸福家庭引导机制,提升家庭成员责任感。在南通开放大学、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开展婚恋观教育专场讲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全国试点项目“幸福婚姻家庭在社区”宣传服务活动结项。开展“以案说法话维权”庭审观摩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维权工作水平和调解技能。全年全市各级妇联接待各类信访4123件,调解成功率98%。
【家庭家风建设】 2017年,市妇联开展“和美家庭·德润江海”主题活动,常态化寻访“江海最美家庭”,持续推动五大文化(孝老爱亲、崇文尚学、廉洁诚信、自强奋进、互助奉献)进家庭。市妇联评选表彰江海最美家庭、二十佳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引导全市家庭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优良家风。全市参加各级寻访最美家庭活动29.3万余人次,推荐最美家庭9400户。11户家庭获评全国、省“最美家庭”。举办“江海好家风”主题朗诵会,6.6万余人在线观看视频直播。举办3期“和美家风·德润南通”《家风》专题节目,邀请最美家庭做客电台直播间分享家风故事。市妇联“巾帼挽霞”关爱空巢家庭志愿服务项目获中宣部表彰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家庭教育指导】 2017年,南通市出台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加强村(社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全市1847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及教育实践活动 4552 次,受教育33.4 万人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宣讲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1000 余场,宣传普及科学家教理念、知识。创新家庭教育“一十百千”[每年举行 1 次大规模家教研讨会,汇编1 本家教丛书 ;市级举办高规格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 10 期 ;市、县(市、区)联办送教下乡 100 场 ;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举办专题活动1000场以上]工程,采用“你点我送”菜单模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南通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 11 期 12 场,5500 名家长现场参与,8 万余名家长收看微信视频直播。
(曹 璨)
南通市科协
【概况】 至2017年底,南通市有市级学会72家,县(市、区)科协8家,高校科协5家,企业科协466家,镇(街道)科协组织91家,行政村(社区)科协组织1730家,农技协145家,实现基层科协组织全覆盖。2017年,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组织35名院士到南通参加江海博览会、江海英才周及健康长寿峰会等活动7场,服务全市院士工作站48家、院士领办企业3家。举办省海峡两岸农业特色小镇科技研讨会等活动10余场。3篇《科技工作者建议》专报被中国科协呈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南通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建设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中国南通产品设计大赛、科技咖啡馆、软科学课题等品牌。南通市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10.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配备科普屏404块,推动“科普中国·城千校万村行动”开展。获国家、省科普益民计划、惠农兴村计划奖补项目13个,获省表彰科技人才9人。开展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审。年内,市科协获评全国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连续第14年获评江苏省科协系统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院士专家助力发展】 5月20~25日,市科协举办“通籍院士家乡行”活动,印象初、李大潜等5名院士出席中央创新区建设院士咨询会、赴企业考察指导,举办学术报告会6场。8月16~19日,举办2017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院士专家南通行活动,严纯华、蔡美峰、顾晓松等6名院士专家赴高校、企业考察指导。组织2017健康与长寿峰会、“高端纺织业·纤维新材料”院士专家咨询对接会、芬兰海智专家南通行等活动。全市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8家,其中隆昌化工获评中国科协2017年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3名院士带团队在南通落户创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授顾晓松受聘担任市科协顾问。
【高端技术论坛】 2017年,市科协开展南通科技咖啡馆活动5期,组织加拿大工程院院士KamielS.Gabriel科学报告会,举办第七届国际能源利用研讨会、第二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中国健康养生第二届博览会、国际生态农业暨土壤修复与改良学术研讨会、5G与海域通信学术论坛、2017中国南通产品设计大赛、“江海设计”活动发布会暨首次系列讲座等。5月24日,2017年江苏省海峡两岸(苏台)农业特色小镇科技交流研讨会在南通举行,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研究解决特色小镇与产业发展上的困难与问题,探索合作空间。60名台湾农业专家及省内外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农业示范园等12个项目集中签约,环球网、新华网等1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相关活动】 2017年5月30日是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7日,南通籍科学家顾晓松、王曦、朱美芳、崔维成4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在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29届科普宣传周省主场活动上,南通市1个团队和3名个人获江苏省创新争先奖。围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市科协举办院士咨询会、健康管理与养生保健主题科技咖啡馆、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巡讲报告会、科普志愿者送科技到基层、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等活动15场次,6000人参加,推动高校、学会组织、各县(市、区)等开展主题报告会、科普宣传、成果展洽会等活动。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2017年,南通市开展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推进实施省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全年科普益民计划获省级奖补项目4个,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获省级奖补项目3个。创建南通市科普益民服务站,社区科普大学在主城区实现全覆盖,其他县(市、区)覆盖率90%。
【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建设】 至2017年底,南通市有科技人员状况调查国家级站点4个,省级1个,市级55个。全年南通科协站点上报有效信息21篇。在全国设区市首次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专项调查。市科协组织农业、医药等科技工作者近300人参加中国科协《人才成长环境》等5项调查,举办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工作会议。市科协站点报送和刊发信息数量连续第三年全国第一,被中国科协授予“优秀调查站点”,获评具备推荐“优秀信息员”“优秀调查员”资格站点。
【中国南通产品设计大赛】 6月,南通市启动2017中国南通产品设计大赛,征集参赛作品164项,涵盖智能装备、家纺和服装、轻工产品设计、医疗器械设计、船舶海工及新能源汽车等各类创新成果。评出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优秀作品奖4项,南通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参与设计“慧管家智能门禁”项目获金奖。
(徐 燕)
南通市侨联
【概况】 南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市侨联”)是在市委领导下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至2017年底,全市有市级侨联1个,县(市、区)侨联8个,高校侨联2个,企业侨联2个,镇(街 道)侨 联71个,村(社 区)侨联82个。
【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12月11~12日,南通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全市200余名侨界代表、50余名海外嘉宾出席大会。会议表彰5年来南通市侨联事业先进典型,选举产生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名单,通过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海外顾问、海外委员会名单,通过关于市侨联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决议。
【参政议政】 2017年,南通市侨联系统有各级人大代表17人、政协委员67人。全年定期组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调研80人次。市“两会”期间,全市侨界“两会”代表提交提案110余件、建议案40余件。编辑《侨情专报》4期。
【侨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17年,市侨联在全市侨联组织和侨界群众中开展“归国创业·新侨创新”主题活动,成立南通侨界专家委员会,动员侨界高层次人才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举办“侨资侨智服务创新发展”主题论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部分新侨、侨商代表60余人参加。开展南通、上海两地侨界交流合作,邀请在上海发展新侨、侨商、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南通参观、考察2000余人次,协助引进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
【侨界服务】 2017年,南通市各级侨联走访慰问侨界群众1600余人次。在社区挂牌成立南通侨友健康咨询室;牵线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省华侨公益基金会成立定点健康服务单位,为侨界空巢家庭搭建养老关爱平台。各级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为侨界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案件诉讼、开展法律调解等工作。全年各级侨联处理信访件50余件,接待信访人员180余人次,协助解决涉侨纠纷、案件10余件。
【海外联谊】 2017年,市侨联接待澳中文化商贸交流促进会、澳大利亚江苏联合会、澳大利亚南通联谊会、美国北加州江苏南通同乡会、日本爱媛县华侨华人联合会、新加坡江苏会、欧中“一带一路”促进会、新西兰南通同乡会、美国江苏友好协会等海外重点侨团、侨领21批260余人次。举办2017“亲情中华”江苏南通夏令营、“亲情中华”南通侨界喜庆党的十九大侨界书画作品展等活动。通过官方微信、“网上侨联”“网上同乡会”等平台,密切与海外侨胞的联系。
【侨界文化建设】 2017年,市侨联举办“亲情中华·中新文化交流活动”“北欧之光”瑞典青少年乐队公演、侨界书画展等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第六届南通华侨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亲情中华·文化讲堂·张謇故事”系列活动,组织筹划“讲好张謇故事”演讲、访谈活动。开展侨史研究,完成《南通新侨口述史》《南通老归侨口述史》。
【侨界公益】 2017年,市侨联在启东市近海镇川流港村设立5万元侨界关爱基金,捐赠22个价值5万元助听器,发放160件价值6万元棉衣。(王 璨)南通市台联【概况】 南通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市台联”)是市委领导下的,由居住在南通市的台湾同胞组成的爱国民众团体(副处级建制,人员编制挂靠市委统战部)。2017年,南通市有定居台胞86人,常住台胞900余人。全市台胞中,大专学历以上人34人;中共党员7人、民主党派成员1人;各级人大代表1人,各级政协委员4人。
【参政议政】 2017年,在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市台联提出集体提案2件,其中《关于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获2017年市政协优秀提案。台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各级“两会”中提出建议、提案8件。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吴琼代表提出《关于积极推进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为2017年重点督办6项建议之一。
【定居台胞服务】 2017年春节期间,南通市走访慰问台胞63户,发放省市老台胞、特困患重症台胞及台属补助款5万余元。“六一”儿童节,以慰问信和赠书活动形式组织慰问全市小台胞及台商子女;组织在南通台籍学生参加第18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和上海市“原乡杯”作文比赛,8篇作文获奖。6月,组织13名台联理事、骨干和创业中青年台胞到苏州台湾会馆、青年创业园区参观学习。8月,走访慰问老台胞、遗属、患重病台胞及家属10人。8月中旬,组织30名台籍小朋友、台商子女及陪同家长在如皋市举办小台胞夏令营暨“台湾知识竞赛”活动。重阳节组织部分老台胞赴常州参观交流。年内,市台联与省台联、北京市台联协调解决1名台胞因工伤评残、赔偿等问题。
【两岸交流】 2月,南通市组织30名台商到南京参观交流。10月,组织9名台商代表到徐州参加江苏台胞看江苏活动。12月,举办圣诞联谊活动,18名台商、台胞代表参加。全年接待从台湾地区到南通探亲、扫墓台胞及家属20人次。
(吴 琼)
南通市社科联
【概况】 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市社科联”)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至2017年底,市社科联有团体会员42个,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15个、经济管理类13个、文史类14个。会刊《江海纵横》为省级内刊,全年刊发4期,重点栏目“江海文化”“张謇研究”在省内有一定影响。2017年,市社科联获评全国先进社科联,获评全省社科联系统年度工作创新奖、决策咨询奖。
【社科组织建设】 2017年,市社科联落实《学会管理办法》,组织各学会开展集中年检,指导会计学会、财政学会、工商学会、统计学会、图书馆学会、民间文艺研究会6家学会换届,推动成立僧伽文化研究会、沙地暨海洋地域文化研究会。举办“社科沙龙”3期,围绕“对接服务上海”“通商文化”等主题,组织学会骨干参与研讨。与南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社科骨干培训班1期,参训骨干80余人。
【社科普及传播】 2017年,市社科联落实《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推进社科普及各项工作。5家新申报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3家复评省级示范基地均获评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累计13家。推进新一轮县(市、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申报评估,新增市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17家,累计62家。9月,以“服务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为主题,开展市第14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参加省第14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主题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获优秀组织奖。《社科微阅读》首发。与南通人民广播电台联办《社科之声》空中讲坛,每半月直播1档节目,连续开播8年,成为全国、全省知名社科普及品牌。
【社科课题研究】 (参见《文化·社科研究》)
【社科学术研讨】 (参见《文化·社科研究》)
(王鹤远)
南通市文联
【概况】 2017年,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市文联”)新增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30人,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65人。至年底,有国家级会员453 人,省级会员1652人,市级会员5070人。市文联有团体会员26个,其中市级文艺家协会14个、县(市)区文联8个、行业文联4个。
(沈婵媛)
【文化活动】 (参见《文化·文化艺术》)
南通市对外友协
【概况】 南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市对外友协”)是全市性人民团体、市属社团法人。2017年,市对外友协重点在对外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交流。5月30日,举办2017南通濠河国际龙舟邀请赛,英国、伊朗、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20支队伍参赛。
【对外联络交流】 1~8月,南通市在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虹桥社区、海门实验小学等场所举办日本友城丰桥市少儿书法精品展。10月,选送200余幅少儿书画作品到日本参加友城丰桥市年度展览。协调推动橙天娱乐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嘉禾项目落户南通。11月1~2日,邀请瑞中友协法语区分会主席白鹄到南通考察投资政策和环境。
【“洋 眼 看 南 通”征 文 活 动】 9月30日,南通市举办“相约南通”文化体验暨“洋眼看南通”征文活动启动仪式。来自13个国家36名在南通外国友人报名参加,选派20件优秀作品参加“洋笔书江苏”征文活动。其中,日本友人宫川千鹤女士《合情合理》获征文大赛二等奖;南通首位“荣誉市民”伊藤般展《美丽的南通城》《南通颂》获三等奖。
【“少年之翼”访问团到访】 8月5~7日,应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日本石川县国际交流课戒田由里美率石川县“少年之翼”青少年友好访问团一行11人访问南通。其间,8名日本学生进入南通家庭进行住家体验。
(汤 涛)
南通市残联
【概况】 南通市残疾人联合会(简称“市残联”)为市委、市政府主管全市残疾人事业的群众团体。至2017年底,南通市有持证残疾人185559人,比上年增加1.14%。其中,视力残疾27990人,听力残疾8136人,言语残疾694人,肢体残疾100916 人,智力残疾21231人,精神残疾21515人,多重残疾5077人。根据区域分布统计,海安县有残疾人18640人,如皋市有残疾人42571人,如东县有残疾人27887人,海门市有残疾人23271人,启东市有残疾人23750人,通州区有残疾人33071人,崇川区有残疾人8031人,港闸区有残疾人5503人,南通开发区有残疾人2835人。2017年,南通市重点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详见《社会保障·残疾人福利》)
(周爱兵)
南通市红十字会
【概况】 南通红十字运动始于1927年,由清末状元张謇之子张孝若发起创建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至2017 年 底,南通市所辖 9 个 县(市、区)均设立红十字会机构 ;全市有红十字会基层组织 893 个,会员 506832人,注册志愿者 17455 人。2017 年,南通市应急救灾中心项目竣工。出台《南通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推演,排演红十字救护情景剧参加省应急科普巡演。南通市红十字会(简称“市红十字会”)获评实施省政府重点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救护培训】 2017年,“新增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10万人”计划连续第四年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红十字系统整体联动,对社区居民、化工企业、高危行业、学校、机关等人员分批分期实施应急救护培训。全年累计完成培训11.91万人,完成率119%,其中初级救护员1.25万人、普及性培训10.66万人。
【救助筹资】 2017年,南通市红十字系统集聚人道资源945.91万元。其中,款项936.2万元,物资价值9.71万元。实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暖暖农情”、助力“万名代表小康行”、关爱最美环卫人、613助老、爱心年夜饭、燃眉救急、爱(癌)友驿站等各类博爱救助项目,拨发救助款物总价值1115.04万元,受益群众3.68万人次。
【健康扶贫】 2017年,南通市推进健康扶贫实事工程,实施“健康扶贫”人道救助项目,开展“健康扶贫”人道救助金专项募集,全市红十字系统募资653.33万元,其中市本级104.15万元。全市实施救助1153户,使用救助资金108.64万元,数据全部纳入“阳光扶贫”监管平台接受各方监督。
【造血干细胞与人体器官捐献】 2017年,南通市新增造血干细胞采样志愿者823人,累计造血干细胞采样志愿者13258人。钱骥、杨海军2名志愿者实施捐献,全市累计有40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南通市捐髓再动员成功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全年,南通市实现遗体捐献5例,捐献数为历年最高;眼角膜捐献3例。至年底,全市遗体捐献志愿者报名登记人数252人,器官捐献报名登记135人。3月31日,在东华塔陵园开展“南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墙”落成暨清明缅怀捐献志愿者活动。南通市民杨英捐献眼角膜事迹,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报道。
【红十字示范校创建与志愿服务】 2017年,市红十字会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省级红十字示范校创建。全市创建省级红十字示范校10所。开展省、市两级“博爱青春”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项目15个,其中南通大学红十字会“髓爱相行·生命启航”获全省优秀展示项目。南通博爱艺术团参演全省首届红十字文艺汇演获最具风采奖。红十字志愿者“磨刀老人”吴锦泉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红十字文化传播】 2017年,南通市通过世界红十字日、国家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重要纪念日传播红十字精神。市红十字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知识竞赛最佳组织一等奖和报刊宣传先进集体特等奖;获中国红十字会年度优秀理论成果1个。完成《南通红十字志》编审。
(陆 洋)
南通市关工委
【概况】 2017年,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有工作组织6489个。其中,县(市、区)关工委10个、镇(街道)关工委118个、村(社区)关工委1879个;政法系统关工委37个、农业系统关工委45个、机关关工委163个、教育系统关工委572个、民营企业关工委3976个。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8.96万人。出台《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和“五老”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基层关工委加强组织建设和“五老”队伍提出细化要求。8月,南通市关工委被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关工委授予全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先进集体。11月28~30日,市关工委举办全市关工委基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150人参加。
【校外教育指导中心建设】 2017年2月,市关工委聘请1人担任校外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该中心有工作人员3人,设事务部、培训部、科普部。省关工委下拨10万元、市关工委投入20余万元购置设备,建成科普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读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才艺展示室等。年内,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举办“一次生动的校外教育活动”征文活动,联合南京大学材料系组织开展2次科普实验活动,与港闸区北城小学、北城中学联合举办中美社区青少年篮球友谊赛,与西藏民族中学联合举办汉藏学生科普联欢活动等活动。
【“学史立志、崇德向善”主题教育】 2017年,南通市各级关工委在青少年中开展“学史立志、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市关工委组织编写15万字宣讲材料,全市编写宣讲材料2357篇,5626名“五老”进学校、社区、企业等宣讲,中小学生听众111.7万人次。4月,召开主题教育现场推进会。8月,召开全市关工委宣传工作暨党史国史教育经验交流会议。全市1800余个村(社区)中心辅导站开展讲故事比赛、老少颂党恩歌咏赛、军史知识竞赛、“童心向党”创意绘画赛等赛事。全市举办演讲比赛1485场次,64.9万人次参与。市关工委和港闸区、如皋市关工委获省关工委阳光少年网“童心向党”专题活动优秀组织奖。
【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 2017年,南通市投入100万元用于支持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至2017年底,南通市有
各类校外教育辅导站6461个,形式有县级辅导总站、镇级校外教育辅导总站+村(社区)辅导中心站+网格分站、家庭辅导站、四点半学校等,其中村(社区)中心辅导站2299个、校站结合2024个;建成电子阅览室1807个,配电脑11523台。全市有校外教育辅导员40027人。其中,“五老”20793人,在职教师5806人,大学生村干部2552人,其他志愿者9126人。全市各类校外教育辅导站全年组织活动37657次,参加学生91.2万人次。
【三好标兵竞赛评选活动】 2017年,南通市评选表彰市“十佳三好标兵”10人、市“三好标兵”110人,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分别评选 出“三好标兵”1030人、5000人、19832人。5月,市关工委、文明办等5部门在通州小学召开全市“三好标兵”竞赛评选活动总结表彰暨长效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8月,市关工委与市文明办、教育局等联合举办“三好标兵”公益夏令营,开展内务整理、模拟野战、标兵励志报告、素质拓展训练、主题场馆参观、感恩活动等活动。
【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 2017年,南通市建有崇德少年法学苑1000余个,形成县(市)、镇(街道)、村(社区)及学校法学苑网络。围绕“把青少年培养成崇尚社会道德、熟悉法律知识、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的一代新人”目标,打造“12346”(1套读本、2个课堂、3支队伍、4个场所、6个活动)运行模式。南通市崇德少年法学苑做法在2017年度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省关工委专文转发,中央文明网、《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中国火炬》进行报道。
【关爱行动】 2017年,南通市各级关工委建立法制教育团509个,3934名“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文体爱好者)志愿者作法治教育报告3364场次,受教育者102.3万人次;有未成年人零犯罪村(社区)1805个,占总数96.1%。各地“五老”志愿者参与社区服缓刑青少年矫正工作,与涉罪未成年人结对帮教,担任涉罪人员未成年子女代理家长。全市7346名“五老”志愿者组建矫正帮教小组2256个,帮教对象1401人,转 化1289人,转化率92%以上;建有关爱工作团队1076个,成员15014人。2400余名“五老”志愿者参与网吧义务监督,结对开展痴迷网吧未成年人转化工作。
【扶贫助学】 2017年,南通市各级关工委扶贫助学12114人次,发放捐资助学助困款1503.3万元。8月,市关工委举行爱心助学奖励金发放仪式,15名家境贫困本科新生和市级十佳三好标兵接受“徐超爱心助学奖励金”资助款每人2000元,4名大学新生接受“朱亦民爱心助学金”资助款每人800元。
【青年农民服务】 2017年,南通市各级关工委组织976名老农业科技工作者送科技下乡,向青年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赠送农业科技书籍。4月,对海门市、通州区、如皋市、启东市等地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开展调研,形成《南通市对青年农民返乡创业的跟踪调查与思考》专题报告,获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肯定。
(匡志森 张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