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瑞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陆改水”,打通涉企业物流运输关键堵点”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特别是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我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物流保通保畅和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有关部署,引导企业通过“陆改水”方式解决产品外销运输受阻问题。
一是大力引导“陆改水”模式。鼓励港口企业主动与外贸企业、航运公司对接,确保疫情期间水运通道不断。如皋港区推出“陆改水”服务,碳酸钙(方舱医院建设用的粘合剂辅料,也是防护服上的透气材料)等一大批应急物资通过“陆改水”运抵上海。通海码头与南通综保区加强区港联动,实现设施连通、信息互通、物流直通;盐城(大丰)—吕四—上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南通对接上海、服务本地、辐射苏北地区的海上通道进一步畅通;苏中国际码头积极拓展长江中上游、京杭运河、上海港及南北各港口直达航线,开展港口CFS(港内装箱)业务,吸引20多家企业通过如皋港进出口。
二是力保公路货运通畅。通过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重点地区车辆预警系统”识别车辆,来自于低风险地区、收费系统自动抬杆的货车,所有卡口直接放行。协调跨市跨省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事项174件,共涉及市外企业177家、市内企业164家;会同各县(市、区)专班协调大市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事项258件,发放全国统一式样《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986张,有力地保障了我市重点企业和部分市外企业的生产稳定。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免收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进一步降低冷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全面推进货车使用电子收费系统(ETC)非现金支付方式,继续执行货车通行费85折优惠政策。
三是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放大铁路和水路的比较优势,构建“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公则公”的运输服务格局。取消铁路货物运输变更手续费,运杂费迟交金费率由3‰调整为1‰,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统筹布局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和还箱点,加快完善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持续降低水路通行成本,继续执行省定关于交通船闸船舶过闸费征收的相关优惠政策,对集装箱货运船舶免收过闸费,开辟涉航企业“绿色通道”。落实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等收费优惠以及免征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政策,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标准。
四是加强港航企业培育招引。支持南通港集团等企业探索通过收购或新设的方式成立航运公司,整合航运资源,壮大船队规模,优化运力结构,提升航运能力,支持其在集装箱、干散货、驳船等航运领域拓展业务。支持南通市港口物流企业构建集装箱内河联运体系,通过组建内河航运船队、运营内河集装箱码头、开发铁路沿线货源等多种方式,构建完善内河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以及水水中转体系。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国内水路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企业21家,无船承运人16家。南通港口集团与中外运华东公司合资组建江苏运通港口物流发展公司,致力于构建并完善新出海口集疏运体系中的内河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以及水水中转体系,提升通州湾新出海口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
五是强化物流通道信息发布。会同工信、商务部门向重点企业发布物流通道清单,通过政企服务平台,帮助相关企业优化物流线路,提供物流方式合理化建议;会同工信、商务部门,继续加强重点企业与物流企业的信息对接,打通信息壁垒、形成工作合力;研究制定加快南通港国际货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促进南通港国际货运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结合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作风建设提升年”和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活动,不断优化“陆改水”模式,为南通地区企业物流保通保畅作出应有贡献。
衷心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