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14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好苏通二通道提升南通城市功能和品质的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5-11-04 累计次数: 字体:[ ]

蒋宇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好苏通二通道提升南通城市功能和品质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市资规局、住建局和南通开发区管委会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以下简称“苏通二通道”)作为“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七龙”,是南通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从“地理节点”迈向“战略支点”的重要载体。苏通二通道建成后,将重塑区位格局、释放产业动能、提升城市能级,为我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将南通“好通”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胜势。

一、强化区域空间统筹

根据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城区构建“一核三中心”总体格局,创新区为全市范围的中央活力核,开发区为三大活力中心之一。2023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新区与开发区协同发展,前期两区已开展协同发展空间统筹相关规划研究,明确以“产创转化新高地、主城活力增长极、区域互联新节点”的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南通市域范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其中,创新区强调创新孵化功能构建创新生态圈,开发区则发挥产业本底优势,加强创新要素导入,激活转化动能,加快“腾笼换鸟”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两区正在深入推进空间与产业的双向联动发展。

二、优化片区功能布局

开发区滨江湾区域南临长江,西依五山,北靠创新区,通启运河直通紫琅湖,生态价值和区位价值非常突出。作为立区发展起步之地,汇集了大量早期工业项目,经过四十年的发展,该区域工业整体产出效率不高、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为进一步策应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滨江湾区域被列为城市更新重点区域。该区域前期已经完成《滨江湾城市更新研究与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成果方案,目前正在深入推进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工作,规划以“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示范新样板、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新坐标”为目标远景,退出污染工业、修复生态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补充完善城市公共功能,优化沿江岸线,实现“工业锈带”变成“风光绣带”,重塑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推动开发区融入城市新中心。开发区已于2021年启动空间再造行动,大力推动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取消滨江湾范围内的化工北区定位,破解“化工围江”局面,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化工北区12家企业中,已有8家签约搬迁;2家确定关闭退出;2家正在进一步沟通洽谈。此外,开发区拟于东方大道东、通启运河北、通沪大道南、庙桥竖河西区域暨苏通二通道东段的沿线范围,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专精特新零碳产业园,强化与创新区的产业协同,突出“零碳绿色”主题,以开发区本体主导产业为基础,打造专精特新制造示范区。目前该园区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创新区、开发区发展形势以及苏通二通道带来的影响,明确了以产业用地为主的用地布局,正在加快进行前期规划研究。

三、谋划综合交通体系

一是发挥过江通道交通引领功能,提升区域出行条件。苏通二通道南通侧直接进入开发区核心区域,为更好提升城市交通与高速公路运行效率,设置“一站两点”的狼山互通,实现客货分流、提升通行效率:城际客运交通直接进入规划通富路、星湖大道等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南部货运交通经振兴路进入开发区成熟工业片区。

二是加快完善周边路网体系,实现高效公路衔接体系。为充分结合苏通二通道功能定位及建设时序、完善周边路网,《苏通二通道交通衔接体系研究》项目已纳入2025年市本级城建计划,目前正在抓紧推进研究单位招标工作。快速路方面正在深入研究通富南路、星湖大道两条快速路与高速公路衔接方式,主次骨干路网方面,滨江大道、振兴路、复兴路、科兴路(宏兴路)、中央路、源兴路等多条穿(跨)越二通道被交道路都已充分研究并进行了规划预留,保证区域交通联系。

三是构建便捷的交通转换节点,打造客货新枢纽。结合滨江湾片区、专精特新零碳产业园等区域规划研究,充分研究静态交通系统,预留货运停车空间。开发区正在加快研究南部片区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实现中短途城际客运、轨交、常规公交、定制交通等交通方式的接驳换乘,补齐短板,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四、注重路城融合理念

借助大桥雄伟景观,提升城市形象。苏通二通道东水道航道桥采用主跨2300米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主桥北侧紧邻南通狼山风景区。设计阶段从融合城市形象、服务百姓休闲观光理念出发,在莲花、水波等文化元素中汲取灵感、提炼桥塔形象,体现出对苏通两市“跨江融合发展、共谱未来华章”美好前景的祝愿,力争将苏通二通道打造成为五山景区的又一座地标。

协同片区规划设计,彰显最美滨江。一是苏通二通道设计时充分融合开发区滨江湾规划理念,在通启运河滨河高架段注重桥梁景观设计,采用景观较好的桥梁结构,通过涂装或彩绘提升整体景观效果。二是注重“永临结合”,将大桥临时施工便道保留提升为滨河步道,并结合开发区规划在桥下空间打造全龄活动区,打造通启运河沿线的“超线公园”,提升岸线活力氛围。三是结合滨江绿廊、小海公园等景观设施,利用高速公路互通区、桥下及隧道顶部区域打造具有一定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

五、同步提升沿线景观风貌

根据《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开发区将总体彰显滨江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风貌,即以能达商务区为主要景观中心,加强新建建筑与存量建筑的风貌协调,突显时代印记、现代简约城市风貌;以滨江湾片区为景观副中心,充分利用通启运河入江口节点空间,突出绿色生态景观,打造开发区乃至南通的滨江城市景观门户。整个滨江景观廊道将立足开发区滨长江邻五山的区位优势,以沿江功能重塑为基础,串联重要的滨江景观节点,展示城市活力集聚、自然景观良好的风貌特色,适当保留并改造腾退后的码头、工业企业的建筑构筑物,加强滨江景观带与城市的联通,形成滨江景观空间由江向城逐级渗透的空间格局。目前,开发区正在进行苏通二通道沿线空间综合整治与景观设计研究,规划打造“一港一带通江引力场,一芯多点活力未来城”的青年科创园特色景观。

六、加强组织体系保障

苏通二通道是省市共建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于此类项目省内已有成熟组织管理经验。根据工作分工,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目前其已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苏通二通道建设管理并承担跨江段具体管理任务。市、区两级建设(服务)指挥部正在筹划组建中,将负责北接线工程建设管理以及南通段征地拆迁等工作。下一步,我局将全力推进苏通二通道加快实施,支持开发区、创新区借助苏通二通道建设契机,加快优化空间格局,腾退低效产业用地,修复生态环境,提升景观风貌,强化与上海、苏南跨江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功能和品质。

衷心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