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37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在医院内设立公交站,公交车进医院的建议)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5-11-04 累计次数: 字体:[ ]

何向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医院内设立公交站,公交车进医院的建议”提案收悉,经会同市卫健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完善‘一老一幼’服务体系”工作要求和部署,在出租汽车、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落实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推进落实,进一步方便老年人和就医乘客公共交通出行。

一、完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

一是以绿色出行城市创建为契机,于2021年将无障碍公交与步行系统纳入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并研究编制了《南通市老龄化出行服务体系研究》,推动完善南通城市无障碍交通治理体系。二是将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纳入2022、2023年度重点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城区各相关客运企业积极推进,并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督导。三是印发《2024年度开通“就医、通学”定制公交工作方案》,针对就医、上学出行拥堵问题,开通9条“进医院、进校园”定制公交线路,实现精准“点对点”服务,助力缓解群众就医交通拥堵压力。今后,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进完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

二、优化途经医院公交线路

一是在通大附院西院区建设公交首末站,优化48路进驻首末站始发,成为第一条开进医院门诊楼的常规公交线路。同时优化8路、12路途经首末站,乘客下车后即可到达门诊楼。二是联合市第二人民医院开通通医定制专线M7路,在院内设置下车点,同时接驳轨道交通1号线,成为南通第一条直接开进医院内部的公交线路。三是三个区域动态公交在第一人民医院新院、第六人民医院、幸福卫生院附近设置虚拟站点,进一步方便乘客随心出行。据统计,目前主城区10家医院共有79条公交线路途经,最多的有12条线路,最少的有4条线路,且公交站台均设置于医院大门附近。今年我们还将公交线路到医院列入了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3条线路优化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的进市肿瘤医院北院区事项,我局已会同卫健委、公交集团相关人员完成公交回车场实地踏勘选址,并于属地沟通预留公交站点,条件成熟后启用。

三、升级无障碍交通出行配套设施

一是会同市政部门,每年结合道路的大中修工程,对现有的公交站台进行适老化改造,设置无障碍坡道以方便老年人能安全方便地进出公交站台,近三年已完成106个公交站台无障碍改造。二是在城市公交车厢内配备老年人爱心专座,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老年人优先标识,设置语音报站器播放广播提醒广大乘客给老年人让座,待老年人坐稳后车辆方可起步。三是不断推进提升公交无障碍服务水平,近三年已打造10条敬老爱老城市公交线路,通过配置低踏板公交、优化车内座椅布局、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等措施不断优化无障碍服务的“硬设施”和“软实力”。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落实相关工作举措,促进提升公交站台、公交车辆等无障碍交通出行配套设施。

四、提供无障碍交通出行智慧服务

一是对公交站台无障碍改造的同时,推进二代智慧电子站牌建设,目前主城区已累计建成二代电子站牌595座,乘客在候车时可清楚看到公交车到本站的时间和距离。二是在“南通轨道交通”微信公众号、“南通地铁”APP开发“爱心预约”功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将根据乘客预约信息,提前安排车站工作人员准备相关无障碍设施,为乘客提供乘车、换乘站接续服务,让老年群体和特殊乘客充分感受到城市交通出行的便利。三是在兼顾老年人在技术接受、运用上的特点,“畅行南通”APP、“南通地铁”APP开发大字版,方便老年人查看;“畅行南通”APP上线智慧AI咨询功能,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实时公交查询、线路导航等服务;推广移动支付时,保留现金支付方式,解决老年人支付困难问题。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满足老龄群众交通出行需求的适老化智慧交通产品,不断提升老年人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感谢您对南通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