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8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南通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3-12-15 累计次数: 字体:[ ]

汤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建议》的 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通市各级民政部门会同各级各相关部门,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凝聚合力强基础,激发活力优服务,多方引导促参与,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完善制度规范,充分赋权于民。坚持问需于民。近年来,南通市围绕让群众生活更舒适、办事更便利,不断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制定城乡社区建设、服务功能标准,积极推进各地完善社区基本服务功能。各地推行以错时上班、预约服务、上门走访、代理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项社区便民服务举措,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扎实服务举措、争创服务品牌。推进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展群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切实保障居民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细化制定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议事决策、基本职能、运行规则、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规范,明确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村民、村民代表和利益相关方开展议事协商。同时通过明确协商内容、协商方式、协商主体、协商程序、成果转化等方面事项,使群众在参与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据可依。丰富评估监督手段。各地积极探索推行群众评议和第三方评估等考核方式,通过调研、走访、向居民发放评议票和调查问卷开展综合评估,把群众满意度摆在重要位置,社区服务干得好不好,让居民说了算。海门区解放西路社区“红管家微服务”工作平台、海安市杨庄村“小星监督”品牌等民意反馈机制,激发居民参与村级事务,开展多方位监督,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真正的主人。

二、加强党建引领,坚持还权于民。系牢党与群众纽带,提升党组织核心力。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统筹协调功能,2019年下发《关于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推进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明确村(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职能,以及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民主协商机制等,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服务资源,逐步全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1+1+X”城市基层区域化大党建格局。2023年下发《关于在基层领域开展“四突出四提升”活动的通知》,推出“我与群众面对面”“我在网格亮旗帜”“我和大家共商议”等多项举措,注重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问题、系牢群众纽带,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参与秩序。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多措并举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行“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强化执行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制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信息公开栏、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舆论宣传,引导居民群众知权用权,提高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积极性。创新推出“民情恳谈会”“社区事务协调会”等议事模式,通过多方恳谈“出主意”、多方协商“达共识”、居民表决“说了算”、效果好坏“大家评”,保障协商监督良性循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提升社区战斗力。市“两办”出台《关于规范城乡社区工作事项的通知》,发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两份清单,以及《准入和取消的社区盖章证明项目目录》,明确村级组织权责范围,规范村级组织印章使用管理,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委专项推进村级减负工作,市级层面专项工作机制转发省定村级组织主体责任、事项准入、负面事项“三张清单”,梳理发布村级组织党建、民生台账目录。各地都第一时间转发贯彻执行,启东等地进一步根据本地实际发布两份清单和盖章事项清单,大力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项、证明事项,推动村级减负工作取得成效,促进社区回归自治本位,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三、健全参与机制,凝聚治理合力。多方联动构建“五社联动”新机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五社联动”项目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慈善资源、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的协同优势,培育海门区“社联东洲”品牌获全省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会议现场推介。大力发掘和链接社区内慈善和志愿资源,推动区域内社区资源联动、优势互补,提升融合治理效力,我市海门区、崇川区城东街道、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镇)、如皋市如城街道、通州区金沙街道成功入选全省试点县(市、区)和试点乡镇。丰富形式拓展协商议事新渠道。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社区居民议事会、居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民主评议等多种协商方法,推广庭院协商、楼道协商、板凳协商等“微”协商机制,保障群众有效参与。创新将"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品牌与"三有""三会"协商机制有机融合,将议事协商与基层群众自治相结合,累计9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参与协商。围绕社区环境整治等议题开展议事协商,助推解决民生问题、化解基层矛盾1.2万个,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筹措资金保障基层治理新成效。近年来,各级财政坚持有效统筹资金,加大保障力度,根据现行财政体制,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及以下各级财政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根据各自财力情况,逐步加大基层治理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基层治理提供必要财力保障,在引导公众参与、搭建参与平台、智慧社区建设、治理创新实践等方面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基层治理经费多方筹措机制,拓宽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通过社会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社区治理领域。健全社区治理经费使用监管机制,实行专款专用,接受居民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探索更多务实举措,持续拓展参与渠道,吸引更多资源下沉,营造民主管理、科学监督、有效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南通市民政局

                                           2022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