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经信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举措,全市工业经济继续呈现运行平稳、质态提升、效益向好的积极态势。现将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如下:
一、工业运行基本平稳
从工业增加值看,1-9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748.6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其中,县(市)同比增长8.7%,市区同比增长7.8%,如皋市、海安县、通州区、启东市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同比分别增长9.4%、8.9%、8.8%、8.5%。
从应税销售看,1-9月,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应税销售6045.5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低于全省平均3.3个百分点,总量列全省第5位;其中,县(市)同比增长17.9%,市区同比增长15.1%,如皋市、开发区、海门市、海安县、通州区、启东市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同比分别增长25.1%、22.7%、21.9%、19%、18.2%、18.1%。
从工业用电看,1-9月,全市完成工业用电量2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增幅低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其中,剔除政策性去产能因素的影响后,县(市)同比增长7%,市区同比增长3.8%,海安县、海门市、如东县、开发区、如皋市、启东市、通州区增幅居前,同比分别增长10.7%、7.6%、7.4%、6%、4.3%、4%、3.4%。
二、发展质态稳步提升
从两新产业看,1-9月,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28.5元,同比增长17.7%,高于全市平均5.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的49%,较去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1-9月,全市新能源、海洋工程等六大制造业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311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的34.5%,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
从效益指标看,1-8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794.4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798.5亿元,同比增长15.8%;企业销售利润率为7.4%,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个数同比减少32个,亏损额同比下降50.8%。截止8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总额为1678.1亿元,同比增长4%,全市规模企业应收账款1276.7亿元,同比增长3.5%,产成品库存401.4亿元,同比增长5.7%,分别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9.1和6.9个百分点。
三、重点产业支撑稳健
从行业看,今年1-9月,全市“3+3”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96家(剔除重复部分),完成产值7787.5亿元,同比增长12.2%,占规模工业比重的62.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总体呈现“二快四稳”的发展格局。
1、船舶海工产业。1-9月,全市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1718.4亿元,同比增长11.1%,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3.8%。中远川崎目前生产、交付情况稳定,造船完工量有所增长,在手订单至明年上半年,目前正在建造国内首艘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中远川崎231”,将于今年12月交付船东。出于对低船价、汇率起伏、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的担忧,企业目前接单谨慎,今年以来尚未形成新订单,完成销售26.9亿元,同比下降15.1%。中远船务修理改装业务满负荷运转,在厂修理、改装船舶达到11艘,企业今年新承接的多功能海上风场支持平台开工建造,完成销售7.4亿元,同比增长211.8%。
2、高端纺织产业。1-9月,全市高端纺织产业实现产值1894亿元,同比增长5.9%,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5.2%。罗莱生活科技生产经营平稳,完成销售18.9亿元,同比增长44.1%。双弘纺织引进新设备投产,目前企业综合成本压力较大,微观经营仍较困难,完成销售5.3亿元,同比增长9%。
3、电子信息产业。1-9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771亿元,同比增长19.2%,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4.2%。中天科技紧抓光通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契机,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目前生产订单已排到2018年初,生产量饱和,资金状况良好,企业运行平稳有序,完成销售66.3亿元,同比增长39.7%。金具设备当前主要生产昌吉特高压工程、绝缘子印度订单,在手订单饱满,生产和用工情况正常,流动资金充裕,运转良好,完成销售7.1亿元,同比增长68.6%。
4、智能装备产业。1-9月,全市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664.7亿元,同比增长18.1%,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3.3%。力星通用钢球10月成立了集团公司,美国子公司前期投入基本结束,即将开始正常生产,目前企业运行情况基本良好,完成销售4.6亿元,同比增长6.1%。
5、新材料产业。1-9月,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427.3亿元,同比增长12%,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1.4%。亚太轻合金与汽车企业紧密合作,订单充足,并积极参与军民融合、央地共建项目,产能全部释放,完成销售10亿元,同比增长31.6%。
6、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1-9月,全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324.1亿元,同比增长12.2%,占规模工业比重的10.6%。康迪电动汽车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投放量位列全国第一,今年以来共销售新能源汽车5100辆,完成销售5.1亿元,同比增长196.1%。
1-9月,全市应税销售前200强企业合计实现应税销售2227.6亿元,同比增长23.6%,高于全市平均7.8个百分点。其中,保持正增长的有159家,增幅超过20%的有101家,增幅翻番的有24家。
总体看来,今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但当前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成本上升导致企业承压。受钢铁、有色金属、包装纸价格超预期上涨等因素影响,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从去年9月份以来,工业品购进价格(PPIRM)的增幅始终领先于出厂价格,8月份高出1.4个百分点,购销价格存在剪刀差,压缩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是部分指标增幅低于全省。1-9月,全市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低于全省3.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低于全省1.6个百分点。受同期基数较高、主动减量增多、苏南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增幅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板块发展差异仍较明显。从地区看,各地工业增加值、应税销售、工业用电增幅最高与最低的地区落差分别高达2.9、23.8和10个百分点。从企业看,全市应税销售200强企业中,呈负增长的有41家,影响全市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
四季度,全市经信战线将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组织力度,创新举措、有的放矢,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既定目标和任务,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