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园区经济
综述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概况】2016年,南通市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含筹建开发区)18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7家、参照省级开发区管理园区1家、筹建省级开发区(高新区)5家。至2016年底,全市开发区完成业务总收入2.46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下降1.87%;地方公共预算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上缴税收620亿元,比上年增长0.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22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年内,省政府同意筹建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南通通州湾经济开发区。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被确定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招商引资】2016年,南通市各级开发园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3家,比上年增加41家;商务部确认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9.7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企业6683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983亿元。其中新增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5个。举办2016年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服务上海自贸区投资合作恳谈会、南通(广州)贸易投资合作恳谈会,开展赴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系列招商活动。

【产业发展】2016年,南通市各级开发园区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现代产业体系。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医药健康、新材料、传感器等一批新兴产业特色板块兴起,被确定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建筑新材料产业园、海宝工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电气及装备、现代纺织服装等传统企业提档升级,新能源汽车、长寿生物科技两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全市开发区内累计建成16个省级特色产业园,涉及船舶配套与修造、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商贸物流以及现代家纺等产业。全年业务总收入排名全市前3的特色产业园分别是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园业务总收入1369亿元,海安电力装备产业园业务总收入916亿元,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业务总收入483亿元。在全省省级特色产业园考评中,南通新材料产业园跻身全省前10名,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园、如皋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如东(风电)装备产业园为南通市级特色产业园排名前三。

【科技创新】至2016年底,全市开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816家,比上年增加66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501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进出口总额77.4亿美元,占全市开发区进出口总额28.5%;开发区内以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为依托的创新平台逐步形成,全市开发区孵化器77个,孵化器内企业2986家,分别比上年增加27个、336家。

【对外贸易】2016年,南通市各级开发园区进出口额27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88%。其中出口额19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进口额77.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5%。船舶海工、光伏能源、家纺、服装、化工五大特色产业是全市开发区主要出口产业。全市外贸出口前15强企业全部在开发区。

【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至2016年底,南通市有江苏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海门海宝金属工业园、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江海产业经济园、江阴高新区如皋产业园、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常熟高新区海安工业园、宜兴如东工业园区12个共建园区。推进中奥(奥地利)苏通生态园建设,有9家奥地利企业入驻。苏通科技产业园有注册企业1432家,其中税源经济企业1299家,2016年注册税源经济类企业359家,比上年略有下降。2016年,锡通科技产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10个项目落户。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等现代服务业,累计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类项目8个,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张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