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 > 医疗卫生
中医药事业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12-20 字体:[ ]

【中医药服务】 2017年,南通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市17个中医馆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海门市海门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验收。全市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建成中医馆(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如东县中医院创成三级乙等中医院,如皋市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复审。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继承工作继承人4人。1人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3人为第三批省级培养对象。南通市中医院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外科通过江苏省中医药重点学科验收。全市申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3个,申报江苏省全面提升县级中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个。

【中医药文化弘扬】 2017年,南通市组织“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开展第七届“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195场次,发放科普资料2.3万余份。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推广。全年,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馆300余天,累计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8月,南通市在南京举办“良春中医大师百年—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传承传播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朱良春学术思想。

(杨壹婷)

※医疗卫生单位选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概况】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简称“通大附院”)位于崇川区西寺路20号,由清末状元张謇创建于1911年,是省属综合性教学医院,苏中地区医疗保健中心。1994年获批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2017年,医院完成总诊疗人次198.3万次,比上年增长9.38%;出院病人1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53%;住院手术44354台,比上年增长10.59%;年平均住院日8.5天,比上年下降0.7天。年内,通大附院获评国家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母婴友好医院、中国心衰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等,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 2017年,通大附院临床医学ESI排名在全球前1%基础上前移至1513位,国内排名第41位。年内,通大附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江苏医学科奖3项、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中华系列论文17篇;新增江苏省医学会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2人,新增省特聘医学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类项目资助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科研资助项目1人,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科研资助项目1人。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2017年,通大附院推进康复医学科、病理科、儿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及现场评估;推进疑难病人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申报,爱婴医院通过复评;胃肠外科手术团队获大中华腹腔镜外科手术全国比赛一等奖,选送主题品管圈活动项目获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江苏省一等奖。对普通外科、妇产科进行三级分科;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率提升,产科剖宫产率下降10%以上。制定《临床诊疗新技术、新项目资助和成果奖励办法》,评出新技术新项目64项,资助27项159万元。扩大临床路径覆盖范围,开展实施临床路径试点专业数31个,试点病种数246个,收治病例数37558例;开展日间手术病种数21个,开展日间手术1423例,日间手术开展率3.28%。

【教学培训】 2017年,通大附院加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基地同质化建设,对协同基地医院(通州区人民医院、海门市人民医院、启东市人民医院)规范化培训进行交流指导。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预试讲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推进临床教学改革。年内,医院4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华东赛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和1项单项优胜奖,首次参加全国总决赛。(倪 歌)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概况】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市一院”)位于崇川区孩儿巷北路6号,是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急救教育示范基地和心肺复苏教研基地。2017年,开放床位1642张,设病区43个,临床专科33个,医技科室18个,专科门诊55个。有职工1835人,其中高级职称281人。有教授4人,副教授21人,硕士生导师46人;有硕、博士342人,占医师总数60.64%。总诊疗9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出院病人5.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手术1.95万台次,比上年增长11.6%;平均住院日9.7天。年内,市一院获评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省健康促进医院优秀单位、省母婴友好医院等。12月1日,市卫生计生委和上海仁济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央创新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

【学(专)科品牌建设】 2017年,市一院聘请33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担任高级顾问,指导学(专)科建设。骨科再次被确立为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共建)。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场测评,产科被认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儿科、病理科为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至年底,市一院有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含2个建设单位)。

【服务优化】 2017年,市一院新增诊疗面积1800平方米,改善儿科、眼科、产前门诊及病理科诊疗环境。建设特色专家、专科、专病门诊,新增美容门诊、泌尿科碎石门诊等。优化自助服务,新增外科诊间报到系统、门急诊药房全自动发药机、手机自助充电设备、自动售货机、门诊楼免费Wi-Fi。开展人文护理,开启居家护理服务新模式,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建成紧密型医联体,推行医院—社区慢病一体化管理。更新远程会诊一体式视频终端系统,实现专家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功能一体化。

【科研教育与人才培养】 2017年,市一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课题7项;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获省医学科技奖2项;省医学新技术奖6项。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拓宽科研院所合作模式,与南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选派骨干至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进修并参加项目合作。出台《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19名首批符合条件医学博士获310万元奖励与住房补贴。引进优秀博士2人,与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2人,其中1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1人获省博士后日常资助及南通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新增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2人,累计4人次;首获省创新争先奖1人;新增省青年医学人才11人,累计11人;新增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9人,累计28人次。全年管理和医疗骨干16批34人次出国(境)交流学习。

(施建红)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概况】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位于崇川区世纪大道399号,是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开放床位500张。2017年,在职职工97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64人、高级职称152人。全院诊疗7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4%;出院2.7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68%;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48天,比上年上升0.05天。医院获评江苏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江苏省母婴友好医院。

【合作交流】 2017年,南通市妇幼保健院选派1人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短期研修儿童康复治疗专业,3人赴美国加州圣何塞圣克拉拉山谷医疗中心短期研修新生儿治疗专业。继续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在技术引进、科研教学等领域深度合作。外聘专家到医院门诊60次,接待各类患者1500人次,讲座10次,课题合作3项。邀请上海专家举办上海名医大讲堂2次,组织33名医疗、护理及行政管理人员前往上海进修学习。选派研究生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科研基地进行科研进修学习。延续上年“美国无痛分娩中国行”南通妇幼站公益活动,第二阶段“高级产科麻醉1+2+3”国际专家组进驻产房指导。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2017年,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获评第二周期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举办继续教育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市级7项,培训1500人次。组织市住院医师规范临床技能考核工作78人次。接收医院进修53人次,承担南通大学10个班10个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全年派出28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

【信息化建设】 2017年,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首家启动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及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医疗项目在“2017中国南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参展。便民服务信息化自助挂号率45%,自助缴费率58%。“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上线微信在线进行商业保险理赔服务,打通医院、微信、商保环节,实现无纸化、手机端快捷理赔,被腾讯公司评为“微信力量——2017年度优秀微信智慧生活服务”。

【妇幼保健】 2017年,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南通市妇幼健康专科联盟,建成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62家,其中通过省级示范化门诊验收评估2家。建成县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6家、县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5家。新增2家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区)。全年围绕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高危孕产妇管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内容,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2000余人次。全年完成宫颈癌筛查19.3万人次,乳腺癌筛查19.5万例。医院通过省卫生计生委专家评估组考核验收,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获评优秀等次。

(朱 剑 陆 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