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23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通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打造全国一流法治城市为目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南通落地见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为契机,压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开展“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南通市领先探索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二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开展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助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入选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如东县、海安市入选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66条》,全市民营经济评估满意度、政务服务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通过服务整合、数据共享、部门联动等举措,推动0.5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办成为常态,“企业开办”指标连续两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第一。全省率先以“标准化+”创新推进“一件事”改革,全市域“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119件。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99%以上的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推动53个民生事项长三角证照共享、跨域协作,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服务获央广报道。

(三)持续规范依法决策,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科学编制包含2部政府规章、8份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年度立法制规计划。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顺利完成《南通市行政执法委托规定》立法,为依法委托提供法律支撑。制定出台《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范》,为法律顾问参与党政机关有关工作提供指引。注重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2022年,市政府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处理市政府重大疑难涉法事务,提供较高质量的决策服务26人次,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清理规范违规外包问题合同,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长效治理纳入全市集中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十大专项行动。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完成基层综合执法赋权事项专项评估。出台《南通市行政执法协调办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南通市行政执法文明规范》等制度文件。不断优化“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模式,打造“综合执法一张图”,实现案件全流程监督。动态调整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制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集中公布《免罚轻罚柔性执法清单(2022版)》。全市29个行政执法领域的646项行政执法事项纳入清单统一管理,事项增幅达55%,全年办理行政执法“免罚轻罚”案件5500余件,涉及金额4.2亿元。

(五)纵深推进依法行政,持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纳入党委政治巡察范围,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创新探索法治建设提级督察工作,制定《关于开展提级法治督察工作方案》,以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切入点,创新“1+1+1”督察模式,形成“督察-反馈-整改-回头看-再核查”的闭环管理模式。深入落实依法治企,“巡察式”考核市属17家国有企业法治建设情况。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政务诚信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加强诚信政府建设,2021年江苏省各地区政务诚信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公布,南通获评第一等次。

(六)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持续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2022年市本级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43件,较2021年增长83.42%。出台《南通市压降行政败诉案件工作方案》,2022年全市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590件,行政诉讼败诉率7.4%,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高标准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促和谐”专项行动,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调解员调解案件6万余件。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建立完善“访调对接”“公调对接”“医调对接”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出台《关于建设“法韵南通”的实施方案》,构建“崇法、崇文、崇则、崇安”的法治社会建设体系。打造普惠型精准型融合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县(市、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网建成率实现三个100%。

二、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压得还不够严实,少数地区和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不均衡,一些单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合法性审查机制缺失、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不到位,行政诉讼败诉率相对偏高。三是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三、2022年度市委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情况

一是自觉强化党的领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先后组织3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市委常委会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4次听取研究法治建设工作汇报。主持召开市委依治委全体会议,审议年度工作要点,研究法治南通建设评价指数,推动法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积极破解法治难题。着眼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完善常态化培训管理机制,强化重点执法部门全体系业务指导和法制监督,压实执法条线监管责任。聚焦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推动建立行政权力下放“前评估+后评估”机制,着力加强镇街执法力量配备。紧密关注行政诉讼、复议工作,多次明确提出工作要求,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施策,实现了全市行政诉讼败诉率的大幅下降。三是着力夯实法治基础。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指导市人大常委会以“重大事项决定”的形式制定《关于全面提高行政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的决定》,推动开展依法行政专项巡察,注重发挥法治在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凝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合力。

四、2022年度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情况

一是着力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坚持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严格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工作要求,2022年组织4次专题学法活动。牵头研究制定“述法”工作方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二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牵头研究制定《南通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南通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形成和推广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三是着力压实各方责任。抓好中央依法治国办、省委依法治省办实地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各项任务推进到位。优化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指标,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深化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制度,研究出台工作指引,推动法治政府率先突破。

五、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3年,南通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以打造最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全力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完善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常态化推进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开展法治工作部门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持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水平。

(二)提升工作实效,细化实化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整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细化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和各级各部门的主体责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法治南通建设中率先突破。

(三)优化职能机制,努力构建权责清晰的政府治理体系。健全清单化履职机制,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持续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执行和后评估。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打造守信践诺的法治形象。

(四)聚力规范执法,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强化综合执法部门与专业执法部门协调联动,更大范围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全面推行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查一次”等方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广实施“教科书式”执法,深化“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成果,打造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南通执法品牌。建设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坚持改革赋能,加快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2023年“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优举措,推动出台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政务、政策、市场、法治、人文、开放环境。做优做实“一套标准管审批”典型经验,组织编制市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6.0版。全面推进“无证明化”改革,丰富“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便利度,完善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