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2023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苏州)投资环境推介会暨新闻发布会
来源: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 发布时间:2023-05-25 字体:[ ]

时间:2023年5月23日 下午15:00

主题:2023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苏州)投资环境推介会暨新闻发布会

地点:苏州中茵皇冠假日酒店·宴会AB厅

发布人:

虞越嵩  苏锡通园区党工委书记

黄晓峰  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主持人:

顾 伟  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委员

图文实录

微信图片_20230525164005.jpg

顾伟:

大家下午好!与君相见即相亲,金鸡湖畔迎贵宾。我是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顾伟,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各位相聚在此,举办2023年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苏州)投资环境推介会暨新闻发布会。这既是一场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联谊会,也是一场宣传苏锡通、谋求合作的推介会,更是一次务实开放、真诚沟通的交流会。首先,我们有请苏锡通园区党工委书记虞越嵩致辞,大家欢迎!

虞越嵩:

大家下午好!正是江南好风景,孟夏时节又逢君。在这惠风和畅、姹紫嫣红的缤纷五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金鸡湖畔,隆重举办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投资环境(苏州推介会。在此,我谨代表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苏锡通发展的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苏锡通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相依,一衣带水,同处长江入海口,一南一北隔江而望;人文相亲,两地互动频繁,交往紧密,共同浸润着苏商、通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经济相融,人才相互流动、经贸合作富有成效,产业结构互补、产业布局协同,已是发展前行路上的多年老友。今天,我想借三个“风”字,向大家推介苏锡通。

第一个“风”是:“借风唤花醒”,南北之缘始于初心

锡通园区成立伊始就离不开苏州工业园区的身影,深深镌刻下跨江融合的印记。2008年,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庆典仪式上,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提出,苏州、南通两市要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在苏通大桥北翼建设一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以此,拉开了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序幕。2009年5月,苏通科技产业园区正式奠基。

进入新时代,伴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的发布,园区跨江融合再次升级。2020年5月,苏通科技产业园区与南通、无锡跨江合作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一体化融合,成立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并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全新使命。

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持跨江融合、江海联动的初心,从经验中学习、在借鉴中创新,10年时间里,在仅新增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创造了相当于南通单个县(市、区)十分之一的GDP,五分之一的财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超过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兄弟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发展佳绩。

第二个“风”是:“乘风方高翔”,搏击长空成于信心。

如今,东风已至,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苏锡通犹如一只羽翼渐丰、展翅欲飞的雄鹰,势必冲天而起、驰骋风云。

苏锡通正处于机遇叠加的“窗口期”。园区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区,位于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在苏通大桥和海太通道北翼,处于双“桥头堡”位置毗邻南通通海港区,G15沈海高速、G40沪陕高速穿区而过,北沿江高铁临北而行,过江通道持续加密,完全融入上海、苏南一小时都市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得时代眷顾的苏锡通,正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赋予“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时代使命,把战略机遇、区位加成转化为发展胜势,以“高质量融入沪苏”为战略取向,全力当好跨江融合“主攻手”,必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可以说,选择苏锡通,就是选择了时代发展的最佳风口。

苏锡通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加速期”。园区主攻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以及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引进了瑞士联钢精密、日本音户及东方泵业等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形成一批产值过十亿企业的智能装备产业集聚板块;引进了通富微电、捷捷半导体以及海光芯创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逐步扩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规模,聚链成群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成。当前,园区还着眼长远、多点发力,“抢跑”新能源赛道,统筹布局建设光伏千亿产业园,全面起势谋求新突破。可以说,选择苏锡通必能开出产业之花、结出实业硕果。

苏锡通正处于跨江融合的“发力期”。苏锡通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走出了“先手棋”,《兵经》有云,“先为最,能用先者,能运全经”。园区得以借跨江合作这一先天抢占先机,聚焦主导产业,招引培育了一批产值过十亿的跨江融合项目,尤其是一体化运行以来,来自上海苏南企业已占在建、签约项目数的近七成。本土企业中,捷捷微电、神马电力等多家重点企业在苏南、上海均有研发或制造基地,跨江融合、产业协同态势强劲。可以说,苏锡通有空间、有经验、更有条件成为事业发展落子布局的最佳目的地。

苏锡通正处于开放优势的“释放期”。作为“三国合作、三地共建”的园区,开放是苏锡通与生俱来的基因。我们坚持国际标准、世界眼光,以中国-奥地利、中国-新加坡国际合作平台为支撑,依托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持续优化开放载体、拓展开放空间、提升开放能级,引进了施特万自动化机械、史达利高新材料、柏德汽车内饰等一大批优质外资企业,以开放的主动赢取发展的主动、竞争的主动。可以说,选择苏锡通就是主动拥抱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三个“风”是:“追风正当时”,合作共赢臻于用心。

国无商不兴,城无商不荣。千里马的脱颖而出,离不开独具慧眼的伯乐引荐培育;而一座城市的繁荣兴盛,同样离不开优秀企业家的认可支持。今天的苏锡通是一座让投资者称赞、让创业者向往、让居住者幸福的品质之城、魅力之城、潜力之城,我们诚邀您共赴一场双向奔赴的发展之约。

在这里,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坚持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优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实现“免申即享”“简申快享”,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位居南通第一,投资创业者在这里能深切感受到特有的苏锡通温暖、苏锡通荣誉和苏锡通尊重。我们以最真挚的诚意、最精准的服务、最优良的作风,打造“亲商安商、扶商助商”的一流营商环境,只为让您办事顺心、舒心、暖心。

在这里,科创氛围浓厚热烈。城市因创新而崛起,企业因创新而壮大。园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充分发挥中新智能产业园、武珞科技创新园等平台优势,大力推进科创苗圃培育,完善双招双引“政策包”,实现创新资源从“聚合”到“聚变”。创新之路十分不易,我们将同企业一道,做强科创平台、做大研发投入、做优技术改造,着力打造“敢闯敢干、科学实干”的科创新高地,只为让您发展高枕无忧。

在这里,城市风光美不胜收。立足“江海生态城”定位,不断提高城市“含绿量”,生态环境质量蝉联全省最优,沿江风光带已成市民休闲“打卡地”,宛若滨江绿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化产城融合,以南通休闲旅游商圈建设为着力点,南通中心奥特莱斯、南通名品馆建设在即,读库阅读基地墨香四溢,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令人期待。苏锡通园区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锡通分院等一流医院设备先进、专家荟萃,惠灵顿、诺德安达等国际学校能够满足入园企业高管、外籍员工高端教育需求我们将加强内外兼修,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优美花园城市,只为让您生活幸福开心。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明者因势而变,智者顺势而谋”,真心期待大家能够与园区携手,顺势而为、借势而上、成势共赢,把事业的版图延伸到苏锡通,把先进的理念带入到苏锡通,把更多的生产研发要素投放到苏锡通,把身边的朋友引导到苏锡通,共同分享苏锡通发展新机遇,开创新事业、创造新价值、实现新梦想!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顾伟:

下面,我们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如果有感兴趣的问题要提,请举手示意。

媒体提问:

您好,能否请介绍一下苏锡通园区有哪些特色亮点,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

黄晓峰:

1、顶层设计高瞻远瞩——具有独具特色的合作机制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于2020年5月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由原省级开发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一体化融合而成。园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

园区具有中新合作、中奥合作两大跨国合作优势——是江苏省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发的跨国园区,是中国政府与奥地利政府共同建设的生态园区。

通过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发挥跨国合作的品牌效应,在这里,新加坡—苏州合作多年累积的渠道和资源快速转化,人才、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快速汇集,省市优惠政策、放管服等重大改革举措快速落地。

更为重要的是,2015年3月27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时任奥地利总统菲舍尔的见证下,两国签署了《支持建立中奥苏通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决定在园区合作开发建设中奥生态园。目前,园区累计登记注册法人企业近3000家,其中瑞士联钢精密、德国柏德汽车内饰、奥地利史达利高新材料等外资企业131家,累计利用外资近16亿美元。

园区具备苏州、无锡和南通三地跨江联动鲜明特点——是南通、苏州、无锡三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

自2009年原苏通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园区始终聚焦跨江联动助融合,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机制作用,苏通合作开发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苏新理事会、苏通跨江联动合作开发联席会议、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等平台,统筹解决了园区发展定位、规划理念、建设模式和政策支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高层次、多批次的苏州、无锡干部挂职交流,既带来了与世界接轨的新理念、新经验,也带来了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优质资源;长期实施的“软件转移”,使得规划开发、产城融合、人才乐居、公共管理等先进理念在园区落地生根。目前,园区已落地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等40多项先行先试案例和100余项改革创新经验,现有企业中七成以上来自于跨江合作,成功落户了联钢精密、懋略科技、欧亚马等一大批高质量跨江合作项目。

2、区位交通得天独厚——处于挺立潮头的通达之地

园区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就地理位置来说,园区位于南通市最南端、苏通长江大桥北翼,与苏州、上海隔江相望,是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

公路交通:G15沿海高速穿区而过,G40沪陕高速临北而行,距离苏州40分钟车程,距离上海、无锡60分钟车程,完美融入上海、苏南“1小时”经济圈和商务圈。东方大道高架、沿江公路,以及规划中的轨道交通,连接南通市区各板块。

过江通道:南通规划建设8条过江通道,目前通车的有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和沪苏通公铁大桥。距苏通大桥下游约8公里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海太过江通道,去年已开工建设。园区恰好处在“一桥一隧”连线的中间区域,是名副其实的“双桥头堡”。

铁路交通:目前,宁启铁路、沪通铁路、盐通高铁已建成,南通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大多数城市;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加快建设,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园区最快10分钟内到达高铁站。

航空运输:园区距南通兴东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上海虹桥机场、苏南硕放机场60分钟车程,距离上海浦东机场120分钟车程。距筹建中的南通新机场,仅25分钟车程。

水路运输:园区紧邻通海港区,并依靠新江海河、(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连通长江水系和江苏新出海口通州湾。

园区周边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在内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园区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十分凸显,无与伦比的交通优势将园区全面带入飞速发展新时代。

3、规划发展聚焦前沿——拥有科学一流的建设体系

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规划分为“一核三片六区”:一核是指生态绿核;三片分别为城市宜居活力片、区域综合服务片和滨江特色文旅片;六区分别为绿色智造产业区、区域高端制造产业区、智慧科技产业区、国际创新产业区、现代都市宜居社区和长三角国际生态社区。

园区先后与新加坡邦城公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顶尖团队合作,严格遵循“规划即法”的理念,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招商、先生态后生产”的思路,高起点编制实施各类专项规划近60项。以“建一条路、管一百年、成一道风景”的标准,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园区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 “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全覆盖。

在产业规划上,园区已逐渐形成“3+1”的产业体系,其中“3”指的是“两主一新”的制造业,包括智能装备及电子信息两个主导产业,以及一个未来产业方向:生命健康。“1”指的是现代服务业。其中,“两主一新”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七成。

在智能装备产业方面,主要包括通用装备、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等类别,集聚了总投资2.5亿美元的音户汽车部件、总投资2.1亿美元的联钢精密紧固件、总投资20亿元威派格智慧水务等50多家企业;

电子信息产业板块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电子专用材料等类别,集聚了总投资80亿元的通富微电、总投资50亿元的捷捷微电、总投资10亿元海光芯创等40多家企业。经过园区多年的精心培育和企业的共同奋斗,在集成电路领域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全覆盖的产业链条。

生命健康产业板块是我们未来着力打造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赛普高端生物耗材、祈瑞医药科技、厚邦医用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园区。

现代服务业板块涉及服务外包、文化旅游、高端教育以及国际医疗等方面,集聚了华为云计算中心、腾讯新媒体学院、南通诺德安达学校、南通惠立学校、南通中心休闲旅游商圈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

4、配套功能完善齐全——提供舒心贴心的服务保障

在生产性配套方面,园区

研发中心:办公环境优美,总建筑面积6.5万平米的江城研发中心,运营多年,主要用于科技研发、总部办公等需求,目前已有50余家总部类科技企业入驻,年税收贡献达3亿元。

标准厂房:园区已建成的中新智能产业园、环普产业园、平谦产业园等30余幢,合计近100万平米的各类标准厂房,是我区全力打造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配套平台,可以满足企业各种生产经营需求。

职工人才公寓:园区在不断完善生产配套设施的同时,也在不断投入建设生活配套设施。西部云萃公寓、中部滨江花苑公寓以及东部的职工公寓可提供2000多套不同套型的公寓,均配备了全套家具家电,实现拎包入住。

在生活性配套方面,园区遵循“生产宜业、生态宜人、生活宜居”和谐理念,在推动产业集聚的同时,不断提高区内的环境品质和生活品质。着力打造了“四纵三横”的生态轴线、成块的绿地点缀期间,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网状生态景观格局。苏通实验学校、锡通小学等5所公立中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成绩优异。苏锡通园区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锡通分院等2所医院设备先进、专家荟萃,能满足居民优质教育医疗需求。全球知名的惠灵顿、诺德安达2所国际学校可以满足入园企业高管、外籍员工高端教育需求。园区设施齐全,布局完善,环境优美,是一个理想的宜居宜业城市。

5、政策独有全链审批——做到真金白银的扶持兑现

江苏省政府专门下发2009年120号文,明确了关于促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管理模式、项目审核、财税支持、用地政策、金融扶持、高新技术项目、服务外包项目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园区支持。

园区获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锡通联动创新区,在科技创新,贸易金融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扶持。在产业支持上,园区根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技术水平等因素,给予产业发展奖励。同时园区出台了培大扶强相关政策,对企业应税销售、纳税贡献上规模、竣工达产、智能化工厂改造等,给予培大扶强奖励。在人才引入上,针对企业高管和各类高级人才,给予人才发展奖励;技术人才,给予创业资金、发明创新奖励、人才补助和生活保障等全方位激励政策。在市场开拓上,地区总部、销售中心、结算中心,根据财税贡献,给予扩大市场奖励。在科技支撑上,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等,给予配套资助。

园区建有“一站式”服务中心,全链审批赋权,重大项目实行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可实现项目审批“足不出园”,畅享安家落户的“绿色通道”。这样的服务保障力度,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发园区中都极具优势。

6、前景广阔未来可期—新时代的苏锡通园区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蓝筹股”

如今的苏锡通园区,经过10多年的筚路蓝缕,已经在阡陌纵横的农田上迅速建起来一座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气息的产业新城。

未来的苏锡通园区,将紧紧围绕“跨江融合发展当先锋、全省合作园区争第一”总目标,聚焦“江海生态城、国际创新园”总定位,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具体做到 “四个全力打造”。

全力打造融入苏南“桥头堡”。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最大限度地激发沪苏通各方“跨江融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积极性,打造以“跨江融合、共建园区”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载体和高端功能平台。

全力打造高端制造“新样板”。强化与上海、苏南等地产业链协同、创新链对接和供应链融合,建设一批技术研发、公共服务、科技孵化等平台积极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新增长极到“十四五”末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0%。

全力打造产城融合“新地标”。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筑巢引凤的最佳环境;加快集聚一批品牌强、口碑好的商务商业、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现代配套服务,建设品质一流的国际社区,构建职住融合的产业家园。

全力打造改革创新“新高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复制推广江苏自贸区成功经验,全面打响“苏锡通·舒心办”服务品牌,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

海纳百川的苏锡通园区,汇集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和有志人才,这里是梦想起飞的热土,也是机遇频传的福地。

无论是大型企业布局落子、争当世界一流强企,还是创业精英成就人生梦想,苏锡通园区都为您准备好了!

新时代的苏锡通园区,必将会成就您的精彩人生梦想,真诚期待您与我们携手圆梦,共赢未来!谢谢大家。

顾伟: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交流就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不少问题没有提,也有不少好的建议没来得及发表,会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作进一步的沟通。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