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2020年南通市律师社会责任担当报告新闻发布会
来源:南通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1-02-22 字体:[ ]

时 间: 2021年2月22日下午4:00

主 题: 2020年南通市律师社会责任担当报告

地 点: 南通市新闻发布中心(图书馆6楼)

发布人: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志强

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  刘继东

市律师协会会长  石金荣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  蔡斌

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处长、市律协秘书长  陈捷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锦南

图文实录:

image.png

发布会现场图

image.png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锦南

周锦南: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2020年南通市律师社会责任担当报告新闻发布会。

律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律师队伍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社会公众对律师群体的热切期盼。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市律师行业的相关情况,我们邀请了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志强同志,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刘继东同志,市律师协会会长石金荣同志,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蔡斌同志,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处长、市律师协会秘书长陈捷同志,为大家介绍我市律师2020年社会责任担当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首先,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蔡斌同志发布《2020年南通市律师社会责任担当报告》,大家欢迎!

image.png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  蔡斌

蔡斌:

谢谢周部长!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向各位报告一下2020年南通市律师社会责任担当情况。

2020年,全市律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行业党建实现“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全市共有3家律所党支部获评省行业先进党组织,4名律师获评优秀党员律师,3名律师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广大律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在推进法治南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积极主动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南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了应有贡献。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律师事务所达127家,律师2328人(其中执业律师1559人、公职律师698人、公司律师56人、法援律师15人)。全市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3.16,超出小康社会万人律师比指标37.4%。3家律所被表彰为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先进集体,6名律师获评先进个人。

一、立足本职,全力推进法治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助推者和直接参与者。全市律师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为法治南通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一)认真履行法律顾问职能。目前,全市律师共担任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法律顾问728家(其中6名律师担任中共南通市委法律顾问和专家库成员、6名律师担任南通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在形成重大决策、开展地方立法、制定政策文件等方面,切实把好法制审查关,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共参与重大项目研究617次,协助处理突发事件195起。2020年,我市律师共参与《南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条例》《南通市质量促进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南通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施办法》《南通市政府规章制定办法(修订)》等2部政府规章的立法调研、听证、座谈、论证,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其中《南通市质量促进条例》和《江苏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部地方性法规首次启用南通本土律师团队参与起草,充分体现了我市律师的专业素养。大力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公职律师698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公职律师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在参与部门重大决策、制定规范性文件、进行项目洽谈、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参加行政诉讼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有力助推各级部门依法行政,2020年我市法治建设满意度全省排名第二。

(二)积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目前,全市共有16名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0名律师担任各级政协委员。2020年,他们坚持认真履职,积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多层次倾听基层声音、多领域收集群众需求、多角度寻求建议对策,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民生关切热点难点、体制机制创新创优等方面,共提出人大建议、政协提案73件,关注范围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从城市规划、教育、医疗、法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并注重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贯穿始终。其中《关于推进落实“全面普法”责任制的建议》《关于加强法治建设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动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的建议》《关于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的建议》等4件人大建议获评2020年度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1名律师被评为市人大代表履职先进个人。

(三)广泛参与普法宣传活动。以“情满江海律之声”法治宣讲团为主要载体,全市律师主动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围绕年度重点普法内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商会、进企业、进社区、进网格、进直播间等系列活动,参与各级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讲座300余场次。紧扣重点民生事项,围绕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积极参与防非集中月暨“做理性投资者”法律咨询、“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法润江海?情暖民工”、扫黑除恶专项普法等相关普法活动400余场次。积极参与电视台、电台《法治纵横》《法治时间》等法治专栏节目,参与录制的《法治微讲堂》系列普法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十余期。

二、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全市律师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南通集多重国家和区域战略于一身的发展背景下,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障职能,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全力助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在市律师行业党委的号召下,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律师先锋队”,逆行而上、深入一线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宣传、疫情排查、测量体温、采购物资等工作,江苏敏政律师事务所沙鹏律师因抗疫表现突出获评南通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抗疫英雄”荣誉称号。疫情稳定向好后,组建团队加班加点编写《企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法律指导手册》,并成立复工复产专项法律服务团下沉到一线,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协助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疫情期间共服务各类企业 8000 余家,广受好评。积极发挥破产管理人作用,为破产企业赢得生机,北京大成(南通)律师事务所为具备N95口罩生产资质的破产企业申请延长重整期限,创造重整机会的做法,入选最高院全国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典型案例。

(二)主动服务中心工作与项目建设。围绕服务大项目突破年,编印《南通市重大产业项目法律服务手册》,成立重大产业项目服务团,为全市22个重大项目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评估、法治培训、化解矛盾纠纷等法律服务。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打响“律企直通车”服务品牌,搭建律师与企业之间更为顺畅的沟通平台,为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个性化法律服务。成立南通市服务民营企业法律专家智库和服务退役军人企业家法律服务团,积极参与“法企同行”“法治体检四进四送”等活动,全年共为各类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0余万件次,审查合同7万余份,排查法律风险10万余起,举办法治讲座近700场,为南通“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营造更为优质的法律服务环境。策应市委、市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化推进赴外投资工作要求,成立南通市通商海外法律服务中心,首批设立越南河内、柬埔寨金边、阿联酋迪拜3个分中心,为海外通商企业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

(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与群众利益。全市律师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在公安、法院、检察院和市涉法涉诉中心值班期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释法析理工作,并就纠纷化解提出法律建议,促进了一批群体性信访案件和疑难复杂个案的解决,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合法权益。2020年,全市律师共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值班3000余次,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0余起。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随处可见律师的身影,他们既是法治宣传员、又是居中调解员,对于各级发生的矛盾纠纷做到第一时间参与化解,全年共参与矛盾调处3万余次。

三、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我市律师坚持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的理念,热心公益,勇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宗旨,在服务民生中彰显价值和担当。

(一)法律援助暖人心。全市律师广泛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等工作,积极为相关领域受害人及权益受损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对破产企业、关停并转企业困难职工的法律援助需求,更是做到优先、快速办理。2020年,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1470件,常住人口每万人受援率全省领先,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挽回经济损失逾亿元,为农民工讨薪近9000万元,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全省第一。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等平台,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10 万余次。北京市炜衡(南通)律师事务所王菁律师受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代理“尚某诉如东县民政局婚姻行政登记案”,帮助被冒名登记结婚的尚某成功撤销婚姻登记,该案入选全国法院2020年度十大案件。

(二)志愿服务显担当。全市律师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法治扶贫、普法志愿者、法治辅导员等志愿活动,着力打造公益法律服务品牌,“江海志愿者暖心人维权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律师团”等法律志愿服务团队不断壮大。江苏东晋律师事务所金标律师作为司法部和全国律协“援藏律师服务团”的一员,舍小家顾大家,毅然奔赴西藏进行法律志愿服务,实现了我市援藏法律志愿服务零的突破,其在援藏期间通过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得到了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展现了南通律师的良好风貌。北京大成(南通)律师事务所与市慈善总会签订《法律顾问协议》,通过提供免费法律顾问的形式服务公益事业,进一步丰富了志愿服务方式。创新开展公职律师进村居、进网格提供志愿法律服务,倡导公职律师履行社会责任,获省司法厅领导批示肯定。

(三)扶危济困见真情。面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亟需帮助的人,南通律师纷纷慷慨解囊,送去温暖和关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全市律师积极响应捐款捐物倡议,共募集善款100余万元,向通大附院捐赠无创呼吸机4台,向一线医护人员捐赠防护服400套、口罩5万余只。在“全国助残日”,北京市盈科(南通)律师事务所向通州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一批康乐设施,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开展康体活动,并为社区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及慰问金共计2万余元。江苏山水律师事务所义工团队在为敬老院孤寡老人以及贫困、重病家庭提供公益志愿服务的同时,捐款捐物累计达3万多元。此类事例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累计捐助金额超过200万元,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奉献爱心。

结语

当前,律师在司法活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南通律师将准确把握时代新使命、新要求,砥砺前行,担当善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以实际行动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顺利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周锦南:

谢谢蔡会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image.png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

请石会长谈谈2021年律师协会在更好发挥律师职能作用,服务社会公益方面有哪些想法和举措?

image.png

市律师协会会长  石金荣

石金荣:

主要从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拓展公益法律服务领域。除了办理传统的法援案件外,我们还会引导广大律师更深入地参与到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建设中。通过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更好地为城乡群众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服务;通过担任普法志愿者、法治辅导员等,积极参与公益性法治宣传活动;针对残疾人、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公益法律服务;协助党政机关开展信访接待、涉法涉诉案件化解、重大突发案事件处置等工作;号召广大律师以金标律师为榜样,积极参与法治扶贫活动,到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担任志愿律师。

二是进一步增强公益法律服务实效。以“情满江海律之声”法治宣讲团为主要载体,优先为城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劳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公益法律服务。准确把握服务对象需求,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服务,更多地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手机APP等“互联网+”的方式开展以案说法和法律政策解读。引导律师事务所制定公益行动计划,以品牌化、项目化运作方式,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实效性和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提升公益法律服务能力。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公益法律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市律协今后将在开展各项培训时,把公益法律服务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在考核评优时我们也会把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情况作为重要参考指标。我们倡导每名律师每年参与不少于50个小时的公益法律服务或者至少办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这方面,我们协会领导班子成员会当好表率。

image.png

江苏电台

江苏电台:

刚才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市律师社会责任担当情况,展现了南通律师的良好风貌。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在促进律师队伍素质提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image.png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志强

朱志强:

近年来,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司法部对于律师队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切实把依法依规惩戒与保障律师权益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促进了全市律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了司法行政党组领导、律师行业党委具体负责、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党的领导贯穿律师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市县两级全面建立行业党组织,全市127家律师事务所中,已建立党总支7个、党支部71个,无党员律师事务所全部选派政治指导员,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

二是正风肃纪树正气。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律师队伍行业风气,全面改善律师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实现律师管理工作由“宽松软”向“严紧硬”转变。首先,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行业警示教育,让广大律师做到明底线、知敬畏,把好自律关。其次,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敢于“亮剑”。去年以来共处理各类举报投诉32件,给予行业处分3件、上报省司法厅吊销执业证书1件。最后,加大惩戒信息披露力度,通过网站公示、行业通报等形式将处理情况“晾一晾”“晒一晒”,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力推动从业人员警醒自律。

三是注重服务显关怀。与公、检、法等政法机关联动,建立健全了维护律师权益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律师协会维权中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共同破解律师会见难、阅卷难等问题。今年,我们还将联合市中院,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进一步优化律师执业环境。同时,我们还会常态化组织开展律师理论和业务专题学习,邀请专家学者来通授课,促进广大律师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着力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勇于担当的律师队伍。

image.png

南通广播电视台

南通广播电视台:

刚才报告中提到我市成立了“情满江海律之声”法治宣讲团,能否详细介绍下相关情况?

image.png

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  刘继东

刘继东:

2020年市司法局和市律协从全市律师队伍中选拔了100余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公益的律师,组建了“情满江海律之声”法治宣讲团,由市律协石金荣会长任团长,旨在通过这一全新载体,更好发挥律师法律专业优势,在提升全民法治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体现社会担当。宣讲团成立后,会同市法宣办,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重点工作,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全年参与各类活动场次700余场,有力推动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形成,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应。

2月1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司法局和市律协召开了律师工作品牌化推进谋划会,计划进一步将“情满江海律之声”打造成南通律师行业的知名品牌。今后,除了“情满江海律之声”法治宣讲团,我们还将逐步成立“情满江海律之声”专项服务团、“情满江海律之声”法律援助团、“情满江海律之声”志愿者服务队等,依托多种载体全方位发挥律师在推进法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周锦南: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安排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问题,可在会后与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的相关同志进一步交流。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