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媒体见面暨新闻发布会
来源: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 发布时间:2023-03-30 字体:[ ]

时间:2023年3月29日下午16:00

主题:新征程 新实践——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媒体见面暨新闻发布会

地点: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江成研发园1号楼1542会议室

发布人:黄晓峰 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曹锐 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陶洋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政办公室主任

岳俊彬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

戴庚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组织人事局副局长

蔡鸣鸣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副局长

陈天同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何沛然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樊海建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刘杰 开发区税务局副局长

主持人:张栩龙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图文实录:


9M0A9576.jpg



微信图片_20230330182741.jpg


张栩龙:


大家下午好!

今天,全市“新征程 新实践”媒体见面会活动首站来到了我们苏锡通园区。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感谢苏锡通园区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出席今天活动的有: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锐,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缪小娟,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负责人,苏锡通园区党政办、组织人事局、经发局、投促局、行审局、政社局、执法大队、税务分局的负责人,以及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的资深记者朋友。

今天的活动有三项议程,首先,有请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致辞讲话,大家欢迎!

微信图片_20230330182745.jpg

黄晓峰:

大家下午好!

大地回春、万物荣。今天,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之际,全市“新征程 新实践”媒体见面会首站在苏锡通园区举行,让我们备感荣幸、倍增信心!在此,我谨代表苏锡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园区发展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苏锡通园区是江苏省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发的跨国园区,是中国政府与奥地利政府共同建设的生态园区,是南通苏州、无锡三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成立以来,园区紧紧围绕打造“江海生态城,国际创新园”的定位,秉承“三国合作、三地共建”的独特优势,高举“跨国合作、跨江融合、跨越发展”三杆大旗,不断学习借鉴新加坡、奥地利、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融合创新等工作,跑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

这次媒体见面会的主题是“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会前大家实地走访了园区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点位,对园区“营商环境”有了直观的印象。近年来,园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持续擦亮“万事好通·舒心办”服务品牌。营商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市场活力被有效激发,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去年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列开发园区板块第一。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66+18”条举措,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新标杆,让园区真正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乐土。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周期、人才成长全维度,加大政策集成创新力度,提高政策的及时性、精准性,将政策力度转化为市场主体“体感温度”。二是深化改革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等工作,加快复制借鉴推广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三是优化服务水平。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优化提升 “一站式审批”、“拿地即开工”、企业“网格化”服务等机制,提高政府审批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强化部门联动,减少上门频次,提升执法效能水平,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园区、宣传园区、推介园区的宝贵平台。我们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常来园区走走看看,发现、讲述更多更美好的“苏锡通故事”,发出、传播更生动更响亮的“苏锡通声音”,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正能量,注入更多新动能。

最后,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张栩龙:

下面,我们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如果有感兴趣的问题要提,请举手示意。

媒体提问:

能否简要介绍下园区民生服务方面的亮点成果?

岳俊彬:

一是就业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开展规上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更新完善助企用工政策,惠及各类规上企业几十家;携手知名网站设立园区网络招聘专区,联合高校及商业综合体开展线下招聘会,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二十余次;积极探索省外劳务合作基地建设,打通与陕西汉中、四川巴中等劳务输出地的合作渠道,借助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创新本工输送新模式。

二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园区现有公办初中2所,公办小学3所,国际学校2所,幼儿园8所,既能向大众提供优质公立教育,也能满足少数群体对私立教育的需求;锡通小学二期、茶花路幼儿园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教职工队伍持续优化,教育软硬件设施同步提升;南通中青年名师刘昕、顾娟、沈国锋名师工作室同步入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迈入新阶段。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提升。园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疾控分中心)实现实体化运作,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苏锡通人民医院和江海医院PCR实验室均完成提档升级,苏锡通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和江海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江海医院作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四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为各类困难群众及时发放救助补助资金778万元,惠及1448人;拨付失地农民保障资金7312万元,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发放高龄老人尊老金、儿童福利373万元,惠及4282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7427.7万元,惠及14970人,其中人均基础养老金347.2元,高于南通市平均水平。

媒体提问:

请具体介绍行政审批局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何沛然:

行政审批局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专注于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优服务,不断在项目建设“出成效”上做文章、在政务服务“加速度”上下功夫。

一、聚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牵头项目建设,依托各方合力,统筹协调,持续以高效服务换取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大局意识。秉承“项目不论大小,来的都是客”,做好对上汇报、部门协调、企业沟通,凝聚各方合力保优势、破短板。强化效率意识。发挥重大项目领导挂钩“1+3+X”机制作用,坚持主要领导周例会推进,挂钩领导一线协调督办,帮办代办全流程服务,各职能部门协同助力,上下联动、快速反应,为项目建设按下快捷键。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坚持“日通报、周例会、月分析、季点评”,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强化服务意识。高扬“红色加速度”旗帜,帮办代办队伍坚持一线工作法,坚持“前期导办、现场帮办、全程代办、联办督办”的工作机制,以“项目攻坚”检验“服务质量”。去年全年推进项目92个,市级项目建设考核在板块中位列第四,其中新开工工业项目得分全市第一。

二、提升政务效能。牵头园区各部门驻区机构,合力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只进“一扇门”,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现1个主大厅、3个专业大厅,8个综合服务片区以及1个公共资源服务专区、4个自助服务区有序运行,累计为企业、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4万余件,满意率99.97%。编制“一张单”,梳理530项政务服务进驻事项实施清单,并按“政务标准化制定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实现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标准的统一规范。集成“一件事”,通过集成化办理,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准营准入方面药店开办等一批“一件事一次办”、工改系统集成、联合验收等均实现多业务协同、场景化应用。

三、深化服务创新照“营商环境提升年要求,建立全员能力规范提升机制,拓展前延服务、代办帮办工作内涵,优化企业开办专区设置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一网通办”对接苏州“异地通取”开发试行“政务服务旗舰店”年初上线企业登记档案异地查询系统,达成南通首例港籍人士异地“不见面”领取企业电子营业执照;项目“全链条”流程再造土地挂牌前期”全周期策划生成“拿地即开工”清单化,去年中创铝业、联钢精密等7个项目实现“五证齐发”;依托工改系统拓展区域评估事项,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探索消防、规划等多领域联合竣工验收系列创新举措先后被省市级媒体予以报道。

张栩龙: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交流就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不少问题没有提,也有不少好的建议没来得及发表,会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作进一步的沟通。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