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如东县东临黄海,南与通州区为邻,西靠海安县、如皋市。全县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2017年底户籍人口102.79万人,比上年减少7438人;常住人口98.03万人。城镇化率57.89%。辖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47个居委会、209个村。2017年,如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8.4∶45.9∶45.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7%。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比上年增长9%。财政用于民生支出85亿元,比上年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3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8%、9.1%。年内,获评省优秀管理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省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县。
【经济发展】 农业 2017年,如东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7%。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6.96万亩,新认定农渔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3家,获评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新增高标准农田1.8万亩,总投资6.2亿元。入选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专项储备项目单位,全省唯一。新增综合社试点2家,新培育民宿社1家,劳务社2家。新培育市级“五好”示范社16家。建成镇(区)合作社代理记账服务点2个,扶持合作社项目4个,争取上级资金171万元。农村产权交易网络实现15个镇(街道)全覆盖,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交项目494个,交易额2.02亿元,资源交易总面积2035万平方米、资产交易面积4.96万平方米,实现溢价总额184.91万元。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数据入库29.29万户,占应确权农户98.8%。新建改造农路630千米、农桥219座。农机总动力93.8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85.5%,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953辆,联合收割机2398台,插秧机3866台。机插秧面积69.78万亩,机插率81%以上。新增市级粮食烘干中心75家(其中扩建6家),累计116家;新增粮食烘干机408台,累计601台;新增日烘干能力5760吨,粮食产地烘干率40.99%。全年新增农机合作组织6家,建设省级农机库、农机维修点项目3个。
工业 2017年,如东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8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61.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97%;规模工业增加值454.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2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5%;工业入库税金4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9%。工业用电38.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5%。新增应税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54家,累计206家。全县158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93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8%,占规模工业比重43.42%;131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47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3%,占规模工业比重22.16%。如东县政府与江苏省高投公司合作设立如东县东汇产业发展基金,规模10亿元。新增创业板在会企业1家、IPO入轨企业13家。
建筑业 2017年,如东县建筑业总产值43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2%。施工面积444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9%;竣工面积129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9%,竣工率29.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61.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4%。全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12.07万人,比上年增加2300人。建筑市场分布全国20余个省份和澳门地区,以及阿尔及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全年外出施工产值1860万美元。拥有1亿元以上国内市场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规模市场12个。至年底,有建筑业资质企业175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15家、二级资质企业58家、三级资质企业100家。年内获鲁班奖及国优工程奖2项,扬子杯等省优工程奖17项。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项,创省级工法5项,省级文明工地16项。
服务业 2017年,如东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45.7%。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完成批零增值税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设备抵扣款5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59.8%。有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30家,1000万~5000万元企业213家,5000万~1亿元企业43家,1亿元~10亿元企业61家,10亿元以上企业13家。其中,江苏中石油国际事业部完成应税销售144.3亿元,为全市唯一超百亿元服务业企业。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新增限上贸易企业35家。年内,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获评江苏水利风景区和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开放型经济 2017年,如东县实现进出口总值38.62亿美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3.8%。其中,出口总值17.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进口总值20.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9%。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新批协议注册外资3.0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7%。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0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如东县政府出资5亿元参股省“一带一路”发展投资基金。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全部建立贸易往来,完成对外投资超1亿美元。全年新批设立境外企业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02亿美元。签约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86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5%;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54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新派劳务人员449人次,比上年增长2.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2667人,比上年增长2.7%。
【项目建设】 2017年,如东县开工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5个、服务业项目42个,累计完成投资163.6亿元。总投资450亿元金光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和总投资200亿元香江集团东湖旅游区开发项目签约。引进上海或通过上海引进总投资超1亿元项目12个。台中化环己酮和尼龙6项目、福瑞达新材料、天洋热熔胶、爱森丙烯酰胺、森博新材料、万博新材料、氧化石墨烯粉体等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和建设。新(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45个,单体投入超1亿元项目2个,列入市项目农业考核1000万元以上前10个项目,投入5.47亿元。正大肉鸡屠宰项目建成投产。
【科技创新】 2017年,如东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5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2.5%。实施“扶海英才计划”资助科技创新项目3个。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40个。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7项;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科技成果1项。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4家,获评省贯标试点企业3家,获评省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省级试点企业各1家,新认定省级智能车间3个。中天科技无金属自承式光缆(ADSS光缆)获评全国单项冠军产品。至年底,全县建成科技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544件,比上年下降25.2%;专利授权量1147件,比上年下降19.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29件,比上年增长12.5%。
【园区建设】 2017年,如东六大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县5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6亿元,占全县53.2%;工业应税销售收入771亿元,占全县63.4%。其中,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开发区、如东高新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均超200亿元。六大园区开工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占全县73.68%;竣工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占全县73.5%;实现1000万元以上工业投入266亿元,占全县72%;实现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投入115亿元,占全县70%。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围绕“四个一”(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张网络管服务)推进筹建工作。如东开发区大唐恩智浦保税仓库通过如东海关验收,实现如东保税载体零突破。洋口镇入选省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名单。如东开发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签约共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与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与上海青浦共建洋口港青浦产业园。沿海经济开发区成立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上海医工院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创立上海农科院国家蛋品营养研究中心。沿海经济开发区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温泉水世界、海韵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栟茶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生态建设】 2017年,如东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277天,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1.7%。新增绿化造林870公顷,森林覆盖率24.37%。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6.14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42.38%。全县畜禽禁养区706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或搬迁。开展“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规范整治南美白对虾养殖。疏浚农村河道260千米,新建污水管网30.7千米,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87.2%,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省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6.62%,七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应税销售耗电下降8.92%。
【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 社会事业 2017年,如东县新中医院、洋口港实验学校等建成投入使用;县文体中心、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掘港中学迁建等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全县有小学44所、普通初中22所、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7464人。新增幼儿园5所,幼儿园总数51所,在园幼儿15160人。全县公办园占比76.5%,省优质园占比78.8%。有医院、卫生院58个,妇幼保健所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4062张,卫生技术人员4485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61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24人。累计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43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5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256个,获评江苏省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示范县。全县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每日25万立方米,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100%。县城燃气普及率98.4%,城市道路亮灯率95%。民生保障 2017年,如东县提供就业岗位4.78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19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10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055人,新建益农信息服务社207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1.7%。年末,全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86万人,比上年增加0.5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46万人,比上年增加0.34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18万人,比上年增加2.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8万人,比上年增加0.8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2万人,比上年增加0.84万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5.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年末有各类养老床位总数(含社区养老)10882张。有各类养老机构28家,床位数7860张。全县新增低收入农户252户485人,实施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518户,脱贫3948户6311人,累计脱贫率58%。年末农村特困人员(五保户)5118人,城镇特困人员(三无)41人,城镇低保319户448人,农村低保4980户7312人。
(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