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如皋市位于南通市域西部,是长江、黄海“T”型交汇处节点城市。南临长江,北与海安县、东与如东县相邻,西与泰兴市接壤,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建筑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476.63平方千米(不含长江水面)。其中,陆地面积1223.16平方千米,占82.8%;水域面积253.47平方千米,占17.2%。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重点工业园区1个、省
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镇11个、街道3个,社区181个、行政村166个、场圃4个。2017年底,辖区总人口142.55万人。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149元,比上年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48∶45.6。全年财政总收入135.7亿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1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全年财政总支出14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5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5件。人才数量竞争力列全省县(市)第一位,综合竞争力保持全省第八位。全年科技项目获各级立项373个,获扶持资金3840万元,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火炬如皋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年内,如皋市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优秀城市,在苏中苏北县级市中率先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经济发展】 农业 2017年,如皋市优化花木盆景、生鲜果蔬、特色水产、优质稻米、优质畜禽、优质蚕桑和创意休闲“6+1”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5%。新增设施种植农业面积2022万亩、设施渔业1995亩。至年底,全市设施种植农业、设施渔业面积分别为21万亩、2.45万亩。新增规模农业项目58个,实际投入38.43亿元。获“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31个。全市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出口额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肠衣出口企业39家,出口额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4%。年内,如皋市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如皋黄酒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江镇长青社区获评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如城街道盆景旅游风情小镇入选省农业特色小镇创建目录,长江药用植物园获评省主题创意农园,白蒲镇蒲新生态园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市有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5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10家、二星级乡村旅游点区9家。
工业 2017年,如皋市应税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845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9.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9%;新兴产业产值7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37.1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工业产品产销率99.3%。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1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全部工业实缴税金4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船舶海工、新材料、高端纺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六大产业实现应税销售总额7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5%;实缴税金总额2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9%。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入围全国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主营产品精密轴承钢球2017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
建筑业 2017年底,如皋市拥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资质建筑企业分别为3家、26家、99家、76家;注册一级建造师938人、二级建造师2987人。境外建筑业劳务人员2000余人。全市建筑队伍人数25.05万人,遍布全国30个省(区、市)、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2万人。年内,如皋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8.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2%。实现建筑业施工总产值1074亿元,居全省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5.3%。一级资质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施工产值910.5亿元,占施工总产值84.8%。全年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1.3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获鲁班奖1项、国优奖2项、省优质工程奖22项。如皋市获评江苏省建筑强市。
服务业 2017年,如皋市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不含小规模纳税人)1030.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5.52%;实现服务业税收4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完成服务业规模以上投入28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45.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7.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完成软件服务外包执行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38.86%。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8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年内,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如皋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至年底,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家(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如皋软件外包产业园)。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 2017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1个,完成工商注册外资3.46亿美元,实现到账外资2.86亿美元。新批港澳台资项目21个,注册资金3.74亿美元,实现到账1.25亿美元。新批项目中,超1000万美元项目29个,超3000万美元项目18个;先进制造业项目3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占项目总量92.86%。年末,如皋市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全市有出口超1亿元企业38家。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1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6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实现外经营业额3.22亿元,比上年下降24.77%。新派出国劳务人员5491人,年末在外劳务人员11371人。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家,增资3家,境外投资协议额7000万美元。实现离岸外包执行额59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4%。
【项目建设】 2017年,如皋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以“3+3+4”(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船舶海工、新材料,高端纺织、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物流、大旅游、大数据、大健康)现代体系为重点,以各类园区为平台,加快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配套能力。全年新开工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完成投资总额188亿元,其中省级重大项目投资41亿元、南通“双百工程”投资147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工业投资312.19亿元,比上年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2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旅游业投资3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技改投入21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规模工业投入68.5%。
【城乡建设】 2017年,如皋市完成综合交通、城市水系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如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编制并获省政府批准实施。全年中心城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92亿元,新建改造道路12条,新增道路9.85千米;铺设雨污管网6.5千米;建成小游园2个,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1.2%;新增燃气管道50千米,新增用户0.85万户,年供气量1.61亿立方米;新增自来水管网66.68千米;新装路灯、景观灯1006盏,城市亮化率99%。推进城市交通疏堵工程,启动建设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泊位697个。全年新开工房地产200万平方米,竣工175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21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7%;商品房销售额1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97.1%;完成房地产交易税收11.01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15.4%。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入10亿元。盐通高铁“如皋南”站获批,通皋大道开工建设,宁启铁路如皋段完成绿化工程。加快镇村建设步伐,城镇化率58.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新增基本农田储备3162亩、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5377.5亩。年内,如皋市被列入省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试点市。搬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城北街道平园池村获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奖,跻身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等3个村(社区)入选省级传统村落保护村庄;如城街道顾庄社区顾家庄、大明社区大镠马和钱长村夏家庄3个村庄(组团)被列为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庄。
【生态建设】 2017年,如皋市完成《如皋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修编并通过专家评审。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2家,化工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2.5%。禁养区关闭拆除养殖场(户)5101家、182万平方米;加强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推广“沼气工程”模式,建成沼气治理工程90个、种养循环示范点14个,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5%,实现“养—沼—种”生态种养循环。取缔、关闭不达标砖瓦生产企业45家。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与光大水务合作开展全域水环境治理,完成全流域河道污染源核查,整治黑臭河道161条。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工艺和管网评估19家,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污水管网42.7千米,改造老旧管网10千米,新建控源截污管网8.7千米。实施重点减排项目28个,其中水体减排项目16个、大气污染减排项目12个;压减粗钢产能80万吨、印染落后产能400万米。至年底,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削减754吨、101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总量分别削减970吨、440吨。14家化工、水泥、进口废塑料等重点行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投入资金9098万元,获经济效益6289万元。打造城市绿色景观核心,完成海阳南路绿化景观提标工程、文化广场海绵体建设工程、茅雉河综合整治一期土建工程,完成如师河东小游园等4个小游园建设。建设沿江生态防护景观带,贯通率90%;新增沿江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52%。拆除沿江27家非法码头港口吊机。打造道路绿网、滨水蓝网和农田林网,新增河道绿化380.6千米(单面),河道绿化率58.5%;新建、更新农田林网面积3333公顷。
【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 社会事业 2017年,如皋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综合得分91.5分;获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考核全省第一。普通高考本一上线率53.2%、本二以上上线率98.2%;职教对口高考本科上线660人,占全省本科计划七分之一。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现公有化。建成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3家。建成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
民生保障 2017年,如皋市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1.63万户,58%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7000元。调整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15元增至125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资154.32元,调整后人均每月养老金2298.8元;提高医疗救助限额至12万元,累计救助16825人次。实施困难群众救助,拨付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0万元、困境儿童保障资金78万元、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筹资627.21万元。发放重度残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1.83亿元。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进创业就业工程,落实企业稳定岗位补贴资金657.44万元、促进就业专项资金582万元、创业贷款贴息18.75万元,全年新增创业2918人,创业带动就业14595人,劳动力回(外)引62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7%。创新实施“晚霞行动”,新增女50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人员再就业2万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年服务低保、重残等8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和9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2668人次,累计服务时长6.95万小时。实施老小区改造2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733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356户、外来务工人员1955户,实现应保尽保。
【第20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 9月24~28日,由亚洲老将田径联合会主办,中国田径协会、省体育局和如皋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20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在如皋市奥体中心举办。该项赛事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设男子组比赛项目26个、女子组比赛项目23个,19个国家和地区1984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年龄最大101岁、最小35岁。
如皋市老年文体协会组队参加比赛,获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4枚。
(姜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