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振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两河两岸”地区重点打造足球运动公园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有了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才使南通体育事业发展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取得长足发展,被誉为“体育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 近年来,我局积极推动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2013年组织开展的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各级体育设施进行统筹布局,其中考虑结合滨水等城市绿地设置体育活动场地,如在海港引河以东、通甲路以南、园林路以西地块结合海港引河绿廊规划了一处市级体育公园。 2015年6月23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签订了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城市协议,素有“世界冠军摇篮”、“体育之乡”美誉的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省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城市。去年7月14日市政府印发了《南通市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963计划》)。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2016年度南通市足球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责任分解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今年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建有60片标准的面向社会开放的足球场地;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的荒地、闲置地、公园、林带、屋顶、人防工程等,建设60片以上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满足开展足球活动的场地需求。 目前,市建设局正在组织开展两河两岸各区绿化方案设计和建设工作,我局将积极配合市建设局在两河两岸景观绿廊方案设计中将足球运动公园有机融入,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群众体育活动空间。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希望您今后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体育事业,并为南通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南通市体育局 2016年5月30日 陆振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两河两岸”地区重点打造足球运动公园的建议 》收悉,经研究,现回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当下,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休闲锻炼运动越来越受到市民欢迎,近年来我局结合公园绿地建设,设置了一些活动场地,如唐闸公园内就建有门球场,百花南苑东侧等小游园增添了体育健身设施,方便市民在绿地内锻炼。 您提到我市目前足球场地缺乏,能否结合“两河两岸”建设足球运动公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两河两岸”是继我市濠河“第一生态圈”基本建成后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第二生态圈”,2013年,我局会同规划局系统梳理了两河两岸周边用地现状、整合功能,完成了通吕运河、海港引河整体概念性规划设计,规划愿景是将“两河两岸”打造成南通的生态之河、活力之河、文化之河、体验之河、公众之河,为全民提供一个多元的滨水活动岸线,该方案也已获市政府同意。2013年年底至今,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两河两岸”建设按序推进,通吕运河绿廊通宁大桥—崇川大桥段、船闸东路段建成开放,建成段慢行系统基本全线贯通,建成后很多附近市民每天都在绿廊慢行步道上慢跑;通吕运河星岛水岸、海港引河绿廊西侧也已开工建设。当然,“两河两岸”设计首要以生态性为主,因此在整体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中确实没有考虑设置足球场地,我们会结合“两河两岸”整体概念性规划设计,在后续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您的建议,因地制宜考虑设置足球主题的活动场所。我们也可以在今后通扬运河和滨江景观带等绿地建设过程中更多考虑市民休闲健身需求,合理设置活动场地,为市民开辟更多相对集中的健身空间。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6年6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