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朱国强 提案号: 238
标题: 关于建设唐闸公园菊展永久会址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的建议
提案内容:

我国菊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养菊、品菊、咏菊和画菊的文化传统。菊花不断的融入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菊花与梅、兰、竹雅称“四君子”,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君子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享有“花中隐士”的美誉。

  一年一度的南通菊花展是南通节庆活动中的知名品牌,已连续举办26届。在推动经济振兴、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中央关于支持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和唐闸文化旅游古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南通菊花展也需要与时俱进,承载更多的内容,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唐闸公园打造成南通菊花展永久会址

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通过人大决议的方式,确定唐闸公园为南通菊展永久会址,将南通市菊花展更名为“中国南通唐闸菊文化节”

1、 唐闸古镇是“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是南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源地。那里有张謇先生创办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为菊展会址的落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唐闸公园原址历史上就是张謇先生一城三镇“近代第一城”规划的重要亮点,更适合办展。

2、 唐闸公园是全国菊花保种基地,有顾艳等一批菊花培育专家和近千种菊花种子。这些技术优势为菊展永久落户唐闸公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3、 唐闸公园300亩的展示空间为菊展提供了空间保障,特别是随着唐闸古镇历史建筑的修缮,环境整治进一步到位,整个镇区景区化未来将为菊展的展示提供范围更大、品质更高的展示平台。

4、 随着唐闸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菊展选址唐闸公园将使菊展受众更广,服务价值更大。

5、 实践证明南通菊花展永久选址唐闸公园是不二选择。南通菊花展,至今已办了26届,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是25届、26届唐闸菊展。

年参观人次均突破30万,影响空前,每年一个月展期,成为市民的主要话题。

二、将唐闸公园菊展打造成国家级文化品牌

1、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唐闸公园有基础。唐闸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是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基地,是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具备了“世界手工艺术展”和“从洛桑到北京世界丝绸艺术展”两大国际品牌的艺术展平台。这些基础,能够带动唐闸公园菊展跨上新台阶。

2、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唐闸有需求。唐闸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为服务华东、辐射全国。这就需要有吸引国人的文化动力。河南洛阳牡丹节,带动洛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要用打造洛阳花会的信心,打造唐闸菊文化节。

3、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唐闸公园有途径。唐闸古镇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潜在的具备了冲出南通走向世界的动力和途径,也为南通菊文化走出江苏、知名全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

4、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唐闸公园有机会。唐闸公园菊展,它代表了南通菊艺的最高水平,是江海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必须走品牌之路,要铸精品、出名品,要把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作为工作目标。目前,全国菊展主要是两大品牌,即河南开封、上海松江菊花文化节。但目前两个菊花节的影响不大,品质不高,具备超越的机会。

 

综上所述,唐闸公园是打造国家级菊文化品牌、承担南通菊展永久会址职能,有需求、有技术、有实践的最佳载体。建议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倾力打造、共同建设。

三、加大唐闸菊花基地投入,丰富菊文化内涵

1、 加大宣传投入。唐闸菊展,反响空前,影响广泛。目前主要是通过自媒体口口相传而扩大。在菊展宣传投入上明显不足,表现为宣传媒体的层次以地方为主,未有突破;宣传的深度不足,停留在新闻报道层面的多,菊文化研究的内容少;宣传频次少,与来来往往的人潮相比形成明显落差,热度不够。建议市政府要安排菊文化专项宣传经费,加大宣传,提升南通文化知名度。

2、 加大硬件投入。唐闸公园作为菊展永久会址,在硬件上需要加大投入。当前唐闸公园,菊展时人山人海,遍地花海,菊展闭幕,公园内人去园空,找不到一点菊文化符号。为此,建议市政府拨专款在唐闸公园内,增建菊文化设施。比如菊花浮雕、咏菊词赋展示、赏菊名人馆、菊品荣誉室、菊文化品鉴、陈列交流空间与平台等。

3、 加大产业投入。3000多年赏菊的历史,在提炼出怡然自处、淡泊清华、自强不息、不趋炎势、不媚权贵的文化价值之外,自然派生出菊花的观赏、药用、食用价值。建议市政府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开发菊花工艺品、菊花食品和菊花保健品等文化产品。唐闸公园要设置专门柜台,要引导民众合理消费,使菊花产业成为南通菊展的一大亮点。

 

我们祝愿唐闸公园菊展越办越好,祝愿永久会址的建设能落到实处。

以上建议当否,请领导择善采纳。


承办单位: 主办: 建设局(建工局) 协办: 港闸
答复日期: 2016-06-15
答复内容:

朱国强委员:

您和王开云等11位委员联合提出的关于建设唐闸公园菊展永久会址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市菊花事业发展的关心,提出了诸多良策和建议。该建议对我市菊展及菊文化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您们的提议,结合我市的实际,我局与港闸区政府和市商务局、文广新局、旅游局进行了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发挥菊花栽培领先优势聚力建园办展

1.致力菊花保种与栽培

1982年开始,我市在唐闸公园内专辟区域重点培植南通市花“菊花”,唐闸公园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著名菊花保种基地,在菊花保种、引种、育种栽培管理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人才、技术优势,为南通菊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骄人的业绩,享誉全国。目前,我市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在港闸区专辟60亩进行菊花保种、育种工作,租用近200亩进行商品菊栽培,为我国菊花品种研究和我市菊花展览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优质的花源。

2.建设唐闸公园菊花专类园

2012年我局对唐闸公园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重在打造以菊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城市公园,面积达17公顷。2014年9月我局邀请中国菊花研究会的专家来通为我市献计献策,共同谋划菊花园建设。您们关于建设唐闸公园菊展永久会址的建议,和我们所做所想不谋而合。唐闸公园改扩建工程保留了老园区原有的生态景观,延续了悠久的历史底蕴及菊花文化,专辟了菊园,占地2200平方米,为公园的核心景点。匠心独具的茅墙之中荟萃了公园多年来培育的精品,配以砖雕、瓷制菊花壁画,是赏菊的最佳去处。我局将继续挖掘菊花元素,凸显菊园核心位置;选择花期较长的地被菊,利用园内花坛、花境、树池等绿地内全方位、多形式展示基地优良的菊花品种。

3.继续打造以唐闸公园为主的南通菊展

2014年第25届南通菊花展在唐闸公园举行,反响空前热烈。随着第26届唐闸公园菊展的成功举办,唐闸公园菊花品牌效益进一步放大。2016年南通菊花展,唐闸公园仍作为南通菊展的重要展区,园内将设置菊展会标景点,菊艺精品馆内将同期展示各类精品菊等。

二、依托唐闸菊花品牌推进产业发展

下一阶段我局将与港闸区政府、商务局、文广新局、旅游局一同根据各自职责,结合我市实际,探索适合我市菊花发展的道路,为将我市的菊花文化打造成国家级的文化品牌而不懈努力。一是我局将进一步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从城维费中按排专项经费用于唐闸公园菊花保种基地的建设和各类菊展的举办与参展,未来将逐步扩大唐闸公园会场的菊展规模,积极向开封、小榄等菊花展览发展成熟的城市取经问道,充实菊展内容,更好地延续传承菊文化。此外计划在唐闸公园内建设菊文化陈列馆,展示南通菊花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以及辉煌的业绩;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建立“中国菊花研究会传统菊花品种基地菊花品种培育组培室”,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推行技术创新。二是港闸区政府完善唐闸公园周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新建停车场,升级餐饮档次及规模;发展唐闸古镇菊花事业,积极打造菊品小镇;结合唐闸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在唐闸古镇申遗工作中,充分挖掘唐闸菊文化资源,设立专门的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投入菊花产业研究,开发菊花茶、菊花保健品、工艺品等相关的系列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三是市商务局积极协调相关餐饮协会,研究开发菊花在菜肴上的应用,推出以菊花为主题的餐饮系列活动,为菊花工艺品生产加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帮助。四是市文广新局为港闸区设立的相关企业发展菊花文化产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和支持;争取省、部等上级部门的冠名及项目资金支持;引入以菊花为主题的优秀剧目,推出文化惠民活动,拓宽菊花文化发展平台。五是市旅游局以唐闸公园为立足点,挖掘菊花文化旅游资源,将唐闸公园菊展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纳入南通市江海国际旅游节。同时借助江海国际旅游节等平台,进一步加大南通菊花文化的对外宣传,吸引周边城市游客,提升南通菊展的认知率和知名度,促进南通菊花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和王开云等11位委员们对菊花事业发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局将一如既往地做好相关工作,与相关部门和区政府一起将您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进一步推进我市菊展和菊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您们能给予我局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谢谢!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6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