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 季平 | 提案号: | 098 | |
标题: | 关于建筑行业运营的建议 | |||
提案内容: | 南通市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拥有建筑企业1600余家。针对目前建筑企业现状,我们对南通地区40家建筑企业前三季度运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出相关建议。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建设局(建工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16-06-15 | |||
答复内容: | 季平委员: 你好 你所提出关于建筑行业运营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门人员对我市建筑业发展和运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 我市建筑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南通建筑业发展历史悠久,素有“建筑之乡”美称。五、六十年代,南通建筑队伍参加了首都十大建筑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建筑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组织成建制施工队伍进入克拉玛依、大庆油田建设,后又陆续开辟了华北、华东、中西部及南方等地建筑市场,目前建筑队伍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装饰装璜、构配件生产、建筑机械制造、培训教育等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产业格局,已成为南通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圈中是最具活力、最有影响、最具特色的经济板块之一。在建筑经济总量、施工生产能力、工程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江苏省领先地位,居全国地市级前列,建筑队伍被社会各界誉为“南通建筑铁军”。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指导帮助下,南通建筑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跨越。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建筑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高平台上又实现了新的跨越,共承建施工面积 5.75亿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00亿元,承建了大量高层、群体建筑以及结构复杂、工艺先进、装饰精良的一流建筑工程,承建高层建筑18212 幢,其中超高层4825幢,承建10万平方米以上小区及配套工程1246个,建筑业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二、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建筑业的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国家发展形态的调整: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投资作为主要驱动力到协调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驱动力;二是建设方式调整:从政府投资发挥重要作用到更多的利用社会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上去;三是建筑业需求结构调整:从房屋建筑工程占据较高比重到基础设施产品比重逐渐提高。季委员在提案中对建筑业的发展运营也进行了深刻而详实的分析,就我市建筑业而言,在发展进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强,与央企、沪企相比,在管理能力、核心技术、人才战略、资本运作等方面差距明显;二是企业规模大而不强,尽管建筑经济总量较大,但大而强的建筑企业少,大部分企业经营施工仍然集中在房屋建筑等传统低端市场领域,少部分做一些施工总承包。承接高大精尖工程能力差,很少有能力做工程总承包EPC;三是企业管理粗放、缺乏现代企业的运营机制和战略管理眼光,科技投入少、品质管理没有提高到战略高度;四是机制不活、合作意识差,仍然较多采用传统激励机制,如在股权改革、合伙人制联营、银企合作开拓市场、建筑企业之间团队合作方面均与浙江、广东等同类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五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保函申请困难。 三、我市建筑业发展的对策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未来五年将是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为保持南通建筑业领先地位,必须以建筑产业现代化、国际化为重点突破口,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区域一体化及地域振兴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及城乡危旧房改造等战略机遇,在新的投资需求结构中拓展市场、在“新常态”下注重差异化竞争。通过创新驱动再造南通建筑业新辉煌。当前,未来城市管廊、海绵城市、土壤修复、机场建设、污水处理、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等新兴建筑行业正蓬勃兴起,产业潜力巨大,季委员在提案中也提出了,建筑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进行改革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到浙江绍兴、扬州和泰州等地学习考察,为市政府出台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政策落地。去年6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试点示范期(2015-2017)、推广发展期(2018-2020)、普及应用期(2021-2023)等三个阶段,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到2023年,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预制装配化率均达到50%以上。围绕着个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并在土地出让、市场推广上进行重点支持。并要求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用产业现代化方式进行施工。 今年4月我们制定了建筑企业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当前,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建总里程300多公里,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预计到2020年运营总里程将达1000公里。根据规划,我市的轨道交通也将在2020年前开工。这为我市建筑企业参与轨道交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培育我市建筑企业,在试点实施方案中,我们提出确定8—10家建筑业作为试点企业,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初期,拿出30%左右的标段(包含车站、区间隧道)作为试点标段项目。试点标段项目采用联合体投标方式,由具有轨道交通业绩的企业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本地建筑企业作为联合体成员积极参与到工程招标、施工、监理全过程。对于本市具有轨道交通工程业绩的企业与相关试点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可按照试点标段项目中标均价直接发包。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并根据季委员的意见建议,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充实完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我市建筑业“走出去”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发展,根据省政府3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25号)精神,我们草拟了我市关于推进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培育和壮大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支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境外市场,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援,建立境外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为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争取到2020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总数达80家以上,“十三五”期间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累计超过100亿美元。 二是研究制定我市促进和扶持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的原则,大力促进我市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并奖励有条件的企业晋升特级资质,支持大型建筑企业在我市建设总部基地,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为我市建筑业持续发展增添后劲。探索PPP(公私合营)项目建设模式,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逐年排出一批PPP项目,优先选择我市重点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筑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可享受政府相关津贴,从而提升建筑行业整体素质。 三是营造务实高效的管理服务环境。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加强对建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时引导企业明确发展方向,确立市场定位,帮助企业解决在改革发展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加强服务,建立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协调机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及重点企业、晋升特级资质企业联系机制。加强对企业“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培训与指导,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加强南通市建筑业协会和商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宣传和推动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解决各方矛盾,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发挥协会和商会的外联作用,组织开展与各地建筑业协会的交流对话,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互补合作,促进协同发展。 四是积极做好全市建筑业发展大会的相关准备工作。今年住建部将召开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大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筹备召开我市的建筑业发展大会。认真总结回顾我市建筑业改革发展所取得辉煌业绩和成功经验。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充分把握建筑业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的贡献。同时大力度表彰对建筑业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树立行业标兵,形成全社会支持建筑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南通建筑业发展的支持。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6年6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