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郝传铮;杜耀谦;姜正林 提案号: 341
标题: 有关加强曹公祠景观管理的建议
提案内容:
伴随着城市路改造工程一并完成的曹公祠修缮,牌坊、塑像、六角亭以及周边的绿化等设施,使得其成为城山路上的一道亮丽的景观。由于曹顶在南通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也被南通人民作为心目中永远的保护神,因而老百姓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祭拜曹公,祈求平安的习俗,除此之外,或因家中琐事,或因身体有恙,人们也会到曹公祠烧柱香,派遣心中的忧虑。随着我市农改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郊的居民拆迁搬进了楼房,原有在家中供奉的匾、佛像已无处安置,许多人则将其放置于曹公祠,并每逢初一和十五定期祭拜,所以曹公祠的香火持续不断,且有越来越旺之势。但由此也带来诸多负面的问题:1、初一、十五交通拥堵。2、由于缺乏管理,长年香火露天燃烧导致地面污染,扬尘污染空气,景点环境脏乱差。3、曹顶塑像上乱搭建,牌坊上随意拉横幅,破坏了景观的美观。总之好端端的一个景点,被搞得乌烟瘴气。
建议:1、对曹公祠景观再行规划,实行就地改造,可考虑建祠堂,增加文史资料展览,免费为群众开放。2、引导群众在室内烧香祭拜,并对香灰收集处理、将烟雾滤过排放,(可以提倡使用无烟无味的电子香)。3、明确管理部门,增加管理,维护交通秩序,清理景点设施,维护环境整洁卫生。总之,希望政府能够引起重视,联合规划、城建、旅游、文化等部门,改变曹公祠景观的现状,使其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不仅满足本地群众的需求,更使其作为我市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参观浏览。
承办单位: 主办: 崇川 协办: 文广新局(出版、版权局);规划局
答复日期: 2015-06-30
答复内容:

郝传铮委员:

您提出的《有关加强曹公祠景观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曹顶公是南通明代著名的抗倭英雄,深受历代南通人民的爱戴,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曹顶墓于1984年被省政府列为南通市第一批省级文保单位。根据管理权限,其修缮、重建等工作权限在市文化部门,我区作为属地单位,主要承担周边区域的城市管理任务。

2010年实施城山路改造时,市规划部门对曹顶墓的保护有过多种方案研究,但曹顶墓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省文物主管部门对曹顶墓有明确的批示,墓基上部不得进行任何改动,因此最终采用了现在的建设方案,即在保护修缮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增加绿化和小品设施。城山路建成通车以来,曹顶墓自身环境得到改善,城山路道路整体景观形象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规划部门也建议仍以维持现状和加强综合管理和整治为主。

曹公祠附近烧香扰民问题由来已久,曹公祠也从最初的祭奠民族英雄场所而发展成为求神拜佛之地,往年由此而衍生的庙会问题也曾困扰过城管执法部门,2009年市、区两级政府联合取缔曹公祠庙会过后,我区城管部门即制定并落实了长效管理举措。庙会前一天下午,就安排人员在外围不间断值守,二十四小时巡逻直到庙会当天下午六点结束。为保证城山路的畅通及兼顾香客们的需要,管理人员只允许卖香摊点在两侧人行道上经营,对其他流动摊点则实行严禁管理。除曹公祠庙会外的其他时间,我区也安排人员每天在曹公祠周边定点巡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联合社区深入商户进行宣传告知,引导市民自觉维护曹公祠周边环境秩序。

下一阶段,我区将继续把曹公祠庙会整治和管理作为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环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进一步明确区城管、环卫、街道、社区等在整治和管理中的职责,并主动与市城管、公安部门对接,加强协作,力争将矛盾化解在现场、问题解决在现场。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崇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