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吴建国;徐美玉;郝传铮;姜正林;廖萍;顾健辉;吴绥菊;吴耀华;方靖淮;杨奕;吴启运;吾文泉;张建发;徐广飞 提案号: 021
标题: 关于南通市人民政府与南通大学共建通大附中的建议
提案内容: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地处南通市新城区,位于南通大学北侧。作为南通市人民政府教育重点工程,通大附中是市政府投入4.3亿元巨资按江苏省五星级普通高中标准新建的一所南通市新城区配套高中。在通大附中的办学思路上,多次提到要“借助南通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把学校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全省一流高中。(见通大附中学校官网)但到目前为止,通大与通大附中除了名称上的关联和地域上的接近外,还没有建立实质性的长效合作机制。
南通大学正在大力实施‘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战略,奋力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征程。目前,南通大学正在科学定位,办有“远见卓识”的大学;聚焦质量,办有“创新精神”的大学;服务社会,办有“责任担当”的大学;营造环境,办有“文化品位”的大学。
从历史经验看,依托大学的附中往往成为当地顶尖的学校之一。比如北师大附中、清华大学附中、华中师大附中、南师大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等等。如何依托大学办理附中,近代的方法有两条:一是由大学选派中学校长,如北师大附中校长林砺儒、南师大附中校长廖世承等,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在大学里研究教育的教授;二是选送优秀大学毕业生进附中当教师,保证了最好的师资和学校文化的传承,当年北师大附中、南师大附中是这样,南开中学与南开大学的关系部分也是这样的。
从现实案例看,上师大创建于1958年,目前建有三个附中,都是上海市和区的名牌高中,校长一般由大学派出,办学目标是“依托上海师大,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时间和空间,把学校办成人人都能充分和谐发展的现代大学附中”,“学校聘请上海师大的专家教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见上师大附中介绍)。 2013年底,苏州高铁新城与南京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南师大苏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2014年底,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又与南京师范大学强强联合,共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对于提升吴中尤其是开发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相互需求看,南通大学与南通新城区合作办好通大附中,能够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对通大来说,通大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优势,注重改革创新,彰显办学特色,力争把附中办成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南通市一流、江苏省著名的品牌窗口学校,更好地促进乃至引领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对通大附中来说,通大资源可以使学校在课程开发、国际交流、教师成长、学生活动等领域得到助力,对实现学校阶段发展目标“确保在3年内达到四星级高中标准,成为南通一流的特色高中,6年内成为全省一流的博雅高中,力争10年内成为五星级标准的顶尖高中,最终将打造成为国内高中的样板,南通对外展示的名片”(见附中网站“南通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度工作总结”)有所助益。对南通新城区来说,建设好通大附中,有利于南通市的教育布局调整,有利于新城区的教育配套和文化提升,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重大意义。
南通大学有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通大附中有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全省一流高中” 的战略目标,当前,关键是通过有效机制落实。
在通大附中现有的生源渠道、师资来源、经费投入和业务管理等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建议:
1.行政管理方面,附中的领导班子由南通大学党委负责考察任命,或附中的校长由南通大学委派。
2.师资聘用方面,通大的学科教学法教师、资深学科专家与附中的名师相互聘任。
3.学术交流方面,通大为附中教师专业硕士学位深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创造条件;通大的学科教育专家与附中的教师建立一种长效的专业交流机制。
4.学生发展方面,通大的师范生去附中见习、实习常态化;通大学生社团为附中活动当志愿者;附中的学生可到通大选课、利用实验设备、参加学术活动等。
承办单位: 主办: 教育局;南通大学 协办:
答复日期: 2015-06-30
答复内容:

吴建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南通市人民政府与南通大学共建通大附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建设与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对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发展的几点建议非常好。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通大附中”)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总占地面积2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米,是按江苏省高中五星级学校标准新建的一所新城区配套普通高中。通大附中的整个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功能完善、生态和谐、既有传统文明又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设计思想,凸显了“数码校园、生态校园和人文校园”的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将致力于“打造精英教育、构建智慧校园、倡导家校共建、体现国际特色”的办学格局。

通大附中作为一所新兴的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年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办学实绩,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动力。这与学校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也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紧密相关。2013年,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将通大附中作为市区热点普通高中,具有招收“推荐生”资格,将7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市区初中学校,并在中招录取中实行第一批次录取,目的是从政策层面提供条件,全力支持办好通大附中。

您所提出的“关于南通市人民政府与南通大学共建通大附中的建议”,我们做了充分的思考与研究,认为市政府与南通大学共建通大附中有利于充分利用南通大学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拓展通大附中发展的空间。作为南通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政府组成部门,我们将主动对接南通大学,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谋划学校发展定位。目前,通大附中提出了“确保在3年内达到四星级普通高中标准,成为南通一流的特色高中,6年内成为全省一流的博雅高中”发展目标,要主动邀请南通大学领导和专家对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形成具体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确保办学目标的达成。

二是认真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成锦平校长和张晓冰书记均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学校拥有一批从全市范围选聘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应主动争取南通大学在师资培训方面的智力支持,建立教师互聘机制和专业交流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南通大学的课程资源和设施设备,组织学生到南通大学体验职业课程,开展生涯规划;组织学生社团与南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与南通大学志愿者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主动接受南通大学师范生到校见习实习。

                                  南通市教育局

                                201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