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 温莹;王永坤 | 提案号: | 154 | |
标题: | 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强化人文精神教育的建议 | |||
提案内容: | 当前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许多优良传统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伦理道德出现严重滑坡,价值观念混乱,是非、美丑界限混淆,今年各地新闻媒体出现较多的学生自残、跳楼等事件。在中小学教育中,部分教育工作者思想上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老师更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视物质财富而轻视高尚的道德情操。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部分学校迎合社会的需求,重教轻德,重分数,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方面做得很不够。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教育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15-06-30 | |||
答复内容: | 温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强化人文精神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教育本身必须具有人文精神。呼唤教育的人文精神,就是要爱护我们的教师,爱护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不失去她本身“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和“春色满园”的热情,使我们的教育维持教育竞争与教育人文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引导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持续加强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稿)》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认真落实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认真落实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采取典型引路、交流研讨、活动推进等方式,拓展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强学生发展指导。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要求。加强了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建设,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时间。我们要求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设立心理辅导室。加强队伍建设,力争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小学三星级及以上心理咨询中心达到30%。所有中学都要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统筹实施心理健康、学业指导、理想信念教育,并启动了普通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评估工作。 当然,虽然我们设计并开展了不少的活动,但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在部分学生和教师身上仍然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我们将根据《南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和德育工作会议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部分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找准工作方向,创优工作机制,为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拓展新的天地。 南通市教育局 2015年5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