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沈世红 提案号: 186
标题: 关于加强拆迁安置小区民俗管理的建议
提案内容:
    拆迁安置小区由于原有城郊居民聚居,在生活融合进城市的进程中,原有的许多民俗和旧有习惯未能和城市化接轨,尤其是观音山片区世纪东城、世纪新城有大量居民拆迁安置小区,现已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城镇居民区,但新入小区的居民每逢婚丧嫁娶必敲锣打鼓、大操大办,丝毫不顾及周围邻居的感受,制造噪音直至深夜,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疾。建议:
    1.建议社区、街道加强民风民俗的价值引领,根除陋习,尽快融入真正的城市生活;在引导过渡阶段,可以在社区角落、地下停车场等处建立专门的民俗处置场所,且规定最晚结束时间,不能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
    2.建议环保部门加强对噪音的治理,一旦接到噪音举报,尽快查处,还市民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而不能以民俗习惯推诿,执法必严。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新市民在经济、生态、心理上的融合。
承办单位: 主办: 崇川 协办:
答复日期: 2015-06-30
答复内容:

沈世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拆迁安置小区民俗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破除婚丧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民风民俗的一般性工作,而是一个关系党风、民风和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任务。自2010年7月,我市实行惠民殡葬推行文明办丧政策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实施惠民殡葬推进文明办丧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完善殡仪服务点。为便于群众办理丧斋事,我区规划了6家殡仪服务站,并且按照殡仪服务站建设标准,完善了消毒间、客户休息室、电子显示屏等配套设施,通过了消防、环保等部门的验收,对外服务。目前,我区经民政部门批准的殡仪服务站点共有6家,分别是东华塔陵园管理处、百花殡仪服务站、明星殡仪服务站、万福园殡仪服务站以及市公墓管理处和市天福园。

二、规范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殡仪服务站点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公益性宗旨,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订了服务工作流程,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实行殡葬服务事项事先告知,所有服务项目均由丧户自主选择,实行“菜单式”服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流程、服务承诺、服务人员信息、监督办法等通过展板等不同形式向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认真落实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优惠套餐,确保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严格程序,惠民殡葬政策有效落实。我区对在定点殡仪服务站办理丧事的有1500元的奖励,对骨灰堂寄存骨灰有120元/年的奖励,并对选择骨灰撒海(江)或可降解丧葬形式的给予1000元奖励性补助。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惠民殡葬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自觉转变观念,实行定点办丧,文明办丧。加强对各街道惠民殡葬补贴发放的检查和指导,严格规范程序,确保专项资金正确使用。2015年至今,全区共发放惠民殡葬补贴295万元,定点办丧率达52%,惠民殡葬文明办丧政策正逐渐深入人心。

针对当前我区拆迁安置小区一定程度上存在居民群众在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噪音扰民的问题,我区将按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有关要求,特别是结合“三控两治”中的老小区整治工作进行重点整改。

一是干部带头。党员干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办理婚丧事宜,要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和申报制度,严格控制请客范围和酒席规模,杜绝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行为;严禁在城区街头、路口和相关场所焚烧纸钱、纸扎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准使用高音喇叭或制造其它噪音干扰群众正常生活。在婚丧事办理问题上,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带头签名承诺和报告制度,并强化逐级检查、定期考核的长效监督机制,以党员干部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婚丧事大操大办、私用公车、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一经查实,提请区纪委监察部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二是加强引导。倡导弘扬社会新风尚,积极推行集体婚礼、植树婚礼、旅游结婚等婚俗新风,教育引导婚事新办、简办,科学、合理、适度消费和简朴隆重的好做法;积极推行追悼会、追思会和鞠躬默哀、佩戴黑纱白花、敬献花圈鲜花、网上祭奠等文明举丧和祭奠方式,各街道加快建设和普及“文明办丧点”,积极倡导建立由政府殡葬管理部门批准和指导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殡葬服务机构,鼓励他们按照有关法规从事公益性的各项殡葬事务服务。推广实行花圈花篮租赁、网上祭扫等殡葬服务方式,倡导节俭、文明办理丧事的新风尚。通过强化教育、积极引导、主动干预,不断加强对婚丧事务活动的管理,推动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丧习俗新风,维护城市文明形象。

三是综合治理。针对烟花爆竹,各小区设定禁放时间、限放区域。办理丧事活动,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禁止在居民小区和主次干道两侧摆放花圈、纸扎,使用高音喇叭和封建迷信用品,禁止在居民区、街头、路口等处抛撒和焚烧冥币、纸钱、纸扎;区文明办牵头,联合民宗、民政、文化、市场监督、物价、城管、公安等部门,对婚丧制品市场,要严格审批、严格检查,坚决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丧葬用品和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的行为,打击地下制售“黑窝点”;对制造、销售婚丧事奢侈用品和迷信用品的,及时制止和严格惩处。严厉打击小商小贩沿街兜售迷信用品,及时制止、严肃处理在社区、街头、路口焚香烧纸及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违法行为。积极引导广大居民,不购买奢侈用品和封建迷信用品,坚决从源头杜绝奢侈品、迷信用品流入市场。

四是强化自治。街道、社区要从引领社会风尚、促进文明进步的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和社区的红白事理事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婚丧习俗改革中的作用。基层红白事理事会,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指导成立,主要由居民骨干、邻里理事担任,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按照党委、政府要求承担推动婚丧葬习俗改革的任务。红白事理事会接受辖区居民办理婚丧事的申报和组织初审并报社区。鼓励他们对婚丧活动中的违规行为敢于监督、有效劝阻、及时上报。对不能发挥作用的红白事理事会,要及时进行指导调整。

五是落实责任。对发生婚丧嫁娶违规行为的社区、街道,按照文明长效管理日常考核的规定予以扣分,每周进行通报,每月进行排名,每季度进行点评。对因不负责任形成的婚丧事大操大办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社区、街道有关同志的责任。对状况频发的街道,由区领导对街道责任同志进行约谈。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崇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