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龚亚驰 提案号: 263
标题: 关于缓解小区停车难及堵车的建议
提案内容:
近年来,崇川区政府结合片区改造工程,加大对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学田新村、虹桥新村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大为改善,停车问题有效缓解,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由于居民购买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停车仍然困难,很多车辆停放在小区道路的边上,原本可以双向通行的道路,只能通行单辆汽车,下雨天、上下班高峰小区内经常发生堵车现象。2016年我市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三城同创”,将提升和改善居住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深入推进。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保障措施。崇川区要深化推进,继续加大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盆景”做成“花园”。各区政府要积极借鉴崇川区做法,牵头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实施推进;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有力保障,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治理”格局。
二是充分挖掘资源。在综合考虑小区区位、停车现状、周边路网的前提下,大力挖掘小区内部可用空间,综合采取“拆临拆违”、绿化改造、拓宽通道等措施,科学设置停车泊位,并通过建设草坪砖等方式,既不减少绿化面积,又扩大停车容量。对有能力、有条件的小区,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或立体停车楼,充分挖掘地下资源和地上空间潜力。在小区周边车流量不大的道路边施划临时停车位,并设定停车时段,如晚8点至次日早7点,若不在允许时段停车,就按照违规停车进行处罚。这样既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城市交通秩序。新建小区在规划建设时,可以按照国家相应标准甚至超标准建设车位,再以出租或出让等形式满足住户需求。

三是强化管理、维护居住环境。对拥堵严重的小区实施单向通行,避免车辆拥堵和摩擦。考虑全面实施停车收费制度,招聘专职停车管理人员,在高峰期间对车辆进行疏导。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落实日常管理措施;对改造完毕的小区,各区政府要加强后续管理,同时,要建立奖惩考核制度,纳入文明城市长效建设,做到层层有责任、层层有压力,有效维护小区环境。


2017 年 2 月 13 日

承办单位: 主办: 崇川 协办: 城管局
答复日期: 2017-06-30
答复内容:

龚亚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小区停车难及堵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龚委员的建议,该提案认真研究了小区停车难及堵车的现象,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合理化建议。我区将针对该项议案,认真分析目前小区停车与行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下手段破解社会的难题。

一、解决无效占用

今年5月份以来,由市交警支队牵头、各部门配合、各街道的属地实施下,我区制定了“证据固化、一车一档、委托清理、统一停放”的清理流程,通过与交警部门的配合,截止目前,我区共计清理“僵尸车”666辆,清除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小区停车位被“僵尸车”无效占用的情况。

二、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道路两侧有效空地实施划线,增划临时机动车停车泊位、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置标志牌和禁停隔离护栏、警示桩等。

2、在商业繁华区、主要街路单侧或双侧,在不占用盲道,不影响非机动车、行人正常通行和商家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划线设置停车泊位。有条件的区域,引入智慧停车理念,试行收费停车。

3、在新村小区,根据新村居民机动车保有量,合理布局新村内部停车泊位,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可增设小区出入起落杆。今年我区板桥东村、光明南村、新城东苑街小区已完成了小区停车位改造。新村内部停车泊位不足部分,可根据条件在周边次干道、背街小巷等路段增设划线夜间临时停车位。新村内部道路增设停车位的,可根据道路通行状况,实行单循环通行。

4、对违法侵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不按规定停放的,依法采取预先告知(张贴警示标签)、劝离、罚款和拖移车辆等方法进行管理。

5、合理规划临街机关、企事业、商场等单位门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并督促落实沿街单位和商家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状”规定,加强停车秩序管理。

以上答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您对崇川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崇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