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700+学子挂职锻炼 服务人次破万 以青春之名赴理想之约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7-17
字体:[ 大 中 小 ]
“这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海安市开发区东城社区的爱心暑托班里温情四溢。4名来自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走进纸翻花的奇妙世界。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文化与趣味精彩交织。课堂上,孩子们听红色故事、做非遗手工、玩趣味游戏……这个炎热的假期,暑托班因这份陪伴而处处洋溢着温馨与活力。
这份充满意义的实践,源于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践行。为开拓实践育人新路径,该校持续深化“筑梦海安、扬帆起航”暑期挂职锻炼项目,为学子搭建起深入基层、服务社会、锻炼才干的重要平台。如今,这一项目已连续四年常态化开展,今年继续向基层输送人才240人,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多元岗位对接、规范化组织管理、成果丰富转化”的特色工作体系,赢得校地各界的广泛认可。
暑托班“小老师”
用陪伴点亮假期
夏日的海安暑气蒸腾,却丝毫挡不住学子们投身基层的热情。志愿者王诗懿的日常,便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管理暑托班:组织活动、辅导作业。看似简单的工作,对首次参与挂职的她而言,却充满挑战。“有些小朋友性格特别内向,如何引导他们融入是个难题。”班里有个孩子总独自坐在角落,不说话也不参与活动。起初,她有些手足无措,直到一次偶然间,发现这个孩子总是捧着绘本看得入神,便试着凑过去和他聊起书中的故事。没想到,孩子眼里瞬间有了光,话也渐渐多了起来。后来,他不仅主动和同学分享绘本,还会拉着“老师”讲自己新读的故事。这份从沉默到敞开心扉的转变,让王诗懿至今想起仍满是成就感。
挂职期刚过三分之一,学生们的成长已清晰可见。“现在的我更有耐心和责任心了,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想法。看到他们学到新知识、变得开朗,觉得付出特别有意义。”王诗懿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志愿者的心声。而在孩子们眼中,这些大姐姐们就是暑假的快乐源泉。暑托班学生丁语铭用稍显稚嫩的声音说道:“姐姐们带我们玩游戏、做手工,还辅导作业,我觉得充实又温暖!”
这份付出,社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课堂上她们耐心答疑,课后像姐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不仅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更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开发区东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光萍的话语里,满是对志愿者的感激。
政务岗“小能手”
以实干服务民生
同样在基层发光发热的,还有在开发区建设局挂职的学生们。退伍大学生付怡然每天专注地录入回迁房信息,窗口前总有她微笑解答居民疑问的身影。见过为孩子落户焦急的父母,也遇到过新婚登记喜上眉梢的夫妻,这些人间百态让“为人民服务”从抽象的认知变得真切可感。“这比在军营里听到的口号更具体,也更有分量!”
自6月26日到岗后,4名挂职学生迅速投入系统录入和群众接待工作,每人每天录入不低于50套信息。截至目前,她们已完成1157套信息录入,接近总任务量的三成,解了开发区建设局两个月需完成5000套系统录入的“燃眉之急”,为这一中心工作按下了“加速键”。“这种机制既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校地在实战型人才培养上打好‘组合拳’,是养成教育的有力尝试。”开发区建设局局长包如峰对学生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挂职项目“大招牌”
以成长书写价值
如今,“筑梦海安、扬帆起航”项目已成为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的育人名片:累计参与学生716人,涵盖优秀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青年骨干;岗位从首批25个拓展至47个,覆盖高新区、开发区及下辖社区、村和党政机关,细分为综合管理、社会治理等多个板块,实现人岗匹配、专业对口。项目中,学校为学生制定“六个一”实践成长计划,累计产出社会调研报告10份,服务地方居民超1万人次,编著《挂职锻炼成果汇编》超1000页。
随着品牌效应与社会影响力的持续提升,项目收获颇丰:9名学子获评海安市“优秀志愿者”,18人获评校级“实践之星”,40人获评“先进个人”;“让青春在党旗下绽放光彩——赴开发区挂职锻炼”项目获评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党日活动;2023年,项目还跻身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社会实践基地之列……“眼里有光、手上功夫硬、心里更有数、沟通处世更成熟了。”学生们的成长如同破茧成蝶,实现了华丽的蜕变。近日,南通理工学院董事长陈明宇带队走访海安相关政府单位,慰问暑期挂职学生,并感谢各单位对学生培养工作的支持。
“社会是人生最宝贵的课堂,看到同学们在实践中读懂基层,从认识海安、了解海安,到爱上海安,倍感欣慰。”陈明宇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挂职锻炼打造成特色育人品牌,为海安的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