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走进海安市李堡镇中凌村,道路宽阔通畅,河水碧波荡漾,广场舞袖翩翩,田园瓜果飘香,村巷干净整洁,屋舍宽敞明亮,一派如诗如画的景象。
近年来,中凌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传承古村文化为底蕴,以追溯红色根脉为灵魂,以守住乡愁记忆为底色,以打造宜居乡村为根本,大力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崭新的乡村振兴画卷。
在海安仁飞家庭农场,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运粮车陆续开来。农场负责人王艳艳对小麦进行扦样、检测、过磅,一粒粒饱满的小麦经过传送带进入粮仓……“我们农场承包了800亩左右的土地,每年政府和村里都给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目前形成了稻米加工种植和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大忙时节,我们还会雇用周边农户,增加他们的收入。”王艳艳说。
中凌村发挥乡村独特禀赋,吸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提升乡村内生活力。目前,为“新农村人”定制米园850亩、菜园80亩,带动就业135人,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
中凌村是红色老区,是三打李堡军民聚集出发地,在册革命烈士7人,红色基因在这片赤岸大地上传承。中凌村立足自身实际,保留乡村田园风貌,打造了红色大舞台、鱼水园、精神堡垒、红木工坊、小菜园、村企共建研发基地等,形成了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生态垂钓、餐饮一条龙的观光旅游“循环线”。
村民朱小荣喜欢在鱼水园旁边的亭子里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我们村环境好,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大舞台跳广场舞、在长廊休息谈家常话,沿着河边散散步也非常舒服。”朱小荣说。“这几年,通过开展环境整治,我们村的河道、路面、家前屋后都干净了,大家也都养成了好习惯。”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何才英赞不绝口。
从2017年至2022年,中凌村集体收入逐年递增,2022年村集体收入21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1560元。2023年,正式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村两委班子将坚持党建引领,发扬‘四敢’精神,依托红色中凌品牌,全面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把中凌村打造成富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小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