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建设,精在品质,惠在民生。2022年,在海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安市住建局紧扣“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以系统思维和更高标准,塑造“靓丽精致、舒适宜居”新形象,展现“田野都市、美丽乡村”新风貌,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擘画美丽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崭新图景。
城乡建设“硬基础”不断夯实。道路网络体系布局持续优化,隆安路全线贯通,启慧路北延、汽车站北侧等道路工程建成通车;长江路世纪大桥改造工程机动车道通车。完成体育中心东侧公交站台迁改、曙光路与宁海路交叉口改造等一批交通堵点工程改造,海安外国语学校南侧公共空间特色塑造工程、汽车站周边停车场整治工程、陈雷故居周边交往空间特色塑造工程实施到位,海中教师办公楼、李堡卫生应急综合楼、科普馆、生态环境监测站装修改造、西场初中教学综合楼等一批教育、医疗、生态和城市功能性项目竣工交付,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品质、塑造了城市形象。
城市更新“新路径”稳步实践。“系统化推进无障碍环境城市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南通市唯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房票安置政策顺利出台并实施,首批房票发放仪式成功举行。建成城市更新驿站,20余户“水上村庄”危房住户及时搬迁入住。苏中大厦、黄沙港路东侧、丝厂区域等地块挂牌上市,文汇公馆周边、新广电中心周边等区域城市更新迅速启动。重启搁置15年的李堡镇中大街旧城改造项目,40天全部搬迁拆除。
生态环境“软实力”持续提升。建成省“乐享园林”1处,新增绿化面积4.8万平方米。“333”提质增效行动有序推进,完成2个区域、4.64平方公里环境整治,完成20个居民小区和单位庭院阳台水治理、单位庭院水治理,修复市政管网12公里。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加快推进,建成污水管网40公里、分散式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设施2.2万户。全面巩固水体整治成果,完成新华河、平桥河一期生态整治,城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幸福宜居“民生事”件件落地。高效推进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兑现年初承诺。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开工安置房建设3197套,新增人才公寓307套、青年公寓1452套。切实抓好人大重点议案办理,完成主城区23条主次干道窨井盖整治,更换问题井盖1070处,解决井盖翘曲、变形以及异响等突出问题。聚力提升营商环境,开设“道口审批”专窗,积极推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实行“项目信息一次性提报、线上审查一网通办、民生项目直通快办”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项目建设服务水平。
乡村建设“组合拳”成效显著。进一步改善集镇环境,围绕拆除违章、铺设污水管网、道路维修、危房改造等,整治提升仁桥等6个老集镇。加大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建设力度,南莫镇唐庄村创成中国传统村落,滨海新区富港村、李堡镇蒋庄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开展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1980年以前老旧农房和低收入群体、C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启动农村建房审批,出台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促进建房审批程序规范化。
行业监管“绣花功”日益精细。着力加强商品房及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质量监管,出台了提升商品房工程品质的若干意见以及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商品房质量管理、中介管理等办法。及时出台购房优惠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信贷需求,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燃气供应端、用户端安全整治和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清理违规使用瓶装液化气1033处、管道天然气私拉乱接118处,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1.1公里,非居用户安检覆盖率100%。排查全市自建房37.2万处,提前超量完成2022年隐患建筑整治清单任务。
展望2023
奋楫争先立潮头,乘风破浪启新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海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展望2023年,全体住建人将迎着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聚焦“五个海安”“五个强市”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提升、道路交通提升、园林绿化提升、行业品质提升等专项行动,充分打造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的美丽宜居城市,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美丽海安”建设中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美的生动图景,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贡献更多的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