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归途·旅途·守望 共绘家国同心圆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10-09 字体:[ ]

在长达8天的假期里,有人踏上归途,有人奔赴旅途,也有人选择坚守岗位。不同的选择背后,是千万个不同的故事,也是相似的情感寄托。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们将以不同的方式演绎属于每个人的“黄金周”。

出行大潮

人潮涌处藏归心

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信息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群众旅游探亲需求旺盛,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3.6亿人次,出行规模预计再现历史高峰。自驾出行将成为主要方式,预计18.7亿人次。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从车票预售情况看,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城市依然是热门出发地。

早在一周多以前,关于假期高速公路拥堵的预测就已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出行焦虑在网络上蔓延。有自驾旅客提前规划路线,甚至有人准备在免费时段开始前就驶入高速,在服务区等待免费通行时段的到来。对小长假的期盼,让许多人的心早已在路上。

海安,这座苏中小城,与全国无数大中小城市一样,融入了这场全民“迁徙”。假期前夕,海安火车站已经人潮涌动。据海安站客运值班员介绍,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海安发往多数热门城市的列车车票已基本售罄,预计日均到发旅客约2万人次。

在站台上,在出站口,归乡人步履不停。对他们而言,跨上站台的那一刻,就是到了家。熟悉的乡音在耳畔响起,故乡的空气扑面而来。这份踏上故土的踏实,便是万千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期盼。归家,始终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感羁绊。

出行之策

破局难中寻从容

“你候补成功了吗?”——近几年,每逢节假日,这样的对话总会在社交媒体界面刷屏。抢票难,已然成为假日出行的一大痛点。截至9月28日8时,全国铁路已发售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车票超9000万张。自驾出行也面临挑战。交通运输部预计,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会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可能达到1400万辆。

面对庞大的出行需求,江苏铁路计划增开列车166对,重点补充跨局(山东、河南)、管内(苏北、安徽)运力,使候补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2025年中秋国庆江苏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指南》及时发布,提供了详细的流量预测和拥堵预警等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安排出行路线。

然而,运力与需求的矛盾仍未完全缓解,“集中放假”被认为是核心原因之一。当千万人的归途与旅途在此刻交汇,“一票难求”“高速拥堵”等便成了许多人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破局”:有人提前清空年假出游,有人延后返工归程,慢慢走、好好聚,用“拼假”实现错峰出行。

为全力应对客流高峰,铁路海安站也积极行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帮班小分队联合地方志愿者协会,在安检口、检票口、电梯口、出站口等关键区域加强人员力量,帮助旅客快速进出站。从部门积极作为到个人灵活调整,我们看到了改善的方向与趋势,期待未来的假日出行,更顺畅、更舒心。

旅行新变

远游近玩品生活

一段时间以来,海安城区的旅行社门前络绎不绝。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反映,早在半个多月前,国庆中秋假期的预订就进入了高峰期。宣传展架上,“北京国庆游”“山东滨海游”“浙江生态游”等旅游线路推荐格外醒目,行程规划中少了以往“打卡式”的急促,多了“深度体验”的标注。

或许是运力有限、景区承载力有限的缘由,又或许是因为人们希望花些时间过个“团圆节”,今年游客更倾向于选择三至五天的国内中短途旅游,那些能感受当地浓郁生活气息的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研学游”持续升温,带有教育意义的线路特别受到家庭游客的青睐。可见,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转而更追求深度的体验。

如今,就连“旅行”也不必远走,家门口的“近郊游”正在成为新风尚。在海安,“国风游园”“诗词大会”“美食嘉年华”“文化惠民演出”“时装发布走秀”等假日游玩活动正等待市民前往打卡体验。这些本地游、家乡游、周边游的兴起,既圆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也让假日经济有了更细腻的“烟火气”。

坚守岗位

在岗守望护团圆

与出行旅游的人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全民休假的日子里,仍将有许多人坚守工作岗位。从在车站耐心引导的客运值班员,到在街头疏导交通的交警;从深夜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到保障水、电、燃气供应的运维班组……他们肩负责任与担当,默默维系着城市假期的正常运转。

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依然奋战在施工一线,用汗水浇筑城市发展的基石;在重点企业车间里,生产线持续运转,工人们以实干促生产;在港口码头,装卸作业昼夜不停,保障着物流畅通和外贸稳定。这些不停工的建设者、生产者,用坚守诠释责任,以奉献彰显担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这份坚守,是献给祖国最特别的贺礼——在万家团圆时依然保持经济社会脉动,在举国欢庆中持续推动繁荣发展,让假期的每一份付出都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感谢守护者们,以小家的暂别,成全了万家的团圆;用岗位上的坚守,守护了节日的祥和。

幸福的面貌如此具体而清晰。它是游子到站时的如释重负,是旅人发现他乡风物的惊喜瞬间,也是错峰出行者那份不与人争的从容。这万千细微真切的幸福,其最温暖的根基,正是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守望的身影。所有在归途的期盼、在旅途的探索,终因这份守望而圆满。而所有路途的终点,皆是团圆。祝福祖国,也祝愿你,节日快乐。

归途·旅途·守望 共绘家国同心圆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10-09 字体:[ ]

在长达8天的假期里,有人踏上归途,有人奔赴旅途,也有人选择坚守岗位。不同的选择背后,是千万个不同的故事,也是相似的情感寄托。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们将以不同的方式演绎属于每个人的“黄金周”。

出行大潮

人潮涌处藏归心

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信息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群众旅游探亲需求旺盛,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3.6亿人次,出行规模预计再现历史高峰。自驾出行将成为主要方式,预计18.7亿人次。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从车票预售情况看,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城市依然是热门出发地。

早在一周多以前,关于假期高速公路拥堵的预测就已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出行焦虑在网络上蔓延。有自驾旅客提前规划路线,甚至有人准备在免费时段开始前就驶入高速,在服务区等待免费通行时段的到来。对小长假的期盼,让许多人的心早已在路上。

海安,这座苏中小城,与全国无数大中小城市一样,融入了这场全民“迁徙”。假期前夕,海安火车站已经人潮涌动。据海安站客运值班员介绍,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海安发往多数热门城市的列车车票已基本售罄,预计日均到发旅客约2万人次。

在站台上,在出站口,归乡人步履不停。对他们而言,跨上站台的那一刻,就是到了家。熟悉的乡音在耳畔响起,故乡的空气扑面而来。这份踏上故土的踏实,便是万千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期盼。归家,始终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感羁绊。

出行之策

破局难中寻从容

“你候补成功了吗?”——近几年,每逢节假日,这样的对话总会在社交媒体界面刷屏。抢票难,已然成为假日出行的一大痛点。截至9月28日8时,全国铁路已发售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车票超9000万张。自驾出行也面临挑战。交通运输部预计,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会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可能达到1400万辆。

面对庞大的出行需求,江苏铁路计划增开列车166对,重点补充跨局(山东、河南)、管内(苏北、安徽)运力,使候补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2025年中秋国庆江苏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指南》及时发布,提供了详细的流量预测和拥堵预警等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安排出行路线。

然而,运力与需求的矛盾仍未完全缓解,“集中放假”被认为是核心原因之一。当千万人的归途与旅途在此刻交汇,“一票难求”“高速拥堵”等便成了许多人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破局”:有人提前清空年假出游,有人延后返工归程,慢慢走、好好聚,用“拼假”实现错峰出行。

为全力应对客流高峰,铁路海安站也积极行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帮班小分队联合地方志愿者协会,在安检口、检票口、电梯口、出站口等关键区域加强人员力量,帮助旅客快速进出站。从部门积极作为到个人灵活调整,我们看到了改善的方向与趋势,期待未来的假日出行,更顺畅、更舒心。

旅行新变

远游近玩品生活

一段时间以来,海安城区的旅行社门前络绎不绝。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反映,早在半个多月前,国庆中秋假期的预订就进入了高峰期。宣传展架上,“北京国庆游”“山东滨海游”“浙江生态游”等旅游线路推荐格外醒目,行程规划中少了以往“打卡式”的急促,多了“深度体验”的标注。

或许是运力有限、景区承载力有限的缘由,又或许是因为人们希望花些时间过个“团圆节”,今年游客更倾向于选择三至五天的国内中短途旅游,那些能感受当地浓郁生活气息的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研学游”持续升温,带有教育意义的线路特别受到家庭游客的青睐。可见,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转而更追求深度的体验。

如今,就连“旅行”也不必远走,家门口的“近郊游”正在成为新风尚。在海安,“国风游园”“诗词大会”“美食嘉年华”“文化惠民演出”“时装发布走秀”等假日游玩活动正等待市民前往打卡体验。这些本地游、家乡游、周边游的兴起,既圆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也让假日经济有了更细腻的“烟火气”。

坚守岗位

在岗守望护团圆

与出行旅游的人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全民休假的日子里,仍将有许多人坚守工作岗位。从在车站耐心引导的客运值班员,到在街头疏导交通的交警;从深夜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到保障水、电、燃气供应的运维班组……他们肩负责任与担当,默默维系着城市假期的正常运转。

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依然奋战在施工一线,用汗水浇筑城市发展的基石;在重点企业车间里,生产线持续运转,工人们以实干促生产;在港口码头,装卸作业昼夜不停,保障着物流畅通和外贸稳定。这些不停工的建设者、生产者,用坚守诠释责任,以奉献彰显担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这份坚守,是献给祖国最特别的贺礼——在万家团圆时依然保持经济社会脉动,在举国欢庆中持续推动繁荣发展,让假期的每一份付出都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感谢守护者们,以小家的暂别,成全了万家的团圆;用岗位上的坚守,守护了节日的祥和。

幸福的面貌如此具体而清晰。它是游子到站时的如释重负,是旅人发现他乡风物的惊喜瞬间,也是错峰出行者那份不与人争的从容。这万千细微真切的幸福,其最温暖的根基,正是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守望的身影。所有在归途的期盼、在旅途的探索,终因这份守望而圆满。而所有路途的终点,皆是团圆。祝福祖国,也祝愿你,节日快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