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日傍晚时分,位于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亚达绿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的精密制造流程清晰展开;不远处的洋口港金牛码头区,进入投用倒计时的3个泊位上,5座红色吊机正在忙碌;在港区商业区,斑斓的灯火与往来的人群交织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画卷,这一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串起洋口港“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链条。
港口、产业与城市的紧密联动,烙印着洋口港“产业港”定位的鲜明印记。近年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向海发展”目标不动摇,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一方面积极引进与港口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完善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港口、产业、城市的协同共进,洋口港已成为如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十四五”期间,洋口港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翻番、质效双升的强劲发展态势,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近6倍,嘉通、金红叶两个百亿级项目全面投产,港口年通过能力从656万吨跃升至3287万吨,新城区从千人小集镇发展成人口超3万的现代化城镇。
“目前金牛码头区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交付使用。该项目的建成,对提升洋口港货物吞吐能力、完善集疏运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洋口港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的关键一环。”如东县政府党组成员、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梁介绍,金牛码头区的快速推进,是洋口港狠抓项目建设、竞逐向海图强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如东向海发展的主阵地、强引擎,当下,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正聚焦“向海向绿、高质高效”发展定位,以建设千亿级“产业港”为目标,全力猛攻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上月举行的项目签约活动中,总投资超80亿元的4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该区,涵盖新材料、绿色智算、造纸化学品、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园区现有产业图谱精准补链。“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主导产业体系,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PTA全产业链,加快推动LNG燃料原料化和绿色能源资源化。同时,深耕大型海工装备和化工装备领域,推动海洋产业链条延伸、优势拓展和规模提升,力争‘十五五’期间实现每年招引1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周梁表示。
园区是承载产业、推动发展的核心载体。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正以强化系统创新为抓手,着力打造动能澎湃的大园区,重点聚焦化工中试基地、科创中心等平台能级提升,推动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建设长三角北翼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进一步深化跨江融合,积极对接上海,探索共建合作园区。同时,通过优化资源整合,推动区域产业形成特色集群,涵养产业生态。
交通畅联,是打通发展“大动脉”的核心引擎。“洋太”集装箱航线的开通,标志着洋口港实现了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通苏嘉甬如东延伸段、S25高速公路(南通经小洋口至海安段)等重大交通项目有序推进,“港铁联动”正从蓝图走向现实,为如东深度融入长三角按下“快进键”。眼下,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正抢抓“港铁新时代”机遇,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畅通内联外通的大交通。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金牛码头区后续工程、进港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东太阳沙深水码头区开发,同步推进化工园区扩区研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同时,积极配合推动通苏嘉甬如东延伸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完善内河航道网络,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周梁介绍,此外,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还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引进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和高职院校,培育“2.5产业”新生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功能复合、产城融合、人才集聚的现代化港口新城,打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正以“向海图强”的奋斗姿态构筑“港产城”融合新高地,在如东“奋力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征程中贡献“园区力量”。